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我的收藏家謬誤:累積、習慣改變與動能

更新於 2024/07/2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什麼是收藏家謬誤(The Collector's Fallacy)


  收藏家謬誤(Collector's Fallacy)是指人們過度專注於收集和積累知識,卻忽視對這些知識的應用和理解。

  這個謬誤在學習過程中特別常見,認為只要收集大量的資訊和知識,就代表他們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但實際上,這些資訊可能只是表面的堆積,卻沒有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應用。

具體來說,收藏家謬誤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信息過載:人們收集了大量的資訊,但並沒有時間或精力去消化和理解這些資訊,最終變成了“資訊囤積”。
  2. 知識碎片化:收集到的知識零散而不連貫,缺乏系統性的理解和連結,導致難以真正掌握和應用。
  3. 缺乏批判性思考:過度依賴收集的資訊,而不對這些資訊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可能導致誤導和錯誤的結論。
  4. 忽視應用:重視知識的數量,而非質量,忽視了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的能力。

為了避免收藏家謬誤,建議學習者在收集資訊的同時,注重對這些資訊的理解和應用,進行批判性思考,並嘗試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以提升真正的學習效果。

以上釋義來自ChatGPT並由JY審核、修飾


收藏家謬誤對學習的阻礙


以我自己作為例子,收藏家謬誤的現象體現在幾個方面:

  1. 買了新書卻沒有動力看完,放在書架上積灰
  2. 在YT上看到需要的教學資源,第一個反應不是要把他看完,而是收藏到稍後觀看
  3. 在IG、FB上,滑到含金量高的長文,也是傾向先收藏,而不是先看完

這樣的傾向困擾了我很久,隨著資訊被演算法投餵得越來越精準,找到我需要的資源變得越來越容易,很常因為害怕丟失資源,往往選擇第一時間收藏起來而不是當下將他吸收、學習。

漸漸地,這成為了一種吸收資訊的習慣。

隨著保持耐心的時間越來越短,也越來越沒有能力咀嚼完資訊再離開,往往咬了兩口,確認是需要的東西,就把他收起來放在口袋裡,再也拿不出來了。

而消化這些資源能夠帶給自己的益處,也就此消滅了。

如何破除收藏家謬誤


總體來說,我認為要破除這樣的習慣,有一些概略的步驟:

  1. 意識到正在執行收藏行為
  2. 記錄自己收藏的狀況(狀態、數量、方式)
  3. 設定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有意識的消化知識
  4. 重複迴圈以上的行為

讓我們一步一步來看:

  1. 意識到自己正在執行收藏行為

指的是在吸收資訊的當下,需要有意識的覺察,自己是不是開始進行自動化駕駛?

開始持續無腦地吸收下一個資訊,並將資訊收藏起來,馬上投入到下一個資訊

2.記錄自己收藏的狀況(狀態、數量、方式)

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收藏行為後,將當下的狀態記錄下來。

你很疲憊嗎?還是很急躁?是在某種負面情緒裡,或是在很平和的狀態?這個動作有助於了解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會更傾向執行收藏行為。能在自己沉浸於這種狀態時,能夠更警覺。

再來是數量,每隔一段時間記錄自己的收藏庫的數字變化(很羞愧的是,我的YouTube稍後播放清單已經來到了兩千多...),將自己的收藏行為量化,能夠更直觀的理解現況,未來在做自我調整的時候,也能夠看到自己的轉變。

最後是記錄自己收藏的方式,了解自己收藏的路徑是不是太容易執行,以至於每次做這個行為的成本非常的低。當養成某種習慣變成一個成本很低、快速得到回饋感,那這個習慣就會非常容易被養成(原子習慣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

3.設定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有意識的消化知識

從每天一次少量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吸收一點被收藏的知識,再逐漸拉長這個週期,可能一週兩次、一次,或兩週數次。因為很多時候被收藏起來的知識,其實都是很片段的內容(短影音、單篇文章、短篇圖文),將他集合在一起,設定固定的頻率將他學習、吸收,並整合到自己的筆記中,甚至是用最小的規模去實作,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1. 重複迴圈以上的行為

