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於奧運選手性別事件引發的熱議,讓我注意到自己近期接觸的工作內容也與這些議題有些相關。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三個資料統計的公式,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如果今天我們建立一個有關個人資料的資料庫,前面的欄位就是基本的日期、文字和數字,後面的公式是我在進行資料統計作業時想到的,分別如下:
在台灣,身分證號碼有固定的格式。第一碼是英文字母,代表登記戶口的地區,第二碼則用來判斷性別。當我們無法僅靠外觀辨認一個人的性別時,可以通過身分證字號來確定。身分證字號的最後一碼則是檢核碼,用來確認整個號碼的正確性。
通常,許多人在建立資料庫時會設定一個單選或複選欄位,然後手動選擇「男」或「女」。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做法,但相對耗時。
我曾經有過一個疑問:是否可以用公式來自動判斷性別?於是,我嘗試利用公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們將看看如何在 Notion 中使用這些公式來自動判斷性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操作方法吧!
以下是判斷性別的公式:
if(substring(prop("身份證字號"), 1, 2) == "1", "男", if(substring(prop("身份證字號"), 1, 2) == "2", "女", ""))
大多數人看到這樣的公式,可能會覺得有點難以理解吧?所以我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說明一下:
假如身分證字號欄位的第二碼是「1」,那麼系統就會顯示「男」;如果第二碼是「2」,則顯示「女」。若不是這兩種情況,則會顯示空白。
這個公式的好處在於,只要我們輸入身分證字號,系統就能自動判斷性別,不需要手動選擇,非常方便!
另外有個小插曲,一開始我其實是先請教 Notion AI,不過它提供的公式是使用 slice()
和 test()
函數,但我測試的結果並沒有成功,最後還是我自己摸索找到了正確的解法。
接下來我要分享一個與日期相關的公式。這個問題的由來是因為傳統表單通常會要求手動計算年齡。
無論是 Excel、Google Sheets 還是 Notion 的資料庫,當我們輸入生日後,如果想要推算年齡,通常需要手動計算。即使我們可以用試算表中的簡單公式來快速計算年齡,還是有一個問題:計算後的年齡數據不會隨著時間自動更新。
由於每筆資料都是獨立輸入的,當過了一年或幾年後再查看這些資料時,會發現年齡沒有隨著時間變化,仍然停留在當初輸入的數字。為了避免這個問題,使年齡能夠隨著日期自動更新,我們可以在 Notion 中使用以下的公式來解決。
dateBetween(now(), prop("出生年月日"), "years") + " 歲"
我來用白話文解釋一下:
我們會顯示從出生年到今年經過了多少年,最後再加上「歲」。
這樣一來,由於公式中的 now()
函數會隨著系統時間更新,年齡的計算就會自動同步。
當然,公式其實還可以自動換算成民國年,但我覺得直接心算直接加上 1911,輸入西曆更快。
接下來要分享的是,如何自動判斷是否超過 65 歲。
最簡單的方法是設置一個核取清單的欄位,手動勾選。這對初學者來說很簡單,但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年齡不會隨時間自動更新。明年或後年,你還得重新核對資料。
進階一點的方法是設定一個公式欄位,這樣公式就會自動幫我們計算並判斷結果,讓過程更加自動化和精確。
dateBetween(now(), prop("出生年月日"), "years") >= 65
如果 65 歲(含以上),顯示打勾
使用一個簡單的公式,我們可以自動判斷出符合特定條件的項目。這種基本的判斷公式同樣適用於身分類別。利用這個公式,我們可以搭配篩選功能,輕鬆過濾出符合條件的對象。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三個公式,這些公式能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彙整和統計資料。雖然公式非常便利,但也不要矯枉過正,把事情複雜化,之後有機會再來分享 Notion 資料庫的其他功能吧!
📧 訂閱電子報,獲取更多有關 #數位收納 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