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作者:麻布競馬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此時此刻正在大城市力爭上游的你,是否已經如願達成了種種目標,像是取得了優秀的學歷,在一流的大企業上班,領著豐厚的薪水,找到了不錯的對象,擁有了令人稱羨的社經地位?

  此時此刻正在大城市力爭上游的你,是否已經如願達成了種種目標,像是取得了優秀的學歷,在一流的大企業上班,領著豐厚的薪水,找到了不錯的對象,擁有了令人稱羨的社經地位?

  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描述了二十位生活在東京的30歲青年群像,內心經歷的苦悶、壓抑、迷惘、執念,快樂與失望的交織,執拗地掙扎,彆扭地活著,當初多嚮往,如今就有多悵然,患得患失,但還是想要抓住幸福的可能。

  大抵不少人都是這樣的,原在一個沒有上升、也沒有下降的小地方,不知不覺出生、就學、就職、結婚生子、買房,不知不覺過完一生。父母能給予孩子的,就只有他自己擁有的東西,所以孩子的初始值上,幾乎承襲了來自於父母的智識程度、社會品位。於是有些人不甘於此,為了擺脫腳下這塊小地方,奮力扯斷了階級的鎖鏈,考上了東京的一流大學,懷抱著萬丈雄心,前往大城市求學、就業,誓言闖出一番不凡事業,並決心不再回出生地。

  但是,在東京生活的日子裡,不免也察覺,自己似乎顯得格格不入,誰出身自上流社會體系、誰不是,旁人仍然能辨別得出來,自不待言。另外也有這樣的人—努力的天才,以超越常人的努力取得一流大學的入場券,可是怎麼不知不覺的,在來到東京以後,一身努力的本領卻漸漸地再也不管用。倘若成果是以努力份量乘以效率,那麼這些人像是以天文望遠鏡等級的努力,乘上電子顯微鏡等級的效率。在錯誤的方向、不正確的施力點上使勁,簡直是做無用之功,以質能守恆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努力到底都轉換成了什麼呢?更糟的是,繼續泡在努力的溫水裡自我舔舐,以努力來說項,用努力來緩釋時不我予,用努力來逃避問題。

  生活在東京的人就像賽馬,只能跑在固定的路線上來回往復,被鞭子驅使著競賽,繼續跑著,不斷跑著,這大概是除了薛西弗斯的石頭之外,最貼切的形容了。即使在大城市幾十年的拼搏,取得了優秀的學歷,在大企業工作,也躋身一流社會地位,但是為什麼無論如何,心裡空空落落,還是得不到幸福?

  不要羨慕別人,每個人都有其不幸之處,每個人都有自己才看得到的地獄,即使開著名車、年收千萬的人,也可能有不為人知的苦楚,因此,請成為一個能夠想像他人不幸的人,在適當的時刻彼此扶持和幫助。總有一天,會慢慢察覺到,這世界上原沒有完美的幸福,也沒有徹底的不幸,至少能在住處的一方天地裡抱著貓,手上蓬鬆柔軟的觸感,也能夠讓人幸福得泫然欲泣。倘若有另一個平行宇宙,難道又一定比這個時空的自己還要來得耀眼嗎?

  從我住的房間往遠方看,到底能看到什麼呢?與十幾年前相比,這座城市多了一些新的都市規劃,地價也翻漲了不少,於是建築物一座一座矗立起來,和十幾年前的景色已大有不同。但不變的是,無論何時,窗外總能吹進和煦的風,我清楚知道這也是一種幸福,並且為此感到滿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澈底的自由。
1會員
5內容數
澈底的自由。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僅看書名及書頁份量,原以為是溫馨小品,結果大錯特錯——實則是一本職場修羅場現形記,毫不留情地將人際之間的幽微互動攤開來書寫。 由於上班族的三分之一天幾乎要貢獻給公司,因此,與同事的相處時間,甚至比家人、朋友來得長,而如何把持與同事保持友善且不失禮(必要時也包括忍耐)的互動尺度,是上班族的必修課題。
Thumbnail
2025/03/29
僅看書名及書頁份量,原以為是溫馨小品,結果大錯特錯——實則是一本職場修羅場現形記,毫不留情地將人際之間的幽微互動攤開來書寫。 由於上班族的三分之一天幾乎要貢獻給公司,因此,與同事的相處時間,甚至比家人、朋友來得長,而如何把持與同事保持友善且不失禮(必要時也包括忍耐)的互動尺度,是上班族的必修課題。
Thumbnail
2024/08/25
女主角井澤釋華,重度身障,肌肉發育不全,無法維持正常心肺功能所需的血氧飽和度,伴隨生命的是極度歪斜彎曲的脊椎、被壓垮的肺部、抽痰用的吸引器、人工呼吸器以及電動輪椅,尚且慶幸的是,父母留下了龐大的遺產,得以支應居家照護等龐大的醫療支出,在完成基礎教育後即繭居在家,以寫作和函授課程填充餘下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8/25
女主角井澤釋華,重度身障,肌肉發育不全,無法維持正常心肺功能所需的血氧飽和度,伴隨生命的是極度歪斜彎曲的脊椎、被壓垮的肺部、抽痰用的吸引器、人工呼吸器以及電動輪椅,尚且慶幸的是,父母留下了龐大的遺產,得以支應居家照護等龐大的醫療支出,在完成基礎教育後即繭居在家,以寫作和函授課程填充餘下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8/03
「寫小說的李佳穎」自上一本小說《小碎肉末》16年之後帶來的新作品-一本前青春期小說。據作者本人的說法,本書寫作主軸是,「兩線故事,ABAB,A是主角寫的回憶錄,B是他正在寫回憶錄時所遇到的難題與種種查證,以及對書寫語言能反應多少真實(也就是小說與回憶錄唯一不同)或不反應真實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8/03
「寫小說的李佳穎」自上一本小說《小碎肉末》16年之後帶來的新作品-一本前青春期小說。據作者本人的說法,本書寫作主軸是,「兩線故事,ABAB,A是主角寫的回憶錄,B是他正在寫回憶錄時所遇到的難題與種種查證,以及對書寫語言能反應多少真實(也就是小說與回憶錄唯一不同)或不反應真實的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