改變習慣與利用動能


我想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在意識到某種壞習慣被養成,訂定了計劃要一步步修正,卻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就難以持續。

我也是,過去已經有了很多次經驗,想要常態更新部落格、社群網站,試著持續的創作插畫、攝影甚至是Podcast,都始終難以改變自己懶惰的本性,即便知道這些行為背後能夠帶給自己的價值有多重大。

但我認為這還是很值得持續挑戰的事情,自己的習慣就像一顆滾動的巨石,動能很大,朝著自己設定好的方向持續滾動,但是當你找到辦法持續出力,就能夠慢慢影響巨石的軌道,最終讓這份動能,朝著我希望的方向走去。

所以,我想再來挑戰一次,破除我的收藏者謬誤,重新成為踏實的學習者!

我的目標與常態的計畫


現階段我的目標有一個核心的想法:

實際將"收藏"轉變為"學習"行為,並重新鍛鍊咀嚼知識的肌肉。

而要達成這件事情,結合前面的段落提到的方式,將會是我接下來要執行的計畫:

  1. 已經意識到收藏行為的存在,最常出現在使用IG看reels、FB看各界前輩的文章、YT找到觀念或技術的教學,所以要從這幾個部分下手
  2. 前面也有提到,我的YT稍後觀看的影片數量最近突破了兩千大關(天啊),IG與FB的收藏數也是持續上升中,通常都是使用程式內建的收藏功能,偶爾會使用外部的收藏軟體(如Google keep,Pocket之類的)。
  3. 先從每天消化開始,因為一開始就拉長頻率就很容易忘記該做的事情。蒐集要學習的資源並排進日常工作的行程裡。以YT為例,我會試著用主題性的方式每天挑選幾部影片,並空出一段時間專心學習這個主題。
  4. 最後是每次學習消化之後,就要作出一些可以累積的轉化,可能是寫筆記、實作或在社群上分享心得。件單來說就是持續輸出,這也是最難的部分。

持續更新!


寫到這裡都還沒有提到,我現在主要想要學習的內容領域是攝影、剪輯、動畫、美術、商管跟設計等等...

真的很多、很雜,所以收藏者謬誤才會讓我這麼痛苦,這樣跨領域的學習,若是沒有專案式的實作、系統化的整理很容易變成多頭馬車。我認為在這些領域之上,我更缺乏的反而是對於建構框架跟測試、實作的能力。

而這也是我想藉由這系列文章能夠鍛鍊的能力。

我會持續試著,將我所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術轉譯成更容易入口的樣子,我想會更有助於建構我的學習框架並梳理我的思路。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內容有興趣,歡迎追蹤我!

