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歸零
付費限定

歸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這是自投資股票以來第一次嘗到歸零,也因進場前清楚了解到風險,因此此次的交易也給筆者不少收穫,投資的心情及態度也更能保持平常心.

  2023年3月,在做功課時偶然看到一則新聞,內容是矽谷銀行拋售210億債券認列18億虧損,然後為了鞏固財務狀況,又要新發行價值22.5億美元新股,這一系列操作瞬間敲響不少機構警鐘,許多機構質疑認列虧損的同時又要增資是否金流出現問題,有的知名投資人還建議存戶應立刻將存款從該銀行取出,短短一周不到該銀行便被美國政府接管並停止交易,此事件發生後眾多地區性銀行都被拿放大鏡檢視,持有債券導致未實現虧損過多、有流動性疑慮的銀行至少跌3成,跌5成以上的銀行也非少數,看到這一連串消息、也初步查了些資料後,有種視野突然開拓的感覺,在台灣銀行股被視為安全投資標的,收入、配息穩定,加上筆者平常關注的海外公司都是大型投行,因此沒想到原來銀行要倒閉可以這麼快,一個流動型不足立馬被接管,接著台灣一堆聳動的新標題就撲面而來,當時有許多暗示雷曼危機的標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8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交易學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股市少年董投資學院
774會員
68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股市少年董,一個從22歲開始看書完全自學台股、期貨、選擇權、基金、權證、ETF、債券、外匯、REITS、CBAS各類金融商品的素人,已經在IG寫了三年的全免費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投資市場裡,通常危機與機遇並存,此次的政策事件所引發的回調對筆者來說就是如此,股市是不理性的,不確定性的提升加上系統性賣單,在恐慌大跌時,系統性的調整通常會引來更大的拋壓,此時再未使用槓桿的前提下,無策略的賣出股票,可能會賣在區間低點,正如買股時需分批,賣股時亦然.   清明年假前美國對墨西
  在台灣股市常常聽到XX供應鏈,無論是在過去或現在,筆者始終覺得在沒有好的消息來源前提之下,供應鏈是非常難以研究,以前看新聞認識供應鏈,現在研究族群猜供應商,即使猜對也因無更進一步確認方法而不敢多買,再來就是即使今年公司得到了份額,明年或後年品牌商可能因成本考量、技術升級或新應用需求而轉向第二供應
  前陣子在社群看到許多大神在分享績效單,但有一篇文章讓筆者印象深刻,是一位部落客在社群統計今年股市虧錢與賺錢的投票,以結果來說,裡面有超過半數的投票者2024年是虧錢的,這也讓筆者有一點納悶,去年整體大盤應該不算太差,為什麼會有這樣情形發生.   接著筆者在閱讀許多文章、研究台股走勢後得到結論,
  在投資市場裡,通常危機與機遇並存,此次的政策事件所引發的回調對筆者來說就是如此,股市是不理性的,不確定性的提升加上系統性賣單,在恐慌大跌時,系統性的調整通常會引來更大的拋壓,此時再未使用槓桿的前提下,無策略的賣出股票,可能會賣在區間低點,正如買股時需分批,賣股時亦然.   清明年假前美國對墨西
  在台灣股市常常聽到XX供應鏈,無論是在過去或現在,筆者始終覺得在沒有好的消息來源前提之下,供應鏈是非常難以研究,以前看新聞認識供應鏈,現在研究族群猜供應商,即使猜對也因無更進一步確認方法而不敢多買,再來就是即使今年公司得到了份額,明年或後年品牌商可能因成本考量、技術升級或新應用需求而轉向第二供應
  前陣子在社群看到許多大神在分享績效單,但有一篇文章讓筆者印象深刻,是一位部落客在社群統計今年股市虧錢與賺錢的投票,以結果來說,裡面有超過半數的投票者2024年是虧錢的,這也讓筆者有一點納悶,去年整體大盤應該不算太差,為什麼會有這樣情形發生.   接著筆者在閱讀許多文章、研究台股走勢後得到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