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野火演變為不可控的背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圖片來源:DALL·E

圖片來源:DALL·E

2025 年 1 月的前兩週,加州經歷了一系列被形容為洛杉磯史上最具毀滅性的野火。包括帕利塞德斯大火(Palisades Fire)和伊頓大火(Eaton Fire)在內的主要火災,以及其他多處較小的火點。截稿前,這場森林野火共燃燒了超過 40,000 英畝,摧毀了超過 12,000 棟建築,並導致至少 25 人死亡,迫使超過 20 萬名居民撤離。

聖塔安娜焚風(Santa Ana Winds)是此次野火的主要推手之一,這種從大盆地吹向海岸的乾熱風速高達每小時 100 英里。在冬季降雨不足的情況下,這些強風大大助長了火勢的蔓延。同一時間,經歷了創紀錄的高溫夏季及極少降雨後,當地植被異常乾燥,成為火災的天然燃料。尤其在南加州,缺乏水分的植被像火藥般,在適當條件下迅速引燃。

目前,加州已有超過7,500名消防人員投入救災,並出動夜間作業的直升機及C-130空中加油機協助滅火。地方政府頻繁發布撤離令,呼籲民眾盡速撤離。然而,野火依舊持續延燒,沒有任何緩和跡象。當地時間1月13日,加州遭遇接近颶風等級的強風襲擊,乾燥且危險的聖安娜焚風風速最高可達每小時120公里,進一步助長了兩處主要野火。

圖片來源:DALL·E

圖片來源:DALL·E

氣候變遷與政治正確之爭

針對這場野火的成因,美國社會爭辯焦點集中在這場災害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長期掌握加州與重災區洛杉磯市執政權的民主黨人主張,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與強風是主要原因。然而,批評者則認為,政府施政失當才是問題根源。保守派《紐約郵報》、自由派CNN評論員Scott Jennings抨擊洛杉磯消防局(LAFD)為了「政治正確」而施行強調多元化、平等和包容性(DEI)的政策。這項政策的實施包括專注於招聘更多女性和非白人消防員,同時調整體能和技能考核標準,以降低準入門檻。這些措施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女性消防員的比例,但也引發了對消防員專業能力的質疑。

此外,報導指出,洛杉磯市政府曾要求所有市府員工接種疫苗,這導致一些拒絕接種COVID-19疫苗的消防員被解雇報導指出,超過一百名消防員因未接種COVID-19疫苗而被迫放無薪假,影響了消防服務的整體能力和士氣。消防局長克勞利(Kristin Crowley)更曾公開批評市政府削減消防預算的決定,並指出這些預算削減對消防員的應對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消防局的運作和公共安全的保障。

是黑天鵝還是「確定性混沌」?

這場野火,究竟是突發且不可預測、對社會影響重大的「黑天鵝」?還是偽裝為隨機性的「確定性混沌」?我們往往認為發生的是「真正隨機性」的黑天鵝,事實上只是「確定性混沌」。依照黎巴嫩裔美國思想與統計師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說法,真正的隨機系統確實是隨機的,而且不存在可預測的特性。混沌系統有完全可測的特性,但人們很難找到。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解構當代所謂的自然科學結合政治下的判斷,背後的人類神話學與歷史神話學。我們往往沈迷於科技的進步,自我肯定那是種人類的進化,卻忘卻了古老的智慧或許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具有前瞻性。

在許多歷史中,人們往往遺忘了祖先「燒山」或稱為文化燃燒(Cultural Burning)的實踐。以加州原住民文化,特別是卡魯克(Karuk)與尤羅克(Yurok)等部落為例,「燒山」是他們的核心傳統之一。這種方法是透過有意且可控的燃燒來管理景觀,改善生態棲地,並促進用於食物、籃編及儀式用途的植物生長。這些實踐在數千年來一直是原住民與自然環境之間維持平衡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有助於降低火災風險,特別是在適應火災的生態系統中。

