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

含有「器官捐贈」共 6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透過「書寫」我們既可以「自我宣洩」,也可以「自我覺察」。 透過組織語言的過程,往往會讓我們有重新整理脈絡、重新定義的機會,能讓原本難以名狀的情緒,逐漸出現形狀,並產生條理。
50歲之後,我們就會面對斷崖式的老化?前陣子有個研究,認為人類有兩個快速老化的時間點,分別是44歲與60歲。最近在知名期刊《Cell》上又有新的研究,認為人類快速老化的時間點是50歲,大約在45~55歲的區間,提醒大家從40幾歲就要開始做些努力來延緩老化。
Thumbnail
A minimalist has a plan, “Decluttering her body!” 温馨提醒:本文內容純屬個人經歷、信念、情緒、行為,僅供參考與啟發!文中的「我」,以「某人」取代為宜!請務必依自身個別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專屬自己豐盛喜悅的人生!願 閱讀愉快、心靈富足!
雅米-avatar-img
2025/07/30
媽媽早在很久就簽器捐了 而我很早就覺得軀殼只是暫住,捐一捐亦或者樹葬省事,珍惜當下廣結善緣本是從很久以前的一直思維,身不帶來死不帶去,東西夠用就好,知足常樂,童心未泯初心不變,才會快樂,話說職場上我就全心服務,至於同事間維繫基本互動,不傷害,其它自主也不委屈自己,悠遊自在,本是沙龍我的主旨,廣結善緣變是美(同頻共振便是美)~走了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30
雅米 謝謝雅米用心的分享!非常同意呢!活得自在呀🥰🥰🥰🍀
臺灣面臨中共滲透威脅,民主自由岌岌可危,唯有積極參與政治,才能守護家園。
Thumbnail
0/5民主潮聲:#大罷免
我們除了月回顧、季回顧、還有半年回顧!來看看吧! 其實從發表時間來看,文章一開始出來時最多人看,久了以後就沒熱度了。
Thumbnail
一位虔誠基督徒林師兄的慈濟生命歷程,展現跨宗教信仰融合及菩薩道的實踐,以及面對人生考驗與信仰轉變的真實呈現。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法救#生命#慈濟
2025年6月12日,多家媒體報導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北部某醫院在病患尚未停止心跳、仍接著葉克膜的情況下,疑似提前通知檢警準備進行器官摘除,引發社會對醫療倫理與器官捐贈制度的高度關注。此案不只是公共議題,更攸關我們摯愛的家人,甚至自身在生命末期的選擇與權益。
Thumbnail
器官捐贈醫療3D列印創新體驗工作坊圓滿成功 隨著科技進步,3D列印技術的發展能快速且客製化印製產品原型,在新創與工程界,形成一股革命,然而這股革命已悄然蔓延至醫療領域,為了因應新科技的發展帶來醫療的變革,臺北醫學大學首度成立醫療3D列印中心,由現任北醫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主任蕭宇成,擔任執行長一職,推
金玉跟先生婚後就在嘉義梅山做起總鋪師外燴的工作,他們的好手藝聲名遠播,從這山揚名到那山,賺錢賺到手軟。父母的辛勞,三個小孩從小看在眼裡,所以特別乖巧聽話,假日也會幫忙做事,減少父母的辛苦。金玉夫妻賺了二十年,賺到孩子長大獨立,也賺到樓房車子和田地,衣食無缺了,無常卻剛剛登堂入室。 有一天,獨子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