大家好!我是JhenYuan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在各個領域的學習歷程 未來也會嘗試開發一些實用的插件與模板供大家使用!🔭 對Davinci resolve的教學與相關資源有興趣的話 歡迎關注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自小在大田里成長,因求學因素旅居外地。但卻因對於家鄉的那份感情,毅然回到家鄉擔任社區服務志工。她就是志工青年隊長,張儀慈。 當返鄉之時,身邊人總是抱持著懷疑及困惑。位於高雄市甲仙區的大田里,雖地幅遼闊,但整個社區卻僅有一千六百多人居住,除平時生活採買皆需要依賴甲仙市區,就業機會更是趨近於零。
Thumbnail
本文為郝廣才《開關》的書摘(之一)。 創意是什麼?為什麼企業需要有創意的人才?父母怎樣能教養出有創意的孩子? 「創意,是和別人看見一樣的東西,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例如,小女孩被鱷魚咬了,她看到鼻孔,伸出手插進去,得救了。 又如,染布工人發明「不龜手之藥」,得以在寒冬繼續在水中染布。商人取得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平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帶大家重新思考何謂女性主義者,並說明為什麼人人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女性主義者不應該被汙名化,也不應該變成一個人人敬而遠之的稱呼,是一本約一百頁以內的小書,能夠很快的跟著作者從不同角度再次思考女性主義者的意義,是本很好讀且一氣呵成的小書。
Thumbnail
很多人看完咒之後生活出現一堆問題,搞不清楚到底是詛咒了還是太恐懼所致。這在我上一篇文章中,有揭露「咒」這部電影的催眠手法。 而催眠、與詛咒間只有一線之隔,類似的事件在我身上也曾發生過。 而當時的我,就運用了心理學的力量、來調整了一般人眼中中邪的事情。
Thumbnail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文沐雨對於九鵲破甲陣更加有興趣了,對於此陣能夠在將來發揮多少效用極其期待,但一切仍必須先挺過此時的危機才行,那九鵲破甲陣再神妙,自己若是在此殞落,所有一切不就都是枉然了嗎? 令人感到更加驚疑的是,其身上的真元力還不斷地以相同的速率持續增加當中。
Thumbnail
林璟瑋 攝影 張獻忠(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發起人) 為什麼要用「無家者」的稱呼取代遊民、街友? 台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
有人說女人上輩子造了孽,以致這輩子如此辛苦,用血淚還債。 女人用線織成了這世界,情意常常,綿綿不絕,血與淚卻無人知曉。 女人的習性是打扮,女人有比大家都強的好爭之心,想藉自己花容月貌得下一片天;女人也愛溫柔,一旦遇見體貼良善的男子,便會全心全意投入他的懷抱,他們希望能這樣幸福一輩子,然而,他們的願望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自小在大田里成長,因求學因素旅居外地。但卻因對於家鄉的那份感情,毅然回到家鄉擔任社區服務志工。她就是志工青年隊長,張儀慈。 當返鄉之時,身邊人總是抱持著懷疑及困惑。位於高雄市甲仙區的大田里,雖地幅遼闊,但整個社區卻僅有一千六百多人居住,除平時生活採買皆需要依賴甲仙市區,就業機會更是趨近於零。
Thumbnail
本文為郝廣才《開關》的書摘(之一)。 創意是什麼?為什麼企業需要有創意的人才?父母怎樣能教養出有創意的孩子? 「創意,是和別人看見一樣的東西,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例如,小女孩被鱷魚咬了,她看到鼻孔,伸出手插進去,得救了。 又如,染布工人發明「不龜手之藥」,得以在寒冬繼續在水中染布。商人取得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平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帶大家重新思考何謂女性主義者,並說明為什麼人人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女性主義者不應該被汙名化,也不應該變成一個人人敬而遠之的稱呼,是一本約一百頁以內的小書,能夠很快的跟著作者從不同角度再次思考女性主義者的意義,是本很好讀且一氣呵成的小書。
Thumbnail
很多人看完咒之後生活出現一堆問題,搞不清楚到底是詛咒了還是太恐懼所致。這在我上一篇文章中,有揭露「咒」這部電影的催眠手法。 而催眠、與詛咒間只有一線之隔,類似的事件在我身上也曾發生過。 而當時的我,就運用了心理學的力量、來調整了一般人眼中中邪的事情。
Thumbnail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文沐雨對於九鵲破甲陣更加有興趣了,對於此陣能夠在將來發揮多少效用極其期待,但一切仍必須先挺過此時的危機才行,那九鵲破甲陣再神妙,自己若是在此殞落,所有一切不就都是枉然了嗎? 令人感到更加驚疑的是,其身上的真元力還不斷地以相同的速率持續增加當中。
Thumbnail
林璟瑋 攝影 張獻忠(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發起人) 為什麼要用「無家者」的稱呼取代遊民、街友? 台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
有人說女人上輩子造了孽,以致這輩子如此辛苦,用血淚還債。 女人用線織成了這世界,情意常常,綿綿不絕,血與淚卻無人知曉。 女人的習性是打扮,女人有比大家都強的好爭之心,想藉自己花容月貌得下一片天;女人也愛溫柔,一旦遇見體貼良善的男子,便會全心全意投入他的懷抱,他們希望能這樣幸福一輩子,然而,他們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