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風納氣・空中三合院|僕人建築空間整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採訪文字/廖品榕

圖片提供/僕人建築空間整合


一座現代空中三合院依著都市河堤的綠帶而建,那雅致柔白雕塑般的建築形式,正一面和蔚藍的天空對話,也稍稍地改變這個街道的輪廓。恰當的臨路退縮距離,除了給予建築展現立面表情的空間外,也為轉角處得到更好的緩衝,而體貼設置一隅的座椅,圍塑了當代的奉茶形式。樹形優美的台灣櫸植於一側,用褪去的葉片色階來分明四季,以獨特的方式回應為熙來人往的周圍環境,也勾起了人們對自然的想望。「僕人建築空間整合」將建築以一張純粹、淨白的畫布作為構圖,而生活其中便是一幅有機的生活風景。

 

構成櫥窗裡歡聚的動態影像,需要「人」的元素得以豐富和完整這個畫面。最初,因著業主夫婦對於料理的喜愛與熱忱,便將一、二樓預留作為對外流動、彈性運營,一個能夠自由發揮的空間層。李靜敏設計師充分運用台中毫不吝嗇的陽光資源,將天井自底層如藤蔓般生長攀蔓而至,形成一處光、影、空氣與植物交會的自然端景,同時呼應著河堤步道的綠蔭,為將來到訪前來的顧客開創了共同交流的話題,也成為流動場域裡重要的元素識別。近乎全景台度的二樓窗外擁有遠處的樹冠景緻,而一側俐落的鋼構陽台結合穿透性的玻璃踏面顯得更加輕盈。

 

早晨的陽光輕柔地灑入三樓臥房喚醒睡眼惺忪的人們,梳洗後走向陽台伸伸懶腰抒展筋骨。顧及了周圍高樓林立的隱私問題,因此將三、四樓的生活起居層佈局為向內敞開的設計,形成台灣古厝合院「埕」的意象。穿過廊橋般的過道,是一處或冥想或會友的茶室,而低矮實木窗扇回應著千利休時期茶室的躙口。沿著被照亮的階梯通往上層至四樓起居空間,艷陽照射在鑲嵌的玻璃磚得到了柔光效果,為墨黑色的廚房帶來平衡,沖泡一杯咖啡後慵懶地坐在起居空間的臥榻上與家人互道早安。在這裡,每一處都注入了設計師對生活的巧思和想像。

 

光影在一天當中彷彿施展了魔法般時而淺時而深邃,風和雨水偶爾也來湊湊熱鬧,微風輕拂落在牆面上的水痕,構成自然素材的創作畫卷,也作為餽贈予臥室和起居空間偶然望去的唯美視覺。一覽通透的空間,使用了全景無障礙的落地窗扇取代實牆,模糊內與外的界線,而閣樓的設置,滿足了家人們在多元用途上的使用需求。因著空間形式的轉換,發展出新的天井、階梯和廊道,讓行走在樓層之間,處處是與光影舞動的生動景緻,陪伴家人度過每個日出與日落,造就了居所長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力。它不僅是一座純粹的建築,也是當代為環境帶來和諧的宅邸,展現一種追求美好的生活態度。


