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戰爭後我們就回去吧,瑪琉」
- 組裝複雜度:C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SEED Destiny
- 型號:ORB-01
- 類型:換裝型量產試作機
- 用途:對光束兵器防禦用MS
- 全高:18.74米
- 重量:90.0噸
- 塗裝:金、紅、黑
- 所屬勢力:歐普
- 駕駛員:尼歐·羅阿諾克(穆·拉·弗拉卡)
- 模型類別:HGGS
- 模型編號:38
- 年份:2006
- 板件數量:6+PC件+單張貼紙+標示用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188(含PC廢件7)
- 貼紙:13張,含標誌貼紙11張
故事背景
曉鋼彈是歐普以攻擊鋼彈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結合歐普新型技術所打造的高性能 MS,其設計不僅體現了歐普工程技術的頂峰,更象徵了歐普統治階層的尊貴地位。曉鋼彈的標準武裝包括雙重光束軍刀、頭部CIWS、手臂盾牌和光束步槍,具備全方位的戰鬥能力。其最為顯著的特徵是採用金色的八咫鏡裝甲,這種鏡面裝甲不僅象徵高貴,更能有效反射光束武器攻擊,使其在面對光束武器時幾乎無懈可擊。然而,對於實體和近戰攻擊,其防禦能力則與普通機體無異,因此仍需要手臂盾牌來彌補這一弱點。
曉鋼彈採用了類似攻擊鋼彈的背包系統,可根據作戰環境選擇合適的外掛背包來增強性能。在大氣層內,曉鋼彈可裝備大鷲型背包,此背包不僅賦予機體飛行能力,還配備兩門光束炮,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此外,大鷲型背包可以脫離機體,變形為獨立的支援飛行器,功能類似正義鋼彈的 Fatum-00。在宇宙空間中,曉鋼彈可換裝不知火型背包,該背包配備七台可遙控的光束砲塔單元,能在攻擊和防禦之間自由切換,展現卓越的宇宙作戰能力。總而言之,曉鋼彈結合了先進的技術、卓越的防禦力以及靈活的適配性,無論是在地球還是宇宙中,都能充分發揮其無與倫比的性能,堪稱歐普軍事技術的巔峰之作。
曉鋼彈最初的設計目標是作為歐普國防軍的標準型 MS。然而,由於八咫鏡反光系統的開發難度及高昂成本,其研發進度拖延,導致該計畫在基礎機體完成後被迫中止,無法參與第一次歐普攻防戰。然而,儘管開發計畫被凍結,其武器系統仍秘密持續改進,以備未來需要。根據阿斯哈·烏茲米的命令,這台單一原型機的存在被高度保密,僅作為國家的最後防線,或在卡佳里·尤拉·阿斯哈極需增援時啟用。
曉鋼彈首次由卡佳里駕駛,並搭載大鷲型背包,對抗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期間ZAFT對歐普的攻擊。在得知曉鋼彈的存在後,使用曉鋼彈指揮歐普軍隊迎擊ZAFT部隊。然而,面對ZAFT王牌真·飛鳥駕駛的命運鋼彈,曉鋼彈在近戰中不敵對方,只能勉力防禦光束攻擊。當戰鬥轉至宇宙後,曉鋼彈完成修復,並在卡佳利的命令下交由穆·拉·弗拉卡駕駛,而卡佳利則留守歐普處理國政。
搭載不知火型背包的曉鋼彈在結束第二次聯合-PLANT戰爭中發揮關鍵作用,成功保護大天使號與永恆號,並協助摧毀鎮魂曲超級武器。
劇場版的劇情中,在C.E.75與基金國的最終決戰,曉鋼彈由穆駕駛,隱藏於搭載幻象膠質隱形系統的運輸容器中出擊,使用A-GXQ754/V2宙斯魅影的線性加農炮摧毀修復後鎮魂曲的主要中繼環,並以八咫鏡反射鎮魂曲的射擊,暫時癱瘓超級武器。隨後,曉鋼彈將宙斯魅影歸還命運鋼彈Spec II,使其完成對鎮魂曲的徹底摧毀。
曉鋼彈在其出現的每場戰鬥中均展現出卓越性能,不僅守護歐普,更為和平與正義作出了重要貢獻。
武裝介紹
- M2M5D 12.5mm CIWS
頭部裝載兩門12.5mm CIWS(近距離防禦武器系統),設計用於攔截來襲的飛彈、射彈以及輕裝甲目標,具備快速反應能力。 - 72式D5型「百雷」光束步槍
作為主要射擊武器,「百雷」光束步槍擁有出色的射速。步槍在不使用時可掛載於右側裝甲,槍管下方設有插槽,可安裝實驗型雙光束軍刀,將其轉化為槍劍武器。 - 73式J2型實驗型雙光束軍刀
