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普丁聊「本世紀人類可能可以活到150歲」,青鳥崩潰下不願面對的科技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攝:Shen Hong/Xinhua News Agency

攝:Shen Hong/Xinhua News Agency

中國早前在北京天安門前舉行「反法西斯勝利80週年暨抗戰紀念」閱兵大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活動開始前的談話引發熱議。根據現場收音,傳譯員先是轉述普丁的話稱,「隨著生物科技發展,器官會不斷移植,人會越活越年輕,甚至能長生不老」,習近平則回應,本世紀人類可能「可以活到150歲」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見獵心喜,稱這凸顯全世界對中國活摘器官有疑慮。吳稱,雖目前沒有明確事實,但已經有很多深入報導、媒體皆查到類似情事;中國之前的「人體死亡前腦死狀況調查」有上過國際期刊,也被懷疑用活人進行實驗。然而,民進黨忽略的,是現代科技的先進,已非他們可以想像。

早在一年前,美國人工智慧新創企業Anthropic,也就是許多人使用的AI聊天機器人Claude的母公司,執行長Dario Amodei在他的官網上發佈文章就提到,AI可以加速糖尿病、肥胖、心臟病、自體免疫疾病等疾病的治療研究,並開發出更有效的藥物和療法,且AI可以幫助開發延緩衰老過程的療法,有可能將人類壽命延長至150歲甚至更長。

至於普丁開場提到的生物科技發展,能讓器官不斷移植,則是近年來,生物列印利用專用3D印表機與患者自體細胞,製造可植入的人體組織與器官,可大幅降低免疫排斥、紓解器官移植供需缺口,甚至還將加速治療癌症與抗生素的相關研發。就在3個月前,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更快、更精確的方法來建模和列印血管系統,並將這份研究刊登在了《科學》期刊上。此外,就在一年前,一間使用3D列印技術打印人體器官的公司「3D BioLabs」成功模仿出天然的肝組織結構列印出3D肝臟

更別提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擁有的一間新創公司Neuralink,在去年(2024年)已經成功將AI晶片植入人腦,被植入者可用「念力」控制電腦滑鼠。這如同遊戲《電馭叛客2077》又或是更早期的日本動漫《攻殼機動隊》的場景已經開始上演,馬斯克甚至誇口,未來的腦機介面將能透過電流刺激特定神經元,操控賀爾蒙、情緒等,以治療肥胖、自閉症、憂鬱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症、聽力衰退、失眠問題,甚至可能讓失明者重見光明。

上述的科學發展,都在美國發生,且為現在進行式。而習近平與普丁的對話,只是凸顯了中俄兩強的國家元首,正關注著生物科技的指數級增長,而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卻還活在人體器官移植僅能透過「活摘」、「強摘」,又或者必須以一個人的天然器官移植到的另一個人的「古老」方式運行,何其悲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usto Chou Network
19會員
57內容數
用獨到觀點,分析國際局勢與台海政治,給讀者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Fausto Chou Network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2023年7月,億萬富豪埃隆·馬斯克將社交媒體平台Twitter改名為「X」,並以一個簡潔的黑底白字「X」符號取代了Twitter廣為人知的藍色小鳥標誌。這項變革引發了全球用戶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與討論。表面上,這似乎只是一次普通的企業品牌重塑,但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歷史,會發現「X」這個符號承載著豐富而深
Thumbnail
2025/05/21
2023年7月,億萬富豪埃隆·馬斯克將社交媒體平台Twitter改名為「X」,並以一個簡潔的黑底白字「X」符號取代了Twitter廣為人知的藍色小鳥標誌。這項變革引發了全球用戶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與討論。表面上,這似乎只是一次普通的企業品牌重塑,但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歷史,會發現「X」這個符號承載著豐富而深
Thumbnail
2025/01/15
2025年1月加州野火肆虐,造成嚴重傷亡和損失。本文探討野火成因,從氣候變遷、政府政策、以及原住民傳統「燒山」文化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現代社會忽視古老智慧的現象。
Thumbnail
2025/01/15
2025年1月加州野火肆虐,造成嚴重傷亡和損失。本文探討野火成因,從氣候變遷、政府政策、以及原住民傳統「燒山」文化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現代社會忽視古老智慧的現象。
Thumbnail
2025/01/07
傳統大學在課程更新、學費結構、教學模式及行政效率等方面存在問題,呼籲大學進行改革,包含訂閱式教育、快速課程迭代、AI輔助教學及跨學科學習社群等模式,並反思博雅教育與職業導向教育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1/07
傳統大學在課程更新、學費結構、教學模式及行政效率等方面存在問題,呼籲大學進行改革,包含訂閱式教育、快速課程迭代、AI輔助教學及跨學科學習社群等模式,並反思博雅教育與職業導向教育的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