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比特幣(BTC)是虛擬貨幣(=加密貨幣)中的老大,其中以太幣(ETH)是老二。其實這兩個是不同類型的虛擬貨幣,BTC有限制發行數量為2100萬顆,ETH為以太坊及以太鏈的運算動力而不限制發行數量,簡單來說,BTC可以比喻為黃金,ETH可以比喻為石油。
虛擬貨幣盛行已久,也有其他小幣的產生,此時應該好奇虛擬貨幣有什麼用途,首先提出以下概念:
- 去中心化 : 不會由特定機構或國家把持帳務及貨幣,交易上也不受干涉
- 透明性 : 帳務在鏈上透明,交易資訊大家對等
- 不可竄改 : 設置許多節點避免帳務遭到竄改
- 解決對現實法幣不信任 : 抗通膨、價值不被影響,人工的失誤
虛擬貨幣通常都用在其搭配的平台及區塊鏈做使用,先稱為ETH營業模式,可以理解成蝦皮商城有蝦幣可以購物折抵、活動抽獎,而蝦幣可藉由活動和消費滿額回饋產生,所以蝦皮商城是一個平台,蝦幣是虛擬貨幣,而活動、抽獎及消費回饋等運行機制就是區塊鏈。當這個平台及其搭配的區塊鏈沒什麼人使用時,其虛擬貨幣會失去價值。為什麼比特幣不會失去價值?因為限量能收藏、價格不易波動兼併儲蓄功能、不受黃金價格影響,而且跟ETH比起來少了很多對手。
以太坊是一個開發者平台,在2013年創立的,開發者利用以太坊製作Dapp(程式)或DeFi(去中心化金融),製作或運行都需要動力(燃料),這些燃料叫Wei,1 ETH = 10^18 Wei,所以數據(data)紀錄及運算都要在以太鏈上進行,再分為主鏈和支鏈,主鏈負責運算,支鏈負責驗算,而在鏈上處理這些事情的電腦就是"挖礦"電腦,以太坊為了擴充其平台量能勢必要升級,以太坊負責人會發表計畫吸引資金投入,目前以太坊背後有三十幾家公司支持,比較有名的有BP石油公司、微軟、摩根大通、印度Wipro等。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以太坊現貨 ETF 將於今年七月2號或4號上市,這種感覺就像以前臉書很多人使用的時候那種勝利的氣氛,以太坊平台比較久也是因為卡位比較早,目前ETH價格落在3500美元,同樣虛擬貨幣其他競爭對手也是潛力無窮。
我的猜想 : 殊途同歸,怎麼還是在比用戶量? 是不是平台用戶越多就可能是下一個虛擬貨幣的霸主?遊戲橘子也推出區塊鏈游,telegram背後9億以上用戶量,solana有推出專門的挖自家礦的手機,只能說持有虛擬貨幣像是持有一個翻百倍的希望,致富並非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