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用你獨特觀點來看世界的人,幾乎肯定也會用你不喜歡的獨特觀點來看世界,這是人之常情。...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全盤接受一顆獨特的心靈,因為他們那些精彩而令我們嘆服的表現,和那些我們不想要或貶低的表現,兩者無法切割。
當一個人特別擅長某件事,往往就會在另一件事上做得異常拙劣,我一直認為此言不虛,而且如果你留意,就會不斷看到印證。這彷彿顯示出大腦容量有限,只裝得下這麼多的知識與情感,而一項優異的能力會排擠其他人格特質發揮的空間。
對於別人的人生,你只能選擇要或不要。而要與不要,力量同等強大。只不過在尋找模範時,一定要仔細辨別你看到的是哪一邊。
------------------------------------------------------------------------------------
市面上有許多書和課程探討內向者如何在職場生存,例如社交場合或主管同事間互動,之前聽WorkLife with Adam Grant訪談愛沙尼亞總理時,總理Kaja Kallas說的一段話很喜歡: If you are not sincere, then people will know. Eventually, it will come out if you play somebody else. It's much easier to be yourself all the time.
職場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對象,學習同時要評估自己哪一方面的優勢可以彌補在對方身上看到的缺陷,以防全盤否認自己所累積的經歷和能力。如同書中提到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心靈」,讚嘆別人同時,他人或許也稱羨我們的某項能力。因此,做好真實的自己、真誠對待他人、瞭解自己的優勢並盡其所長,會發現世界上很多事會互相互補,盡好自己的本分也是件幸福的事。
------------------------------------------------------------------------------------
...在一個充滿未知數的世界中卻假設確定性存在,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人類行為有一項共同特質,就是儘管生活在一個充滿不確定與機率的世界,卻對確定性抱持強烈的渴望。
「到底是或不是?」機率和細微的變化與漸進的層次有關。但是在現實世界,大家關注的是黑白分明的結果。
人們以為自己想要的是對未來的精確觀點,但是他們真正渴望的其實是確定性,而這才是事情的核心。
累積足夠的樣本規模通常要很久,所以每個人都只能猜測。
當風險伴隨慘痛的後果,時運不濟與粗心大意難以區分。即使有明顯的機率,人們也很容易用二分法看事情。
我們非常不擅長處理機率與天文數字,這讓我們對尋常而無可避免的風險過度敏感。
------------------------------------------------------------------------------------
這章節裡提到的「累積足夠樣本通常要很久」、「不擅長處理機率與天文數字」、「渴望確定性」這幾句話很有感觸。「累積」首要條件是耐心,好比轉職過程往不同領域發展,能不能順利成功,靠的是平時點滴知識和練習累積,進行猜測或主觀悲觀的預測是阻礙通往夢想的最破壞性思維。不可避免人習慣先往壞處想、預測不如意或甚至貶低自我,像是一種自我防衛以及對風險的無限擴大。
然而扣合本書標題「一如既往」的思維,什麼事是不會改變的? 努力付出就會有足跡,這件事不會改變而且能追溯追蹤。因此,下次內心再次懷疑貶低自己時,記得拿出每天的紀錄,反省反思進度並為自己勉勵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