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昱晴舉辦「非犬貓動物福利政策推進」公聽會 力推多元物種分類分級機制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2024/07/18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8)舉辦「非犬貓動物福利政策推進」公聽會,邀請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台灣愛兔協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台灣鳥類救援協會、台灣愛鼠協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針對非犬貓以外之動物相關福利政策,期盼農業部相關單位能夠在制定上更審慎考量。

raw-image

郭昱晴表示,台灣寵物飼養風氣日盛、商機龐大,然犬貓以外動物,從源頭的輸出入與繁殖販賣、飼養者的管理與動物福利標準設定、後端棄養逃逸案件的行政處理量能等,皆未能與實際狀況接軌,無法有效維持市場秩序與動物福祉,藉此召開本次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交流,針對四個大議題來做討論。

raw-image

首先,「多元物種分類分級管理機制」。目前社會共識是將物種分類為白、灰、黑名單三級,並就三級名單進行輸出入及飼養限制。然而,應該秉持「原則禁止,例外開放」或者「原則開放,例外禁止」標準,即為本次聚焦討論爭點;各級名單設定的條件為何,也亟待社會團體與行政部門獲得共識。其次,「輸出入與繁殖販賣管制」。各級名單物種輸出入的業者資格、目的用途、流向管制,應有明確規範;輸入後於國內的繁殖販賣管理、利用動物限制,也須有明訂。再者,「飼養照護與動物福利標準」。白名單及灰名單的可飼養物種,應有具體照護指南、動物福利檢驗標準等具體飼養標準配套,主管機關也應有明確的稽查檢核項目與動檢員專業訓練,以為不同物種生存福利。最後,「棄養逃逸處裡與相應行政量能」。白名單及灰名單物種開放民眾飼養以後,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皆須有相關行政管理能力,包括棄養才罰與稽查、逃逸個體處理或收容等,都是今天做為討論的方向。

raw-image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副執行長周瑾珊表示,多元物種分類分級管理機制應考量動物福祉、公共安全與行政量能等條件,積極源頭管理重於事後查緝懲治。建議主管機關就以下方向進行研議:首先,須清楚界定「寵物」認定條件。根據現行《動保法》,以玩賞、伴侶為目的飼養的動物都是寵物,範圍過大,且不夠明確。也舉例,蘇卡達象龜壽命為百年,飼主人類的年齡並無法將其寵物照顧至老,另外此寵物身上有沙門氏桿菌,未來該如何去預防疾病傳染的問題,為考量動物福祉、公共安全及行政量能,應以防患與未然的積極態度於源頭管理,非造成問題後疲於事後查緝懲治。


社團法人台灣愛兔協會公共事務副主任林樵表示,輸出入與繁殖販賣管制的分級管理制度應將各物種劃分為白名單、灰名單、黑名單三等級行輸出入管理,並考量傳染性疾病、輸出入符合動物福利等,召集專家擬定管理規範。若有業者希望開放黑名單物種之繁殖買賣及輸入,應自組工會並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待規範與流程制訂完善後使得納入。白名單及灰名單以目前飼養情形氾濫者優先管理,且初期仍一律禁止商業輸入,制度尚未完備者一律視為黑名單。此外,飼養指南需完備「寵物飼主」、「繁殖業者」、「展演場所」三種飼養身分之標準。


臺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表示,有關飼養照護與動物福利標準,各物種之飼養照護需以滿足動物自然習性為原則,且動物於寵物、展演、經濟、學術等不同目的,飼養照護、福利標準、管理制度即需有不同要求;邊境管理則以「原則禁止、例外開放」為主,正面表列開放物種,並建立「飼養指南」,同時賦予其強制力,並落實稽查。分級管理三等級,皆應考量多層面現況,才評估是否開放飼養,如:一般飼主具備飼養知識及空間、展演業者搭配繁殖管理與總量管制、繁殖買賣業者搭配許可總量管制。開放飼養的物種,也需確認已有足夠行政量能,處理許可發放、稽查評鑑、繁殖管理、棄養查緝、收容安置、動檢員訓練等工作事項。另外特別提到,動檢員每一縣市的教育訓練落差很大,教育效能非長不夠,現行法律效力沒有足夠的強制力。


台灣鳥類救援協會祕書長吳羽心表示,動物遭棄養或逃逸之後需要的行政支援包括:通報捕捉或救援的物力成本、醫療費用、運送籠具與交通工具、安置場地、特別照護營養品、傷殘輔具、尋主或尋找認養人、未捕獲造成環境生態隱患等等。公立收容所與全國私人動保單位的非犬貓收容能量,從空間到專業照護人員,都不足以應付現況。公立收容所宣導不足、救援或照護專業人士不足、收容環境無法滿足非犬貓需求、委外單位能力良莠不齊,甚至因為爆收需將非犬貓動物公告期間縮短。應積極建立與民間團體的協力機制,緩解目前問題,也為未來分級機制建置後援基礎。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議題研究主任林岱瑾表示,針對外來物種如不是正面表列的物種,中央機關須作審查的話,要像黑名單達到效果會需要耗費很大的能量,目前可以進來的物種還是很多,這樣的管理制度是否有足夠的量能去處理,後續動保司如欲討論各物種的管理以及獸醫的訓練都必須納入公私協力一起做考量。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表示認同,物種分類分級管理機制應以「原則禁止、例外開放」為主,明訂那些物種可飼養,希望主管機關如何界定寵物的範圍,目前飼養指南只有宣導沒有強制性,該如何去做管理以及作展演物種也應該要有總量管理的概念,例如:狐獴與水豚這類型的寵物。