文章請見《Wabisabi》ISSUE 14 空間Interiors

https://www.wabisabiissue.com/blog/detail/harmony-in-the-wi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木容的沙龍
2會員
32內容數
放文章的地方啦
廖木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5
萊茵河畔諾伊恩堡(Neuenburg am Rhein)位於法國、瑞士和德國的三國交界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具有特殊地位。2022年國家花園博覽會成為了這座城市改造的契機,特別是位於市中心和重新設計的「維爾洛赫城市公園(Stadtpark am Wuhrloch)」之間的地段「A
2024/07/15
萊茵河畔諾伊恩堡(Neuenburg am Rhein)位於法國、瑞士和德國的三國交界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具有特殊地位。2022年國家花園博覽會成為了這座城市改造的契機,特別是位於市中心和重新設計的「維爾洛赫城市公園(Stadtpark am Wuhrloch)」之間的地段「A
2024/07/15
在畢爾巴鄂(Bilbao)市中心的一座50年代古老的工業建築中,存在著一個陽光充足、寬敞且令人心動的空間。這個地方是經過設計師長時間的尋找後才找到的理想場所。這個特殊的空間位於建築的七樓,擁有畢爾巴鄂獨特的城市景觀。該建築最初是
2024/07/15
在畢爾巴鄂(Bilbao)市中心的一座50年代古老的工業建築中,存在著一個陽光充足、寬敞且令人心動的空間。這個地方是經過設計師長時間的尋找後才找到的理想場所。這個特殊的空間位於建築的七樓,擁有畢爾巴鄂獨特的城市景觀。該建築最初是
2024/07/15
擁有一個與自然景觀相伴的家是許多人的夢想,而位在東海大學旁的這戶住宅正是在這樣的憧憬下,被賦予了新的生機,成為簡約自在的悠閒居所。   夫婦倆即將迎來退休,子女已長大在外奮鬥,於是以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為中心,為了滿足女主人對花藝的愛好和男主人的好
2024/07/15
擁有一個與自然景觀相伴的家是許多人的夢想,而位在東海大學旁的這戶住宅正是在這樣的憧憬下,被賦予了新的生機,成為簡約自在的悠閒居所。   夫婦倆即將迎來退休,子女已長大在外奮鬥,於是以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為中心,為了滿足女主人對花藝的愛好和男主人的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站在小山上 站在花園裡的小山上,我靜靜地觀察著四周的景象。眼前的景色是一幅獨特的畫面:禮拜教堂高聳著,像一位歷經沧桑的守望者;小巧的辦公房舍在陽光下閃爍著古典的光芒;而這一切,都在士林官邸裡面,彷彿一場穿越時光的夢境。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這片古老而充滿歷史氣息的土地,如今已經向大眾開
Thumbnail
站在小山上 站在花園裡的小山上,我靜靜地觀察著四周的景象。眼前的景色是一幅獨特的畫面:禮拜教堂高聳著,像一位歷經沧桑的守望者;小巧的辦公房舍在陽光下閃爍著古典的光芒;而這一切,都在士林官邸裡面,彷彿一場穿越時光的夢境。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這片古老而充滿歷史氣息的土地,如今已經向大眾開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這遊覽車上沒是事就拍街道兩旁的建築,像這棟一樓用簡單的磚堆壘建成,二樓有大大的屋簷伸出,防止日曬的熱氣,大面積生鏽的鍍鋅鐵片,跟早期台灣用的鐵片一樣,所以很有親切感。 左邊的建築就新多了,右邊的就比較樸實,剛好可以做對照,其實兩個都不錯,因為建築年代的不同,所以風貌就不一樣。 這個防務屋頂特別的
Thumbnail
這遊覽車上沒是事就拍街道兩旁的建築,像這棟一樓用簡單的磚堆壘建成,二樓有大大的屋簷伸出,防止日曬的熱氣,大面積生鏽的鍍鋅鐵片,跟早期台灣用的鐵片一樣,所以很有親切感。 左邊的建築就新多了,右邊的就比較樸實,剛好可以做對照,其實兩個都不錯,因為建築年代的不同,所以風貌就不一樣。 這個防務屋頂特別的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臺中聚奎居是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古蹟,融合了閩式三合院與巴洛克式洋樓的風格。聚奎居提供旗袍和漢服租借體驗服務,遊客可以在復古場景中留下華美的倩影。本文介紹了聚奎居的特色景點、旅遊心得和營運資訊。
Thumbnail
臺中聚奎居是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古蹟,融合了閩式三合院與巴洛克式洋樓的風格。聚奎居提供旗袍和漢服租借體驗服務,遊客可以在復古場景中留下華美的倩影。本文介紹了聚奎居的特色景點、旅遊心得和營運資訊。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臨窗品茗眺望稚暉橋與祥德寺 立霧溪潺潺天籟是舒眠的恩賜 經過天主堂到活動中心吃早餐 補充攀走消耗明山號大啖兩次
Thumbnail
臨窗品茗眺望稚暉橋與祥德寺 立霧溪潺潺天籟是舒眠的恩賜 經過天主堂到活動中心吃早餐 補充攀走消耗明山號大啖兩次
Thumbnail
臨近堀江商場、位在過去最熱鬧的五福四路上,有棟物樓透天厝將梯間外推,引入更多自然光源;像是舞台劇場的幕簾,當拉開這層層序幕、仿若有無數昔日記憶湧出,時間斑駁痕跡刻印其上,這幢有趣又低調的五樓透天厝,曾是「正美禮服」舊址、現在是「叁捌地方生活」團隊的工作場域。
Thumbnail
臨近堀江商場、位在過去最熱鬧的五福四路上,有棟物樓透天厝將梯間外推,引入更多自然光源;像是舞台劇場的幕簾,當拉開這層層序幕、仿若有無數昔日記憶湧出,時間斑駁痕跡刻印其上,這幢有趣又低調的五樓透天厝,曾是「正美禮服」舊址、現在是「叁捌地方生活」團隊的工作場域。
Thumbnail
這是在三峽民族路的一棟民宅上畫的。畫中是三峽清水街上的建築,旁邊有一座紅色的拱橋,再過去就是通往李梅樹美術館的那座橋。這裡風景其實相當不錯,還有一些古時候巷弄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咖啡廳是否還營業,可能已經不在了吧。看谷歌地圖上現在變成住家的樣子,很可惜。不過留下這個美景也是挺棒的。 三峽是位
Thumbnail
這是在三峽民族路的一棟民宅上畫的。畫中是三峽清水街上的建築,旁邊有一座紅色的拱橋,再過去就是通往李梅樹美術館的那座橋。這裡風景其實相當不錯,還有一些古時候巷弄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咖啡廳是否還營業,可能已經不在了吧。看谷歌地圖上現在變成住家的樣子,很可惜。不過留下這個美景也是挺棒的。 三峽是位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