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蔚小姐:
有時候,某些事情困於既成的經驗和感受,就會卻步不前。我說的是我對於畫畫的心路歷程。
追溯小時候,我從幼稚園看見姊姊畫了閃閃發亮的美少女,就對畫漫畫一見鐘情(我想,很多人都是從這時候開始啟蒙)模仿著想跟姊姊畫一樣,雖然對好不好看這件事沒有一個標準,但我還是自顧自地畫著。
進入了小學後,那是一個多元發展的狀態。從漫畫到課本、從遊戲到書本,我可參考的樣本變多了,也逐漸影響著我的審美觀。進入畫室學習後,媒材從鉛筆跳脫(我很討厭彩色筆,不知為何)開始有了蠟筆與水彩,不過,也就是在上課的時候會使用,回到家,還是熟悉的鉛筆橡皮擦陪著我。
對畫漫畫的熱愛一路延伸,到了國高中時期。那時候不管上課下課,我都帶著我的畫本,也不管上課時老師在台上講的口沫橫飛,我底下墊著畫冊,涮涮涮地『振筆疾書』,堪稱是最瘋狂、最高產量的時期。受到網路發展的影響,對漫畫的喜愛自然也來到最高峰,平均每天至少花四個小時在看,眼睛現在會痛估計那時候也打下了基礎(哭慘了我)。
各式各樣的畫風給予我極大的刺激,在來到高二時,第二次自行決定進入畫室,成了我對畫畫心態上一個絕大的轉捩點。專注於考試,想當然爾創作漫畫本身的時間就減少了,但也因為老師提倡不設限的創作,我在學習素描的同時,也打下了構圖的基礎。
直至大學時期,這對於畫的熱愛依舊沒變。畫本隨時在手,我仍然想畫就畫。畫本數延續著國中時期,一路來到22本,一本畫完接著一本,有的頁數多、有的頁數少,但我認為,那或許就是我給自己設定小目標,完成後得到的大愉悅感。
到畢業開始工作,好一陣子沒有提筆,那時候的媒材也漸漸從鉛筆,轉換成平板的電繪。直到幾年後受到刺激,突發奇想完成自己的夢想,辦了人生第一場畫展。
彷彿氣力盡失,我在那之後,創作量急劇下滑;反之,小說文字量卻上升了。也意識到自己的構圖上達到一種隨心所欲的程度,但在這之上的色彩和媒材,我卻沒有再更進一步探索。
提筆陷入恐懼,好像我必須「完成」一個作品。發現內心有這樣的聲音作祟,我想自在繪畫的意念就這麼被阻攔。
也許,我該跟它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