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發光的必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日內,文友惟喆陸續贈予我大批人文社科類電子書,其數量之多,遠超過我努力釋出的實體書冊數。我覺得,在這種情境下,互換閱讀空間和互為文本的經驗,就這樣奇妙地完成了。

 

閱讀,使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多年前,一個熟識的朋友來店茶敘,我們聊得很盡興,到了最後,他猛然問我,要讀多少書,方能讀得通透?對這個提問,當下我遲疑了一下,因為我還沒有想出恰當的說法,如何言簡意賅的說明。喝了三泡茶之後,我以泡茶與宜興壺之間的關係做譬喻。

 

我認為,有了頂級高山烏龍茶,如同擁有大批好書一樣。如果,你想使自己心儀的宜興壺光澤怡人,就必須每日持續沖泡澆淋它,年復一年地沖泡,沖泡年數足夠滿盈,它自身就會煥發高雅的光澤。當然,你亦可採取投機便宜的做法,比如用噴霧式亮光劑,使其快速「亮麗」起來。只是,它的亮色很快就會退掉,恢復本來的坯色。

 

最近,我有一種奇妙的感受:讀書百冊和讀書千冊,那種智性與心靈的流動是截然不同的,而這種微妙的體驗,只有本人最清楚了,但有時候還真是難以言傳。怎麼辦?我的結論是,那就多泡茶多讀書吧,或許,這樣我們才有逆轉勝的可能。(2024年10月3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振瑞的沙龍
14會員
371內容數
邱振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有個熱衷收藏詩集的朋友U說,台北的雨天的確令人鬱悶不快,但在這種不利外出的條件下,他仍然可以嗅到書籍與書店的氣息。聽到這樣的說法,我總會笑稱幾句,說他患的過敏症狀,而且比我嚴重得多,因為他超連結的想像與幻想,已經不是普通級別的了,而我遇上雨天的時候,同樣能嗅到(自家書房)中古書的味道。這時候,除非有
2025/05/07
有個熱衷收藏詩集的朋友U說,台北的雨天的確令人鬱悶不快,但在這種不利外出的條件下,他仍然可以嗅到書籍與書店的氣息。聽到這樣的說法,我總會笑稱幾句,說他患的過敏症狀,而且比我嚴重得多,因為他超連結的想像與幻想,已經不是普通級別的了,而我遇上雨天的時候,同樣能嗅到(自家書房)中古書的味道。這時候,除非有
2025/05/06
去年(2024)3月6日,日本政治學家、歴史學者(日本政治外交史)、國際問題評論家五百旗頭真逝世,我原來想寫點文章簡要介紹他重要的學術生涯,由於各方面資料準備不足,又沒熟讀他的重要著作,貿然撰文只會突顯自己的淺薄而已,所以,我決定暫時擱置下來。或許是因緣巧合,兩天前,NHK剛好播出五百旗頭真的特輯:
2025/05/06
去年(2024)3月6日,日本政治學家、歴史學者(日本政治外交史)、國際問題評論家五百旗頭真逝世,我原來想寫點文章簡要介紹他重要的學術生涯,由於各方面資料準備不足,又沒熟讀他的重要著作,貿然撰文只會突顯自己的淺薄而已,所以,我決定暫時擱置下來。或許是因緣巧合,兩天前,NHK剛好播出五百旗頭真的特輯:
2025/05/05
在平淡的生活中,自有平淡的樂趣。以我們為例,每次店裡打烊,放下了鐵捲門,來到新純香款茶鋪的總本山----方型花圃前,即是我們跟各種花草閒話常家,互道晚安的時刻。這時刻的靜謐與祥和,總令人舒心愉快。尤其是,這時若有涼風乍起迎面拂來,看見路燈下酪梨樹枝條葉影搖曳的姿態,無異於在傳送現代主義美學的視覺語言
2025/05/05
在平淡的生活中,自有平淡的樂趣。以我們為例,每次店裡打烊,放下了鐵捲門,來到新純香款茶鋪的總本山----方型花圃前,即是我們跟各種花草閒話常家,互道晚安的時刻。這時刻的靜謐與祥和,總令人舒心愉快。尤其是,這時若有涼風乍起迎面拂來,看見路燈下酪梨樹枝條葉影搖曳的姿態,無異於在傳送現代主義美學的視覺語言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