在歐洲殖民者抵達之前,文化燃燒在加州原住民中廣泛使用。然而,隨著殖民者的到來及隨後的政府政策,這些傳統實踐受到嚴厲限制。美國政府通過《1911年週法案》(Weeks Act)等法律,將包括火管理在內的許多原住民文化實踐列為非法,全面禁止各類形式的燃燒行為,而非以有效管理為目的。這導致與火管理相關的傳統生態知識及實踐的大量流失。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及長期火災壓制政策帶來的火災風險增加,加州政府才開始對這些傳統實踐的重視逐漸復甦。2021年,加州通過《參議院第332號法案》(Senate Bill 332),首次承認文化燃燒與規劃燃燒(Prescribed Burning)之間的差異,並試圖保護從事文化燃燒的實踐者。儘管如此,執行面上仍存在許多阻礙。許多原住民實踐者在進行文化燃燒時,仍因現行法規需要取得許可並接受州政府監督而面臨挑戰。像是即使已獲批准的燃燒計畫,當鄰近居民因煙霧或火焰報警時,實踐者仍可能受到地方執法部門的騷擾。

「燒山」的文化並非僅存在於北美。在東亞的日本,「燒山」最為人知的形式是奈良每年舉辦的「若草山燒山」活動。該活動通常於每年1月的第四個星期六舉行,是標誌春天來臨的重要傳統慶典。若草山燒山的起源據說與鎮慰古墳幽靈及防止火災相關。在江戶時代,這一活動成為正式的宗教與文化儀式,並由春日大社與東大寺等宗教機構共同參與。

古老的智慧中,透過火燒來清除老化植物,促進新草的生長,並改善土壤質量。不僅有助於維持生態平衡,也被賦予了傳統文化的象徵意義,成為社區共同參與的重要活動。同樣的儀式也存在於台灣的原住民傳統文化中。

在台灣,許多原住民族群,包括泰雅族與賽夏族,在農業與狩獵活動中運用了「燒山」的技術。這是一種傳統的土地管理方式,透過火燒草木來改善土壤肥力,為新植物的生長提供條件。此外,「燒山」有助於生態系統的維護,包括清除害蟲及控制病害,同時也能創造適合動物生存的棲地,展現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哲學。這項儀式的另一個文化層面,是感謝自然與祖先,「燒山」同時強化了社群的凝聚力,承載著重要的文化傳承功能。

然而,由於前二年的雨水充沛,讓加州政府似乎卸下了警戒心。去年(2024年),加州迎來了一場嚴重的乾旱,不僅山區乾涸,還因豐富的乾燥灌木增加了野火風險,這些乾燥的植物成為極佳的燃料來源。事實上,專家和學者早已警告過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影響及其後果。根據美國國會設立的美國全球變化研究計劃 (U.S.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gram,USGCRP)偕同14個聯邦機構共同發布的《第五次國家氣候評估報告》(Fifth 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2023年公布的研究已經提出警告,特別針對加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將面臨更頻繁且更嚴重的乾旱。例如,預測顯示,年降雨量將變得更加無法預測,導致集中式的強降雨期與長期乾旱期交替,進一步加劇乾旱情況並提升野火風險。

當人們刻意忽略「確定性混沌」,讓一切成為「灰犀牛」(即明顯、可預測的威脅,通常以逐步發展的趨勢或問題形式出現),背後所帶來的高衝擊性,如同美國政策分析師米歇爾·沃克(Michele Wucker)所說,將導致重大的經濟、社會或環境後果。