農業部動物保護司副司長陳中興」表示,非犬貓管理分級機制會將有攻擊性、對自然環境衝擊疑慮、台灣飼養環境不符合其動物福利的物種列入黑名單;一般飼養條件較容易達成,且符合動物福利者,就會列在白名單,並發布飼養指南;由於灰名單物種較不普遍,因此仍待商議。總體而言,各界針對白灰黑名單管理的訂定制度或模式差異性不大,至於管理強度、方式,以及「同意飼養為原則」或者「禁止飼養為原則」,這部分就必須再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郭昱晴
9會員
76內容數
☀︎立法委員郭昱晴☀︎ 💚問政質詢💚服務建設💚議題追蹤💚 ~新聞稿彙整分享~
郭昱晴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1)偕桃園市新住民協會於桃園市明倫三聖宮,與農業部動物保護司、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桃園市獸醫師公會、桃園市動物保育協會、桃園市議員黃瓊慧、余信憲、黃家齊、許家睿等,共同邀請民眾參與「歲末團圓毛孩派對」寵物活動。
2024/12/30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1)偕桃園市新住民協會於桃園市明倫三聖宮,與農業部動物保護司、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桃園市獸醫師公會、桃園市動物保育協會、桃園市議員黃瓊慧、余信憲、黃家齊、許家睿等,共同邀請民眾參與「歲末團圓毛孩派對」寵物活動。
2024/12/11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於經濟委員會農業部報告以後,針對《動物保護法》即將修法相關事宜,向農業部長陳駿季提出質詢。
Thumbnail
2024/12/11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於經濟委員會農業部報告以後,針對《動物保護法》即將修法相關事宜,向農業部長陳駿季提出質詢。
Thumbnail
2024/11/05
立法委員郭昱晴投身動保議題超過三十年,家中更有三貓一狗,今(25)於立法院成立「動物好生活協會」,特別把13歲的「默默」也一起帶來,呼籲「領養代替購買」觀念推行。協會邀請副會長賴惠員、鍾佳濱以及會員林月琴、李坤城、葛如鈞、吳思瑤、林楚茵等藍綠白三黨共32位立委,跨黨派共同關心動物議題。
Thumbnail
2024/11/05
立法委員郭昱晴投身動保議題超過三十年,家中更有三貓一狗,今(25)於立法院成立「動物好生活協會」,特別把13歲的「默默」也一起帶來,呼籲「領養代替購買」觀念推行。協會邀請副會長賴惠員、鍾佳濱以及會員林月琴、李坤城、葛如鈞、吳思瑤、林楚茵等藍綠白三黨共32位立委,跨黨派共同關心動物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2023年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活動,以「野生動物正告急、 犬貓有家不遊蕩」為主軸,希望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正視野生動物保育與伴侶動物福利議題,如下
Thumbnail
2023年第一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活動,以「野生動物正告急、 犬貓有家不遊蕩」為主軸,希望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正視野生動物保育與伴侶動物福利議題,如下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寵物飼養文化急速蓬勃發展,許多家庭視他們的寵物如同家人的一員,甚至選擇帶著寵物一同出國定居、旅遊或工作。但當他們計畫將寵物帶回台灣時,寵物隔離政策成為最大的障礙。特別是那些已經符合嚴格健康和檢疫要求的飼主,他們不解為何他們的寵物仍然需要在台灣的隔離設施中度過七天。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寵物飼養文化急速蓬勃發展,許多家庭視他們的寵物如同家人的一員,甚至選擇帶著寵物一同出國定居、旅遊或工作。但當他們計畫將寵物帶回台灣時,寵物隔離政策成為最大的障礙。特別是那些已經符合嚴格健康和檢疫要求的飼主,他們不解為何他們的寵物仍然需要在台灣的隔離設施中度過七天。
Thumbnail
遊蕩犬議題存在已久,但真正浮出檯面備受關注並且牽涉到更多利害關係人則是從2017年的「零撲殺」政策(廢除12夜條款)上路後才開始的。
