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醫學診斷筆記3:荔枝椿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荔枝椿象為外來入侵種,特色為橘色碩大的體型,有時候會跟原生種紅姬椿象混淆,但看過荔枝椿象大都能分得出來差別。

之前政府為了發起全民運動,舉辦收集卵塊換錢的風潮(一組卵5塊),雖然很多人質疑這種用錢鼓勵移除的政策會不會助長歪風,但記得當時有個戴著Hello Kitty安全帽的阿伯騎車到處找卵,總累積起來獲得上萬塊,想想那那揚長而去的背影格外的瀟灑,或許這種鼓勵方式有爭議,但不免說的確摘取卵塊數量眾多,而且有被更多人認識。

目前已天敵防治:平腹小蜂和化學防治為主要控制手段。

另外,我還記得,曾經有人質疑荔枝椿象的噴液根本沒有毒,是危言聳聽,看字字句堅信的態度,讓曾經被荔枝椿象弄傷的我,覺得諷刺不已,媽的,我正想在網路上跟對方幹架的時候,對方說她是看了昆蟲擾西的介紹。

昆蟲擾西是台大昆蟲系,雖然不一定什麼都清楚,但是毒液不會傷害人這種差了十萬八千里的說法不太可能發生吧?

於是我找出她介紹的影片來看後,發現是看的人誤會了。

擾西不是說荔枝椿象沒有毒,也不是說毒液很安全不會傷害人,老天,她是說這些對於皮膚比較厚、甚至有繭的地方其實噴到不會怎樣。

皮膚較薄之處,比事實上前往勘查荔枝園的時候,荔枝椿象不會教學影片一樣讓你抓在手上,而是被教擾之後從高處噴毒液,因此最常被傷害的地方就是臉、頸部、背部等皮膚較薄之處。

擾西的介紹護讓人比較不會恐慌,但也沒說毒液超級無敵安全無毒之類的,本身影片是沒有問題的,是看的人完全誤會,還想誤導別人。

任何恐慌都不必要,需要的是對此昆蟲的正確認知。

但若真的還是不相信有毒,我鼓勵所有勇者把毒液塗在脖子或腋下。

受傷就不要怪人了,怪自己想嘗試體驗有沒有毒吧,體驗一下下場勘查人的痛苦啊王八蛋。




荔枝椿象會危害荔枝與龍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導致落花、落果,嫩枝、幼果枯萎及果皮黑化等。

荔枝椿象亦為傳播荔枝或龍眼鬼帚病(Longan witch’s broom)之重要媒介昆蟲,且其危害所造成之傷口也有利於荔枝露疫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之入侵。

It will harm the buds, tender shoots, flower spikes and young fruit juices of litchi and longan, resulting in falling flowers, falling fruits and blackening of the peel.

Tessaratoma papillosa is also an important vector insect for Longan witch ’s broom, and Peronophythora litchii.