有時最荒謬的,是自稱「文明開化」的現代人類,相對不在乎工廠、電廠排放的廢氣,因為他們是相對「進步」的象徵,科學的演進,有時還帶上經濟發展的色彩,合理化排放廢氣的行為,反倒對於早期人類先祖遺留下「燒山」的文化嗤之以鼻。而事實證明,現代人很多時候不如遠古時期的智人,更別提自己是智人之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子愉
17會員
47內容數
用獨到觀點,分析國際局勢與台海政治,給讀者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周子愉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國民黨預計8月至9月進行黨主席選舉,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期連續拋出「消滅中華民國的是共產黨與民進黨」論述,並在2025年4月17日北檢抗議中率先提出倒閣主張,這除了是建構讓蔣萬安搶下黨內中生代話語權外,也讓蔣在未來(可能是2032或2036)攻總統大位。
Thumbnail
2025/04/29
國民黨預計8月至9月進行黨主席選舉,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期連續拋出「消滅中華民國的是共產黨與民進黨」論述,並在2025年4月17日北檢抗議中率先提出倒閣主張,這除了是建構讓蔣萬安搶下黨內中生代話語權外,也讓蔣在未來(可能是2032或2036)攻總統大位。
Thumbnail
2025/04/17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台灣作為中國潛在軍事行動的焦點,其防禦策略備受關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於2025年4月12日發表文章,題為「『別慌張,但也別放鬆』:台灣計劃將7-11連鎖店作為戰時樞紐」,報導稱台灣可能利用其超過13,000家便利商店作為戰時樞紐,供民眾在基礎設施中斷
Thumbnail
2025/04/17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台灣作為中國潛在軍事行動的焦點,其防禦策略備受關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於2025年4月12日發表文章,題為「『別慌張,但也別放鬆』:台灣計劃將7-11連鎖店作為戰時樞紐」,報導稱台灣可能利用其超過13,000家便利商店作為戰時樞紐,供民眾在基礎設施中斷
Thumbnail
2025/04/08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威脅,若中國不在4月8日前撤回對美國34%的反制關稅,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加征50%的額外關稅。這一表態進一步加劇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並引發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美中雙方在這場關稅戰中的底氣來源到底是什麼?關稅戰對兩國經濟的具體影響又是什麼?,甚至對普通民眾生活是否產生深遠衝
Thumbnail
2025/04/08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威脅,若中國不在4月8日前撤回對美國34%的反制關稅,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加征50%的額外關稅。這一表態進一步加劇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並引發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美中雙方在這場關稅戰中的底氣來源到底是什麼?關稅戰對兩國經濟的具體影響又是什麼?,甚至對普通民眾生活是否產生深遠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加州大火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氣候變遷、乾旱、強風(如聖安娜焚風)以及人為因素(如電線短路或失火)。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野火更容易發生且更難控制。 要修正防範措施並減少災害,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法: 改善森林管理:定期清除枯枝、乾草和其他易燃物,減少火災的燃料。 建立防火帶:在森林和人類居住
Thumbnail
加州大火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氣候變遷、乾旱、強風(如聖安娜焚風)以及人為因素(如電線短路或失火)。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野火更容易發生且更難控制。 要修正防範措施並減少災害,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法: 改善森林管理:定期清除枯枝、乾草和其他易燃物,減少火災的燃料。 建立防火帶:在森林和人類居住
Thumbnail
近期的洛杉磯野火讓我們再一次見證"大自然的反撲" 但這場危機也提醒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並非不可能。我們需要從政策、個人行動到科技創新各方面採取行動。例如,加強森林管理,建立更強大的防火措施,推動使用清潔能源,以及減少碳足跡,都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洛杉磯的野火不僅是一場災難,也是一面鏡子,反
Thumbnail
近期的洛杉磯野火讓我們再一次見證"大自然的反撲" 但這場危機也提醒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並非不可能。我們需要從政策、個人行動到科技創新各方面採取行動。例如,加強森林管理,建立更強大的防火措施,推動使用清潔能源,以及減少碳足跡,都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洛杉磯的野火不僅是一場災難,也是一面鏡子,反
Thumbnail
2025年初,加州洛杉磯發生嚴重野火,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本文探討野火成因、災情影響及社會各界反應,並提出改善防火管理、強化基礎設施、推進氣候應對措施等建議,呼籲重視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