Thumbnail
遊蕩犬議題存在已久,但真正浮出檯面備受關注並且牽涉到更多利害關係人則是從2017年的「零撲殺」政策(廢除12夜條款)上路後才開始的。
Thumbnail
2023特寵時數,政府寵物課程台北台中高雄 寵物教養是從『寵物是家人』的觀點出發,取代過去我們談寵物飼養及寵物訓練,是一種主人對待動物、主人對待夥伴的上下從屬關係,改以平等、親密的情感來對待照護。尊重每一個毛孩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體質需求、個性喜好,也應該要有自己的空間動線,甚至是社會價值。
Thumbnail
2023特寵時數,政府寵物課程台北台中高雄 寵物教養是從『寵物是家人』的觀點出發,取代過去我們談寵物飼養及寵物訓練,是一種主人對待動物、主人對待夥伴的上下從屬關係,改以平等、親密的情感來對待照護。尊重每一個毛孩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體質需求、個性喜好,也應該要有自己的空間動線,甚至是社會價值。
Thumbnail
先說結論,品種貓犬買賣根本就該被禁止,誰管你是否特別喜歡某些品種,因為品種貓犬本身就是近親繁殖的產物,就倫理學上才是養寵物各種行為中最有道德瑕疵的,如果你好意思自稱愛護動物的人士,那你就不該認為買品種貓狗是件可以被允許的事情。 簡單說,流浪貓狗必須撲殺才算真正的環境與動物保護。
Thumbnail
先說結論,品種貓犬買賣根本就該被禁止,誰管你是否特別喜歡某些品種,因為品種貓犬本身就是近親繁殖的產物,就倫理學上才是養寵物各種行為中最有道德瑕疵的,如果你好意思自稱愛護動物的人士,那你就不該認為買品種貓狗是件可以被允許的事情。 簡單說,流浪貓狗必須撲殺才算真正的環境與動物保護。
Thumbnail
漁船非法走私上百隻貓咪,最後遭安樂死,這類違法走私行為令人深惡痛絕,農委會也基於國內檢疫需求,避免國人感染狂犬病,因此不得不依法行政執行安樂死。
Thumbnail
漁船非法走私上百隻貓咪,最後遭安樂死,這類違法走私行為令人深惡痛絕,農委會也基於國內檢疫需求,避免國人感染狂犬病,因此不得不依法行政執行安樂死。
Thumbnail
好吧,用比較大眾化說法,「養寵物」,然後,標題還是疑問句。 不少人見我這樣一代一代的養著,還曾經收養來的養的頭好壯壯還分給人收養,「你很會照顧寵物耶,我可就沒辦法了…」對於這樣的說法,其實很不以為然。或是說:「你學過動物相關學科,就是有方法來養好寵物。」坦白說,我從前學的只有經濟動物飼養管理,一旦
Thumbnail
好吧,用比較大眾化說法,「養寵物」,然後,標題還是疑問句。 不少人見我這樣一代一代的養著,還曾經收養來的養的頭好壯壯還分給人收養,「你很會照顧寵物耶,我可就沒辦法了…」對於這樣的說法,其實很不以為然。或是說:「你學過動物相關學科,就是有方法來養好寵物。」坦白說,我從前學的只有經濟動物飼養管理,一旦
Thumbnail
【本案背景介紹】 據報載「新北市籍漁船『順發八八六號』走私一五四隻活體品種貓來台,被海巡查獲後全數安樂死,引發貓奴怒火,一度驚動總統蔡英文出面止血;高雄地檢署追查藏鏡人,發現曾在海巡服役的張芳溢與男子郭閔豪,負責聯繫走私、改裝漁船等,日前拘提兩人到案,檢方訊後認張、郭有串滅證之虞,依懲治走私條例聲
Thumbnail
【本案背景介紹】 據報載「新北市籍漁船『順發八八六號』走私一五四隻活體品種貓來台,被海巡查獲後全數安樂死,引發貓奴怒火,一度驚動總統蔡英文出面止血;高雄地檢署追查藏鏡人,發現曾在海巡服役的張芳溢與男子郭閔豪,負責聯繫走私、改裝漁船等,日前拘提兩人到案,檢方訊後認張、郭有串滅證之虞,依懲治走私條例聲
Thumbnail
貓和狗在台灣都是很受歡迎的寵物,面對我們的「家人」、「朋友」遭到安樂死的新聞,眾人都感到相當難過不捨。但這樣的舉動我們也不能說是錯誤的,畢竟法律白紙黑字這樣規定,甚至長年下來都這麼實施,不可能因為這次事件比較多人關注而有所改變,至少在確定修法前都將會如此。
Thumbnail
貓和狗在台灣都是很受歡迎的寵物,面對我們的「家人」、「朋友」遭到安樂死的新聞,眾人都感到相當難過不捨。但這樣的舉動我們也不能說是錯誤的,畢竟法律白紙黑字這樣規定,甚至長年下來都這麼實施,不可能因為這次事件比較多人關注而有所改變,至少在確定修法前都將會如此。
Thumbnail
上個禮拜在短短幾天內,發生了兩件重大的寵物相關新聞,相信所有看到的人都很傷心。 網路上的發言很多,有專業的也有情緒化的,希望在這裡可以讓讀者看到不一樣的觀點。
Thumbnail
上個禮拜在短短幾天內,發生了兩件重大的寵物相關新聞,相信所有看到的人都很傷心。 網路上的發言很多,有專業的也有情緒化的,希望在這裡可以讓讀者看到不一樣的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