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一時,

丟了鑰匙,忘了住址,

毫無頭緒、百感交集、不明所以⋯⋯。

想累了,找疲了,

不如停下來歇一歇吧。


或許,

心在哪,家就在那。

你就是自己的家。


無論實際家庭狀況如何,我想大多數人對家的想像,

還是溫馨、互相支持與和諧居多。

抽象意義上,就是我們生命起源之處,與家庭、靈魂及根源有關。


家是我立足人世的起點。是經歷人生的基地。

心靈層面是情感依歸之處,可供休息再出發。

所以想家的話,回到心之深處也行。


我看書裡說:印地安人相信,當一個人會邀請你到他家作客,
表示你對他敞開自己的靈魂。


家若是內心最深處的面貌。

既不是什麼,也什麼都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