Thumbnail
2025年初,加州洛杉磯發生嚴重野火,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本文探討野火成因、災情影響及社會各界反應,並提出改善防火管理、強化基礎設施、推進氣候應對措施等建議,呼籲重視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
Thumbnail
全球暖化造成森林大火頻傳 人類過度開發造成的全球暖化,讓我常常懷疑人類不是地球的原生物種 各種動物都有對地球的益處,唯獨人類...一直都在搞破壞 少子化也是對地球的恩賜吧?(離題了~ 那森林大火是怎麼發生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野火的發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根據木炭化石,顯示在大約4.
Thumbnail
全球暖化造成森林大火頻傳 人類過度開發造成的全球暖化,讓我常常懷疑人類不是地球的原生物種 各種動物都有對地球的益處,唯獨人類...一直都在搞破壞 少子化也是對地球的恩賜吧?(離題了~ 那森林大火是怎麼發生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野火的發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根據木炭化石,顯示在大約4.
Thumbnail
美國中部居民周末空氣品質差且煙霧瀰漫。潛在危險的空氣有一個遙遠的來源:加拿大肆虐的野火。 大火席捲了加拿大西部,超過 10,500 人從艾伯塔省的社區撤離。 大火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加拿大,遠在密蘇里州和紐約州的空氣質量也很差。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有關煙霧可能如何繼續影響美國部分地區的信息。
Thumbnail
美國中部居民周末空氣品質差且煙霧瀰漫。潛在危險的空氣有一個遙遠的來源:加拿大肆虐的野火。 大火席捲了加拿大西部,超過 10,500 人從艾伯塔省的社區撤離。 大火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加拿大,遠在密蘇里州和紐約州的空氣質量也很差。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有關煙霧可能如何繼續影響美國部分地區的信息。
Thumbnail
【清訊新聞/國際報導】 在全球疫情持續沸騰之際,其實自然環境所遇到的災害也不少。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今年前六個月的氣溫比過去的平均值高出攝氏5度,上月(7月)更發生森林大火,全球性的環保公益組織 綠色和平 的台灣網站更表示,根據衛星監測數據,截至7月20日,2020年西伯利亞野火焚燒總面積已達到1,9
Thumbnail
【清訊新聞/國際報導】 在全球疫情持續沸騰之際,其實自然環境所遇到的災害也不少。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今年前六個月的氣溫比過去的平均值高出攝氏5度,上月(7月)更發生森林大火,全球性的環保公益組織 綠色和平 的台灣網站更表示,根據衛星監測數據,截至7月20日,2020年西伯利亞野火焚燒總面積已達到1,9
Thumbnail
今天檢視youtube上面較常觀看的頻道,發現老天鵝新聞在討論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當然老天鵝的討論比較詼諧,但是這也顯示一般社會大眾認知到對於自然資源破壞的警訊.一般來說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為: 氣候乾燥,閃電,火山爆發,其他人為原因.而近年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部分地區濕度下降,野火頻率升高,森林大
Thumbnail
今天檢視youtube上面較常觀看的頻道,發現老天鵝新聞在討論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當然老天鵝的討論比較詼諧,但是這也顯示一般社會大眾認知到對於自然資源破壞的警訊.一般來說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為: 氣候乾燥,閃電,火山爆發,其他人為原因.而近年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部分地區濕度下降,野火頻率升高,森林大
Thumbnail
亞馬遜雨林—地球之肺—每年產生20%的全球氧氣量,同時也是超過300萬動植物以及100萬原住民的家,但這支持全球運轉的物種基因庫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浩劫。 今年8月30號,在距離雨林2,800公里(台灣南北縱長394公里)遠的聖保羅城,下午2點時整個城市的天空突然變黑,濃厚的煙塵遮蔽了城市的太陽。
Thumbnail
亞馬遜雨林—地球之肺—每年產生20%的全球氧氣量,同時也是超過300萬動植物以及100萬原住民的家,但這支持全球運轉的物種基因庫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浩劫。 今年8月30號,在距離雨林2,800公里(台灣南北縱長394公里)遠的聖保羅城,下午2點時整個城市的天空突然變黑,濃厚的煙塵遮蔽了城市的太陽。
Thumbnail
📢地球人注意: 這是一篇幾年前發表的文章,但不幸的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我想信,大家都能夠感受得到!然而,我也相信,這篇文章所提到的五個簡單的方法,仍然能夠幫助阻止全球氣溫的上升!因此,在此誠摯的邀請大家,點進來看看這篇文章,一起來關心、守護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Thumbnail
📢地球人注意: 這是一篇幾年前發表的文章,但不幸的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我想信,大家都能夠感受得到!然而,我也相信,這篇文章所提到的五個簡單的方法,仍然能夠幫助阻止全球氣溫的上升!因此,在此誠摯的邀請大家,點進來看看這篇文章,一起來關心、守護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