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所長得什麼樣子呢?

招待所長得什麼樣子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韓劇和韓國新聞裡,常出現「招待所」或是「vip室」的事件。其實n年前台灣也出現了某招待所黨政要人出入,還不時有美麗的女子進出,甚至有後來是藝人的女子被爆料。

raw-image


招待所長得什麼樣子呢?韓劇裡描寫的多半是在某夜店或是高級飯店的vip包廂,也有在某商辦大樓的某樓層,裝潢極其奢華,裡面娛樂設施很多。其實台灣本地的招待所也大概如此,不過,台灣的更接地氣一點,也許裝潢沒如此華麗,就是用餐區和泡茶飲酒區分開的高級豪宅甚至只是大套房罷了,甚至不定期流動在郊區的別墅或是球場包廂舉行,這讓想無意識跟狗仔撈海鷗的狗仔隊無法跟監拍攝到,除非有確定的人時事地物,要有這種爆料非案內人無法爆,爆料人也很容易被揪出來,並不容易。

筆者曾被招待去不同招待所過,有一位在台北市區招待我的老闆說此地是前ooo招待所,裝潢都沒改,他們很快就會更改地點,把原先租的或是買的再轉售,所以這位老闆就買下來,做自己的別院,有時也招待客戶,不過就沒喬事情就是了(我是不信啦)。此地就很像台北的豪華便服酒店,只是空間更大,有用餐餐桌,也有大的沙發區,裡面更有 幾間有浴室的套房,都是飯店等級的,房間要做什麼的,大家自己想吧。

我也去過在山區郊外的招待所,這兒就像荒野的豪華農舍,不過內部裝潢有的很華麗,有的很簡約,就像是東部的獨棟民宿一樣,四週是花園和農田,沒信息根本狗仔不到。

台灣最近幾年的談生意喬事情,好像女色不再是重要手段,或許是以往很狂的大鱷們玩膩了,或是說速戰速決,喬完事情就離去,要開查某自己有p友,這也跟台灣最近明星名模造神運動不再,而那些女網紅其實並不合乎這些頭家角頭的品味,還不如喬事情與生理享受分開吧,而且人人的口味不同。

avatar-img
漸層的淡藍
4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漸層的淡藍 的其他內容
追完了 Netflix 的《黑函情報戰》第二季,短短六集,作為一部輕鬆下飯的非嚴肅正劇,著實給我帶來不少歡樂。它還有個非官方譯名 ——《中情局律師》,這個名字倒是更精準切中劇集內容。以往影視作品裡,中情局的形象多是諜報人員或是身處外交前線策反、搜集情報的特工,如《國務卿女士》女主在第一季第一集的出場
那是個微涼的夜晚,友人相邀,一場溫潤如老酒的晚宴。我們暢談往事,笑聲混著時光的餘韻,於空氣中輕輕晃盪。酒足飯飽之後,我獨自踱步於漢博區靜謐的街巷。夜幕低垂,街燈昏黃,四下無人,整個街區彷彿一座被時間遺棄的孤島,只剩斑駁的影子在牆面上搖曳,如舊時光最後的絮語。 漢博區,曾經是光與影的聖地,相
《黑鴿》(Black Doves)是一本正經拍間諜報動作片,但其實是輕喜劇的一部很下飯的影集。間諜片一向愛用動物來作代號,例如《紅雀》、《豺狼的日子》、等,如果《豺狼的日子》是在說百變殺手的悲情,那麼《黑鴿》就是在講私人間諜組織臥底底到跟人結婚十年還生孩子了,還能與數個殺手、暴力組織、國家特務周旋的
追完了 Netflix 的《黑函情報戰》第二季,短短六集,作為一部輕鬆下飯的非嚴肅正劇,著實給我帶來不少歡樂。它還有個非官方譯名 ——《中情局律師》,這個名字倒是更精準切中劇集內容。以往影視作品裡,中情局的形象多是諜報人員或是身處外交前線策反、搜集情報的特工,如《國務卿女士》女主在第一季第一集的出場
那是個微涼的夜晚,友人相邀,一場溫潤如老酒的晚宴。我們暢談往事,笑聲混著時光的餘韻,於空氣中輕輕晃盪。酒足飯飽之後,我獨自踱步於漢博區靜謐的街巷。夜幕低垂,街燈昏黃,四下無人,整個街區彷彿一座被時間遺棄的孤島,只剩斑駁的影子在牆面上搖曳,如舊時光最後的絮語。 漢博區,曾經是光與影的聖地,相
《黑鴿》(Black Doves)是一本正經拍間諜報動作片,但其實是輕喜劇的一部很下飯的影集。間諜片一向愛用動物來作代號,例如《紅雀》、《豺狼的日子》、等,如果《豺狼的日子》是在說百變殺手的悲情,那麼《黑鴿》就是在講私人間諜組織臥底底到跟人結婚十年還生孩子了,還能與數個殺手、暴力組織、國家特務周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