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心目中最好的洪常秀作品《引言》,第二好的作品《旅人所嚮》則是從「引言」走向了「序詩」,引用了詩人尹東柱的〈序詩〉呈現其不同之處,強調這是「作為引言的詩」。石碑上刻下的文字,可以是對捐贈者的敬意,因而憶起過世父親的身影;可以是對詩人的緬懷,感嘆他英年早逝的同時,也羨慕他活在了最美好的時刻。女主角伊莉絲手上的「字卡」何嘗不也是一座座石碑?她在空白的紙上逐字寫下她為學生們「轉譯」當下的感受,並叮囑她們反複誦念很多次,彷彿鑿進她們的腦海中,這是她幾個月前靈機一動想到的法文教學法,《旅人所嚮》懷著這股不可思議的靈動感,體現了為生活注入詩意的生命哲學,伊莉絲念出的法文語句都像在讀詩般迷人,「你會愛上用外語表達真實情感。」完全同意她的論點,這是學習語言的良方,心甘情願成為她的白老鼠。
片中最讓我讚嘆的是伊莎貝雨蓓完美融入這部韓國電影當中,「語言」確實創造了一種距離感,能夠讓女主角伊莉絲始終保持神秘,也無需表明過往經歷,她以異國旅人的身分到韓國人家拜訪作客,離開時她總是頭也不回地走得很快,原文片名翻譯成「旅人的需求」,她的需求便是「語言」,如每天得喝上兩瓶的生馬格利酒,必須在當地釀製才能保有風味。他們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反倒成了一把雙面刃,無法使用母語對話,導致細節描繪不夠完整,兩方講出英文單字顯得語句不通順,這些尷尬與彆扭感在洪常秀作品中早就習以為常,尤其是在餐桌前酒酣耳熱之際,已成了導演作品的標誌,對我而言依然充滿新鮮感,不會感到厭倦。片中三幕劇的前兩幕便是如此,故意在女主角翻譯時寫入重複的台詞,放在不同語境下有著另一番趣味,年輕女子講英語很是生澀,放到李慧英身上則有種故作熟練的試探意味,她們不約而同得給出了相同的答案,可能是使用外語侷限住她們的表達能力,或是亞洲人早已忽略探索內心的真實感受,這些便是情感壓抑之中使命擠出的單字。
蘋果綠膠帶纏繞著鋼珠筆,以及伊莉絲套著的綠色外套,都能明顯傳達這個角色對於「綠色」的喜愛,對比周遭人工栽種的植株,或是漆上大片綠色的頂樓地板,伊莉絲的「綠」顯得生機蓬勃,如同她「真誠」生活的態度,那是她赤腳踏入溪水感受到的真實,這種「真誠」好似溪邊反射的波光映照在你我的臉上。電影的第三幕便在探討「真誠生活」與「認真生活」的差異,年輕男詩人仁國,他的存在彌補了已逝詩人的遺憾,仁國對於伊莉絲的喜愛,並非愛情而是出於精神上更純粹的友誼,但在仁國母親眼中,伊莉絲是個未知陌生的存在,甚至取代了仁國的「母親」這一角色,才會產生忌妒而感到氣憤,她母親「認真生活」絕非壞事,但對「真誠生活」的嚮往或許才是詩人所需的,能夠鼓舞他、激勵他,要他別放棄寫詩的旅人。
「我的路總是新的道路。」洪常秀導演確實走出了新路,《旅人所嚮》找到了觸動我心的詩句,如醍醐灌頂讓我開啟一場感知生活的嶄新體驗,也是片中面對鋼琴、吉他與音樂的態度,抵抗住陷入回憶的誘惑,用全身心回應每個音符,回應每個相遇的人事物,我也是這一世的旅人,在世上並未留下任何詩句,但我也能夠為生活作一首詩。電影最後仁國想找回消失的伊莉絲,他見到公園裡坐在板凳上胡亂吹笛子的女人,彷彿重現了最初她們相遇的情景,透過剪輯創造一個穿越時空的錯覺。當他爬上山頂見到石子上側身陷入沈睡的伊莉絲,鏡頭特寫著她的臉,觀眾得以毫不掩飾地端詳一個人的面貌(對應第二段她背對鏡頭睡在木地板上),我感到無比安心,伊莉絲真正化成了石碑,連接著地面沒有距離。
🎶延伸聽歌: #Alin 《#旅課 》
#旅人所嚮 #atravelersneeds #여행자의필요 #hongsangsoo #isabellehuppert #伊莎貝雨蓓 #雨蓓 #洪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