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做夢的五種原因

更新於 2024/09/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相關文章來自佛弟子文庫


raw-image


頂禮 南懷瑾大師

佛法論夢之起緣,約分為五:一想二憶三病四曾更(經驗影像),五行引起(未來事實)。夢之起作用者,乃獨頭意識,亦稱獨影意識。相當於心理學上之潛意識。意識具分別明瞭功能,獨頭意識乃意識之影子。


獨於睡眠昏迷,乃至靜定境中,自起作用。茲分論五種夢緣。


一、想夢者:如思想專精,意思膠著於人事物慾等,於睡眠時即現夢境。但只能影射事物,或夢境獨影中,聯合生理病態,以及過去經驗等,支離破碎之殘存記憶,而構成夢境。其最明顯之例,如男女相思,易形夢寐。此皆想之成夢也。


二、憶夢者:亦近於想,而憶之與想,功能不同。想者,意識起思想作用;憶者,於人事物慾,或見、聞、覺、知之事,習慣已深,無須意識運思,不期然如有事存心。例如陸放翁詩云:「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唐人詩云:「行過疏籬到小橋,綠楊陰裡有紅嬌。分明眼界無分別,安置心頭未肯消。」此等所謂心頭未肯消者,即憶念現象也。復如李後主詞云:「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皆憶念至深之現象也,凡此形夢寐者,憶夢也。


三、病夢者:如飲食停滯,生理障礙而夢重魘,或被人追逐而足步艱難。又如血液不清、濕盛者,則夢水。生理髮炎、火盛者,則夢火。血液循環太速、風氣盛者,則夢飛翔。如血壓高而夢沖舉,血壓低而夢下墮,肝病夢色青藍,心病夢色紅紫,脾病夢色黃,肺病夢色白,腎病夢色黑,乃至恐怖驚悸而夢惡,喜悅歡欣而夢祥,皆可統攝於病。亦可通於前之二者。


四、曾更夢者:即於前三種夢象,或牽連過去經驗而成夢,或前塵影事,於夢中重溫,故夢中之見、聞、覺、知,絕少有超過平常知識經驗之印象者。有之,則非夢所詮矣。


五、引起夢者:非常情所可測,如夢入素未歷之境,素不相識之人,素無經驗之事等,但經若干時日,身之所接,悉與夢符,此即夢有引起之作用也。此種夢理,須研究佛法,知夫「三界唯心,一切唯識。」「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究明此理,方知心意識與如來藏性之用,具足一切,遍含三際,含裹十分方矣。


知夢之成因若此,然後可知吉祥善夢與驚怖惡夢,皆屬意識之變現,來因去果,自有蛛絲馬跡可尋,實無奇特之處。觀乎世人常有因吉夢而欣悅,或凶夢而憂懼,其實同一顛倒也。莊子不雲乎:「吾固不知蝶之夢周?抑周之夢蝶?」豈非一大癡事乎!既知為夢,早成過去之幻影,孰此以求驗,其與刻舟求劍,事將毋同。藏密中有修夢成就之法,以夢為入道之門。又如判刑待決之囚,一切希望已絕,當亦無夢。佛道中人,知見工用有得者,夜眠往往無夢;或雖在夢中,仍歷歷耳,蓋已達醒夢一如之境地矣。


有謂莊子曰:「至人無夢」,即誤謂聖人皆無夢;實則,非無夢也,醒夢一如耳!苟絕無夢,何以釋迦猶夢金鼓,宣尼猶夢周公、奠兩楹。莊周夢蝴蝶,此豈非至人之夢歟!其義可深長思也。尋常所謂夢者,皆在睡昏迷狀態中。夢境所起作用,現代生理學者,謂乃腦神經尚未全部休息所致。唯心唯物,姑置勿辯。其所謂夢者,乃人於醒後,五官感覺依然起用,意識分明時,能記昨夢。凡夢中一切,不可捉摸,不可控制,故稱之曰夢。孰知我人日常生活,六根運用,遷流不停,例如眼之視色,一轉動間,剎那即逝,與夢無別也;耳之聞聲,鼻子辨氣,舌之嘗味,身之運動,意之思惟,皆無常存之可把捉,其無夢也何別?一日作為既畢,雙眼閉而入睡,一切了不可得,則日間之所為,非即所謂夢乎!已去者不復來,未來者尚未至,年之與月,日之與時,分之與秒,剎那變易,安有一事一法之可得;所謂現實者,不過一剎那間之緣會,緣滅即散矣!若能仔細觀察,晝之與夜,夢固無別也。


人如能常空其意念,如龐居士所云:「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念念之間,於過去不留,未來不逆,現在不住,忽然三際托空,意識不行,則於應緣動作間,但前五識(即五官直接感覺,不再緣意識分別之知覺),對境起用,則此心如無,此身如一真空之球或瓶等,即唯識學所謂之現量境,小乘之人空境,可得現前。此時對緣外境,一切皆如夢中。視山河大地人物動作聲音等,皆如活動影像。不但對外境他物覺其如夢、如幻、如影,即我此身心亦同於諸夢。動靜行為,皆能行所無事,如永嘉云:「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豈不樂哉!雖然,此猶夢語。必曰「百尺竿頭須進步,空花鏡裡莫藏身。」迨至遠離顛倒夢想,得究竟涅槃,方可出世入世,一切自在矣。

    avatar-img
    25會員
    63內容數
    一旦我們的內心調到一個學習的角度, 無論面對任何境界,我們只會計算學到了什麼——昇華內心,服務他人。 我們最在意的是內心的收穫,所謂欲平天下者,先平自心。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假使你執著夢是真的,那就錯了,佛告訴你如夢幻泡影;假使你當假的,對我來說夢卻是很真。我師父給我取法名叫覺醒,但我自己想不夠資格,我就改個夢參(參悟),參的意思就想達到覺醒。但是現在我九十多歲了,沒覺也沒醒,還在夢中。---夢參老和尚
    Thumbnail
     35--淨土宗「從果向因」,由「厭欣」而展開三心、四修,攝歸「稱名必生,成佛度眾」,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法然上人云: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象山慶[藕思].35-https://blo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包括痛苦。 #福智文化︱#心閱網︱#心靈小語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真如老師
    Thumbnail
    20240703 一錯過,就是五百年 有人問起:那諾六法? 一、靈熱成就法(又稱拙火定法), 二、幻觀成就法(又稱幻身法), 三、夢觀成就法(又稱睡夢瑜珈法), 四、淨光成就法(又稱光明法), 五、中陰(中有)成就法; 六、遷識(往生)成就法。 老實說, 我並不是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假使你執著夢是真的,那就錯了,佛告訴你如夢幻泡影;假使你當假的,對我來說夢卻是很真。我師父給我取法名叫覺醒,但我自己想不夠資格,我就改個夢參(參悟),參的意思就想達到覺醒。但是現在我九十多歲了,沒覺也沒醒,還在夢中。---夢參老和尚
    Thumbnail
     35--淨土宗「從果向因」,由「厭欣」而展開三心、四修,攝歸「稱名必生,成佛度眾」,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法然上人云: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象山慶[藕思].35-https://blo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包括痛苦。 #福智文化︱#心閱網︱#心靈小語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真如老師
    Thumbnail
    20240703 一錯過,就是五百年 有人問起:那諾六法? 一、靈熱成就法(又稱拙火定法), 二、幻觀成就法(又稱幻身法), 三、夢觀成就法(又稱睡夢瑜珈法), 四、淨光成就法(又稱光明法), 五、中陰(中有)成就法; 六、遷識(往生)成就法。 老實說, 我並不是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