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都市零碎土地再利用!!!PARK UP不只是公園,更是城市裡的文化靈感基地

[台北旅遊]都市零碎土地再利用!!!PARK UP不只是公園,更是城市裡的文化靈感基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房地產一直是當今的台灣人討論話題之一。都市中的開發難免會有畸零地產生,畸零閒置地如何重新再利用而不是置之不理、尤其校園旁邊的畸零地更是一個很好重新再利用的好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園周邊巷弄中的PARK  UP就是以公園為概念出發、讓公園UP成為GREEN    PARK和ART  BASE的土地再利用。

PARK  UP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4巷16號

​開放時間:

AM09:00-PM18:00

​備註:

文化基地、公園

PARK  UP介紹

raw-image

本文章開頭提道:都市中的開發難免會有畸零地產生。這就像是生活中散落各式零碎的時間,工作空檔、課間空堂、等小孩下課前的偷閒時光。如何化零碎再利用就土地來說也是如此。

raw-image

根據台北市政府長年開放資料顯示,台北市共有二萬多筆閒置的公有土地,其中有一萬二千多筆是小於五十坪的零碎土地。它們往往是老房舍拆除或新舊建築轉換的過渡期產物,眾人熟悉卻無感的都市更新,其實一點一滴吃掉了我們伸展的空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緊緊相隔一條小巷子,被三方民宅圍繞而成的一塊鐵圍籬與建築空地,這裡是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一百零六巷子。在此巷子的十六號地址長期閒置下來,這塊地屬於在國有財產屬旗下三十坪大小土地。在雜草蔓生之中,在西元二零一六年成立的空間再造品牌PARK  UP延續自PARK  UP品牌最初的雛形,從西元二零一四年的台北好傘計劃。

以公園為概念的改造閒置土地

raw-image

好傘計劃希望活化政府釋出的國有閒置土地,透過規劃設計,降低開放空間使用的門檻,創造民眾自由活動的庇護所。因此;這裡被命名為PARK  UP。

raw-image
raw-image

經過施工後長出了鞦韆與單槓、吊床與木椅的小型公園,這裡是座公園為概念的空間運用。這處空間的成形,來自台北好傘計劃。這間以永續發展議題為理念核心,解決生活問題的顧問公司,空間入口撐著一把紅傘,則是這個品牌成立的精神。

空間活化的永續

raw-image
raw-image

當空間失去絕對定義,不再只是座公園、文化基地,不再能用絕對價值去衡量,空間使用終能跳脫制式目的的想像,讓更多人走進,一同創造,共築不斷變化的樣貌。如同 PARK  UP所期望的,天氣好可以在這裡曬被單,和三五好友一起吊單槓及盪鞦韆,離開之前在牆上寫下留言。空間成為聚落,交流在此發生,空間活化就有永續的可能。

raw-image

PARK    UP經過改建以來的使用,獲得SHOPPING     DESIGN選為西元二零一七 年度 台灣最佳設計一百建築及空間設計規劃類別獎項。從最佳建築及空間設計規劃獎項中、這塊地也是PARK   UP在台北市改造閒置土地的第一個成功典範案例。

展覽中見到空間利用的生活態度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從閒置空間這裡不定期有一些小型為展覽展出。利用鞦韆與單槓、吊床與木椅的小型公園基礎下,展覽不需要大型土木施工來弄出展覽內容、卻能讓展覽中的藝術能量能散發那一種淺見的生活態度。

raw-image
raw-image

總結:也許有一天,當人類不用再苦惱空閒時間何處去,不用再受限於公園的擁擠、咖啡店的低消。街角巷尾,如同時間般零碎的空間中,會有一處隨時開放人們走進,而生活的身在其中人們,便是那處最美的風景。

檢視較大的地圖

PARK  UP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4巷16號

​開放時間:

AM09:00-PM18:00

​備註:

文化基地、公園

avatar-img
bravejim的沙龍
58會員
1.9K內容數
這裡是bravejim的生活日常紀錄,與大家分享各地旅遊與美食的分享,如果你跟我一 樣愛吃又愛四處旅遊、那麼就跟隨我的紀錄,讓你認識原來台灣也能如此美麗與美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raveji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桃園市興仁親子公園是原住在此地的眷村人熟悉與懷念的場域。這裡歷史前身原本為居廣一村,屬於陸軍眷村,在民國四十五年興建完畢由陸軍六軍團列管。直到民國七十年代開始國防部推動眷村改建後、歷經過變動後這裡成為公園。 興仁親子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興安街、興仁路二段之間 電話: 03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桃園市興仁親子公園是原住在此地的眷村人熟悉與懷念的場域。這裡歷史前身原本為居廣一村,屬於陸軍眷村,在民國四十五年興建完畢由陸軍六軍團列管。直到民國七十年代開始國防部推動眷村改建後、歷經過變動後這裡成為公園。 興仁親子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興安街、興仁路二段之間 電話: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