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聽過,德國人最著迷的三件事情是:哲學、法律跟音樂,當然大概也有如我私下開玩笑說的,是足球、啤酒、跟世界大戰。
22/6/2024 在 Boppard
其實Riesling白酒每年替德國賺進外匯非常可觀,如果按照聯邦德國各地互黑的傳統,北威要是礦工,那麼萊茵普法茨、黑森這一帶的就通通都是農夫。
時間回溯到羅馬帝國時代,日耳曼長城標誌著文明的帝國,分隔當時未被征服,被稱為蠻夷的日耳曼各部,這條長城在德國西部約莫就以萊茵河為界,東南下行至巴伐利亞,而今德甲眾多球隊竟也沿著這條線分布著,23-24賽季還有11支球隊分布在這條線上。
羅馬帶來了戰爭,也帶來釀製葡萄酒的方法。
當初羅馬帝國是擁有海軍的。
據說美因茲的浮雕牆上,頭盔上裝飾有魚的士兵都是海陸喔,他們在這一代就是用來協防跟管理河道,同時萊茵河能夠提供帝國快過陸地大概五至七倍的運補速度。比起水,羅馬的士兵行軍更喜歡攜帶醋或酒混水。在當時,酒不分貴賤,是每個羅馬人都有權利飲用的。
接著之後的幾個世紀,各大公國、騎士領地輪番更迭,沿著河流制高處數不清的碉堡塔樓遺跡,讓萊茵河中段成為世界知名的觀光熱點。漫步在Mainz或Wiesbaden,道路中間隨時會出現一個門、撞到一堵牆,城市裡不同時代風格的建築,可知這對扼守萊茵河的雙子星城對人類歷史來說有多值錢跟重要。
落腳的Boppard當初也是要塞之一,轉角處依然能遇見古城牆,親自走一遍然後連好線,就能夠了解當初城市的範圍。沿著河岸多走幾個小鎮,河流左邊、右邊的牆顏色材質也不盡相同,證明建牆、築堡的建材都是周邊取得的事實。而這些不一樣的岩石土壤也絕對跟一樣叫做Riesling的酒,風格、味道差異這麼大的原因。
今天故意搭一小段火車再搭渡輪到另一邊躲人,火車上毫無意外有徹夜未歸的球迷,身披國旗,一臉斷片醒來的茫然。
本來就只是想要去拍一張喜歡的酒莊的酒標的,氣象說會下雨,天氣也真算不上宜人,沿路遊客稀稀落落,果然一路上只有我一個東方臉孔。
這邊的渡輪要價2.3歐單趟,大概也就是搭2分鐘吧...這種船兩頭都開口,左右橫渡直接停靠的設計,也是第一次看到。剛好遇見豪車車聚,萊茵河中段河道被列入保護而不搭建任何橋樑,任你車再豪也是得乖乖搭船過去,不然就繞個一百多公里到對岸...
對面的小鎮地下道裡彩繪著沿岸的城堡,大概一般觀光客也不會發現,躲在車站後面被綠葉覆蓋的屋子,老覺得像童話裡面才有的東西,就是沿路的車站都很破落...也還好是有居民可以一起等車。
淋著細雨一路閒逛去到酒莊,其實已經拍不到酒標上的樣子,向陽坡上的葡萄被新建築物遮住,搭公車往上的時候勉強可見酒標上層疊階梯的石牆。
網路是一個好東西,代理商賣酒的時候都會詳述各個酒莊的歷史跟特色,比如什麼產區介紹,比如Spätlese的由來,但是無論如何比不上花上半天在葡萄園裡閒逛,還有聽餐廳服務生親口講,據說在這附近的小鎮上,處處都是釀酒大師或是侍酒大師,畢竟今天的氣候可能也很典型。
早上起床是多雲涼爽,接著下雨、細細綿綿的,下了差不多兩小時,走到山腳竟然出了太陽,曬著走路會流汗那種。中午在酒莊的餐廳窗邊吹著涼風邊看邊吃,一走進葡萄園,又是答答答答大滴大滴的雨。走沒一點點路,雨又停了,這會兒換上烈日。下午三點半、火辣辣的夏至烈日,葡萄園被烤出一種很不愉悅的味道,畢竟是坐果的時間,有幾塊田還是有落肥。這樣的微氣候裡種的葡萄,要不多變好像也很難...也難怪都說Riesling是集優雅與強壯於一身...
要是自己知道路,或是有VDP葡萄園地圖,自己去吃頓飯比較便宜。當然不是狂點G.G.等級的酒無限暢飲,喝醉之前,錢包就會先GG的,當地品酒行程一般也是2~3款當年代表作,網路上套裝包團參觀酒莊只有下車打卡就要155歐!
沒參加的原因是他安排的那幾個酒莊在另一面,台灣有,評價也不算差,但我偏就喝不慣...至於那些有名的莊園,很少願意天天開放參觀。我懂、專業種田釀酒,巡完一圈打點一下都累了,而且還是老話一句,台灣什麼都買得到,免稅額也不過一兩瓶,千里迢迢親自去搬也太累人。
但是酒莊餐廳光憑門口那塊招牌端出來的東西,不戴星星也是不會輸的,這季節的白蘆筍配酒莊的代表酒,也是只有這季節才有的,這時候不吃是要等什麼時候?
回去時偷懶取巧穿過人家的田,竟然看到另一個酒莊的葡萄藤架...Schloss Johannisberg的隔壁就是Hasensprung (德文直譯是兔子跳),一般介紹是什麼常見野兔、地小到一隻兔兔就跳得過去...翻成人話就是產量有限、遺憾地產量不可能高,貴反正是你的問題不是酒莊的問題....
但必需強調,那兔兔一定得有哥吉拉大隻才跳得過去那塊田,整片山坡都是貨真價實的萊茵黃金,十二年前沒能親見的莫塞爾河產區就下周再去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