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評 | 那些做自己的女人,和她們的餐桌

關於書評 | 那些做自己的女人,和她們的餐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全名 : 那些做自己的女人,和她們的餐桌 : 她,橫越歐洲大陸找尋自我,走進12個女主人的家,聽她們用生活樣貌說故事,重新找回女生向前走的勇氣

畫外音 :「真的好長~」

raw-image

作者: 蔡佳妤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6/02

語言:繁體中文


簡介


作家,放下一切前往歐洲,結識了12位職業各異的女房主,在她們的家透過「食物」與她們相處過後,記錄下她們的故事,究竟生活是什麼呢?


心得


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想要怎樣的人生需要透過自己的努力,當然若能在迷茫的時刻得到一些人的幫助,我想會更加地順利。這次透過文字、透過照片,帶領著我去到這個世界的另一頭,探訪別人是怎麼走出他人的思想禁錮,形塑自己的生活。


我們該怎麼「做自己」?


雖然,作者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但道理似乎能通用到每個讀者的身上。在書裡你會見到一頓飯的食材是怎麼來的、一起吃飯前的準備,以及每位屋主的拿手菜。


人類離不開吃,吃是生存的必要一環,但我們的思想給吃這個動作上了不少禁錮,有句老話說,「查甫人不能進灶咖 ( 男人不能進廚房 )」,男人被鼓勵往外去發展,追求光耀門楣的社會地位,所以女人就理所應當地被視為留在家庭內的照顧者。但,從《獨裁者的廚師》中我理解到了負責烹飪的廚師們在政治場合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因為餐會這個環節可以說是政治角力的重點表演場合。可同樣是烹飪,換到了家庭這個場域時,代表的重量似乎就變得不一樣了,這個差距真是大阿。


喔,好像又扯遠了,先別想那麼多,讓我們回到這本書吧。看完了這十二個女人的故事,了解了她們對生活的想法和如何實行的態度,共同點即是用自己的腳踏出新的一步,活出自己的火花,如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 : 「最好的你,一直都在路上。」


是的,讓我們動起來吧!


延伸閱讀


這次不是推薦一本書,而是直接附上作者接受採訪時的影片,讓我們更加了解這一切吧~



感謝你的來訪閱讀,希望此地能提供一些樂趣,也歡迎交流關注:部落格(同名)、臉書(日常的不定時放送)。

241202

avatar-img
野蔓攀攀
85會員
166內容數
讀書寫字,偶爾胡說八道,歡迎關注及分享。 目前總共有兩個房間 : 1. 蔓蔓閱讀角: 包含書、電影或影集。 2. 野蔓胡謅 : 內含人生吐槽瞬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野蔓攀攀 的其他內容
原版出版於2011年的日本,評論家川本三郎結合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飯菜來回顧自己的生活和對已逝妻子的回憶,是一部很有味道的動人作品。
一本溫柔的飲食散文集,描述她眼中的台南。
「死的人太多了,把大地啃光了。正因如此,我們的房子才長不出東西。不是沒有根莖,而是土地本身已經死了。」
海上意外後,救生艇上一共載了10名倖存者,隨後有一個陌生人被救上船。 當眾人關心他的遭遇時,他不語,只道 : 「我是神」。
原版出版於2011年的日本,評論家川本三郎結合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飯菜來回顧自己的生活和對已逝妻子的回憶,是一部很有味道的動人作品。
一本溫柔的飲食散文集,描述她眼中的台南。
「死的人太多了,把大地啃光了。正因如此,我們的房子才長不出東西。不是沒有根莖,而是土地本身已經死了。」
海上意外後,救生艇上一共載了10名倖存者,隨後有一個陌生人被救上船。 當眾人關心他的遭遇時,他不語,只道 : 「我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