延伸:<昆蟲擾西介紹荔枝椿象>




avatar-img
4會員
39內容數
收入植物醫學、植物病理、科學繪圖、實務診斷筆記內容,以美感和真實呈現植物醫師的病例診斷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望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診斷小故事> 我第一次見到根瘤的時候是高中參加植物病理學營隊,那時候大學的學長姐要我們挖出根瘤線蟲,雖然指導之下挖到了,但內心有股異樣:這,看起來不是蟲啊? 那是顆飽滿的、顏色跟根幾乎一樣的水滴狀東西,就是蟲嗎? 後來讀大學之後才知道,那不是蟲,根瘤線蟲是分在微生物類別裡,它不像是昆蟲有分頭
<繪製小故事> 病毒在田間又稱為瘋仔病,植物出現狂顛的葉片緊縮、枝條扭曲、顏色轉變,脈絡彷彿魔法陣般的發黃發紫發紅,彷彿不受控制的藝術家展現看不懂的掙扎美感。 實習看到的案例,製成明信片後拿去賄絡病毒學老師請他不要當我。 --------------我本來以為他會心軟的。 <延伸>
<診斷小故事> 我第一次見到根瘤的時候是高中參加植物病理學營隊,那時候大學的學長姐要我們挖出根瘤線蟲,雖然指導之下挖到了,但內心有股異樣:這,看起來不是蟲啊? 那是顆飽滿的、顏色跟根幾乎一樣的水滴狀東西,就是蟲嗎? 後來讀大學之後才知道,那不是蟲,根瘤線蟲是分在微生物類別裡,它不像是昆蟲有分頭
<繪製小故事> 病毒在田間又稱為瘋仔病,植物出現狂顛的葉片緊縮、枝條扭曲、顏色轉變,脈絡彷彿魔法陣般的發黃發紫發紅,彷彿不受控制的藝術家展現看不懂的掙扎美感。 實習看到的案例,製成明信片後拿去賄絡病毒學老師請他不要當我。 --------------我本來以為他會心軟的。 <延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穗花棋盤腳 附近的穗花棋盤腳不再開花了,晚上不再聞到花味,不再看到一串串的白絨絨的花穗,晨起,地上也不再出現堆疊在一起的白絨絨的落花,只剩下原先的落花已經軟爛變色了。如果穗花棋盤腳有知的話,我不知道它們會不會在該開花時就一無返顧的盛開怒放,花期一過就銷聲匿跡的等待著下次的花期。 野猫 對面
Thumbnail
(密集恐懼者小心服用) 某天中午,我走在都市的路上,伴隨著台中盆地的高溫及春日的太陽,確認是瘋子無誤,無意間看見了一旁路上的台灣欒樹樹幹上出現了特別的景象,讓我的好奇心噴發,查了一下發現真特別,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眼前是一朵朵盛開的鮮黃花朵,像風鈴般的串在綠葉枝頭上,樹幹的身軀比想像的高挺,想要單獨捕捉幾朵鈴鐺身影還真不容易。
Thumbnail
Sinocoris ovata Insecta 昆蟲綱    Cimicomorpha 臭蟲次目       Vetanthocoridae 古花蝽科 年代:中侏羅紀早期 (Middle Jurassic , 164 mya~159 mya) 產地:中國內蒙道虎溝 (Daohugo
Thumbnail
簡單做--亞猴鹿角蕨孢子(spore)培育紀錄 https://youtu.be/5ryJ1KJ3xIc?si=aDDlY4Mwe-YrdIOt 2022-04開始的孢子培育過程,準備 培育盒(有透明蓋一盒) 水苔(250g) 成熟亞猴鹿角蕨孢子(一管2g) 選擇四月開始,天氣逐漸轉
Thumbnail
整理相簿時,看見去年11月拍了,卻忘了PO出來的圖書館主題展出;種子華麗轉身大改造。 小小的種子,肩負著傳承世代的使命。為了讓物種生生不息,種子因循生長環境,演化出獨特的外型與傳播方式。 模樣討喜的種子相當受歡迎,於近年興起一股收藏熱潮,也常作為手工藝素材。 當種子被帶離生長環境,成為人類的收
Thumbnail
當前還是景氣不明的狀態,管理上找不到人也就不補人,能自己做就不外包,省多少算多少。在不久之前主管發現榕樹有捲葉蟲,真正的學名應該較【薊馬】。於是請防治業者報價,施作一次要NT:4600元,故只好自己施藥控制。
Thumbnail
回想歷經一個多月時間整修替換新園區,內心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喔!細數全是緣份,原先在美濃綠色生態園區,栽植苗木為綠色通道,可休憩納涼與沐浴綠色芬多精園區,有畜牧雞鴨鵝群遊蕩戲水覓食整個園區。 後因在花東地區原民部落社區間,遊繞深山縱丘河谷坡地上,自會有野生掉落種莢與新奇驚豔果苗吸引,慢慢累積經驗成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文有狂熱因素請淡定諒解..謝謝-」 第一次認真去年開始 去療癒水果植物以及種植的土地 .所以才會在種植之前 完成獨角獸靈氣課程 題外: 因為自己蠻喜歡做研究實驗精神得 也包括觀察. 不過這些過程免不了也有人說.我有病. 蟑螂也有在研究觀察裡. 純粹因為這是個人的興趣. --
穗花棋盤腳 附近的穗花棋盤腳不再開花了,晚上不再聞到花味,不再看到一串串的白絨絨的花穗,晨起,地上也不再出現堆疊在一起的白絨絨的落花,只剩下原先的落花已經軟爛變色了。如果穗花棋盤腳有知的話,我不知道它們會不會在該開花時就一無返顧的盛開怒放,花期一過就銷聲匿跡的等待著下次的花期。 野猫 對面
Thumbnail
(密集恐懼者小心服用) 某天中午,我走在都市的路上,伴隨著台中盆地的高溫及春日的太陽,確認是瘋子無誤,無意間看見了一旁路上的台灣欒樹樹幹上出現了特別的景象,讓我的好奇心噴發,查了一下發現真特別,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眼前是一朵朵盛開的鮮黃花朵,像風鈴般的串在綠葉枝頭上,樹幹的身軀比想像的高挺,想要單獨捕捉幾朵鈴鐺身影還真不容易。
Thumbnail
Sinocoris ovata Insecta 昆蟲綱    Cimicomorpha 臭蟲次目       Vetanthocoridae 古花蝽科 年代:中侏羅紀早期 (Middle Jurassic , 164 mya~159 mya) 產地:中國內蒙道虎溝 (Daohugo
Thumbnail
簡單做--亞猴鹿角蕨孢子(spore)培育紀錄 https://youtu.be/5ryJ1KJ3xIc?si=aDDlY4Mwe-YrdIOt 2022-04開始的孢子培育過程,準備 培育盒(有透明蓋一盒) 水苔(250g) 成熟亞猴鹿角蕨孢子(一管2g) 選擇四月開始,天氣逐漸轉
Thumbnail
整理相簿時,看見去年11月拍了,卻忘了PO出來的圖書館主題展出;種子華麗轉身大改造。 小小的種子,肩負著傳承世代的使命。為了讓物種生生不息,種子因循生長環境,演化出獨特的外型與傳播方式。 模樣討喜的種子相當受歡迎,於近年興起一股收藏熱潮,也常作為手工藝素材。 當種子被帶離生長環境,成為人類的收
Thumbnail
當前還是景氣不明的狀態,管理上找不到人也就不補人,能自己做就不外包,省多少算多少。在不久之前主管發現榕樹有捲葉蟲,真正的學名應該較【薊馬】。於是請防治業者報價,施作一次要NT:4600元,故只好自己施藥控制。
Thumbnail
回想歷經一個多月時間整修替換新園區,內心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喔!細數全是緣份,原先在美濃綠色生態園區,栽植苗木為綠色通道,可休憩納涼與沐浴綠色芬多精園區,有畜牧雞鴨鵝群遊蕩戲水覓食整個園區。 後因在花東地區原民部落社區間,遊繞深山縱丘河谷坡地上,自會有野生掉落種莢與新奇驚豔果苗吸引,慢慢累積經驗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