曉鋼彈的近戰武器,平時存放於左側裝甲。該武器可分離為兩把單獨的光束軍刀,也可安裝於「百雷」光束步槍下方,形成槍劍模式,增強作戰靈活性。 - 71式實驗型防禦盾牌
為提升防禦力,曉鋼彈配備一面實驗型防禦盾,可安裝於左前臂或手持。盾牌覆有與曉鋼彈本體相同的八咫鏡反射裝甲,能夠抵禦大型光束武器攻擊,包括正電子破壞砲與鎮魂曲的射擊。同時,盾牌的結構亦足以抵擋飛彈與其他實彈攻擊,主要作為物理防禦用途。 - M531R誘導機動光束砲塔系統
配備於不知火型背包的七個遠端武器單元,性能與第一代DRAGOON系統相似。每個單元內建一門光束砲,並可與兩側的光束盾發射裝置結合,形成大型光束盾,能夠為一至兩艘戰艦提供全面保護。
特殊系統
- 攻擊者背包 系統
曉鋼彈因為設計參考了GAT-X105攻擊鋼彈,因此也具備裝載Striker Pack背包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其作戰靈活性。 - 「不知火型」背包
專為宇宙戰設計的可選背包,除增強曉鋼彈的機動性外,還搭載七個M531R誘導機動光束砲塔系統,形成類似龍騎兵系統的遠程武器。這些遠端武器既可用於增強火力,也可作為防禦用途。 - 操作系統
曉鋼彈採用經煌改良的通用單向神經連結分散式自動機動操作系統(General Unilateral Neuro-link Dispersive Autonomic Maneuver Operating System),與GAT-X系列的操作系統相同。此系統專為自然人設計,使其駕駛曉鋼彈時能達到與調整者相當的戰鬥水平。 - 「八咫鏡」防光束反射裝甲系統
曉鋼彈的金色裝甲由奈米級光束繞射層與超微細臨界等離子抑制層構成,不僅能反射來襲的光束武器,還可透過機體感測器追蹤敵人,將反射光束精準地引導回敵方,結合攻防一體的特性。此裝甲甚至可抵擋正電子破壞砲與鎮魂曲的射擊,並能穿透特定的光束屏障或反射裝置。然而,裝甲對於近戰攻擊(如光束軍刀或光束迴旋鏢)並無防禦效果。此外,這種裝甲的製造與維護成本極高,裝備一台曉鋼彈的花費相當於生產20台MBF-M1 M1異端鋼彈的成本。 - A-GXQ754/V2宙斯魅影
原為ZGMF-X42S命運鋼彈設計的套件,包含一門大型線性加農砲(附兩組替換炮管)、背包模組(內建感測器與飛彈發射器)、額外的後裙甲與胸甲,以及大型腿部助推器(內建飛彈發射器)。使用該套件時,曉鋼彈需處於基本型態,無法裝備「大鷲型」或「不知火型」背包。此外,宙斯魅影的部件可組合為自律支援單元,進一步增強作戰靈活性與火力。
模型介紹
曉鋼彈真是做起來特別開心的一款套件,在設計上,曉鋼彈借鏡跟致敬了Z鋼彈系列的百式,全金色的外型加上漢字,成就了在故事劇情裡的獨有特色,撇除指紋收集器的部分,曉的外裝甲做起來特別的賞心悅目,如果回到重點討論的話,雖然在相機當中的成色帶著金黃色,但相較於後續出的HGUC一般販售的鳳凰,曉的顏色飽和度沒有那麼高,更貼近HGUC 005的百式,也可以看出萬代在早期跟後期的審美其實有所調整。
另外,曉鋼彈在當年令人特別讚嘆與驚訝的是針對外裝甲做出了隱藏水口的設計,在中等價位的模型納入這種設計也是令人感受到萬代當年誠意的地方,只是要注意水口的部分必須被清理乾淨,不然幾個龍騎兵系統的密合都會出現一點小問題。
剩下的話,相較於新出的RG或是當年的1/100套件,HG曉鋼彈的落差主要集中在三塊,一個是在當年的SEED套件裡面,身形比例都是相對偏短小的身材,在腿部比例上比較沒那麼修長;另一個是盾牌的部分完全沒有分色,相較於劇情設計裡的黑白相間,盾牌的缺乏分色成為了最大的致命傷,也是讓人覺得曉鋼彈的本體偏素的核心原因,不然實際上本體的分色其實還算完整,就是盾牌特別顯眼;最後則是背包的可動部分,RG的不知火展示了可以全數砲口向前的可動形式,這是HG的標準狀況下沒辦法做到的。
最後大鷲型跟不知火型是分別以完整的本體+背包的形式分開發售的,本體的部分完全一樣,僅有背包的板件不同,但有趣的是特效件上,不知火型應該是刻意的給了偏淡藍、沒有那麼有吸引力的顏色屬性。相對而言通常比較沒那麼熱門的大鷲型背包反倒給了漂亮的紅色光束軍刀特效件,應該是刻意做的平衡,讓玩家有意願一次收兩隻。
但台幣六百元左右的曉,無論在當時或是現在當下,都是佛系高CP值的產品了。

正面真是要閃瞎我的狗眼(稱讚意味)

這個盾牌的金閃閃...大致命傷。

背面照,這次是不知火,如果換成大鷲型的話素體是完全相同的。

也有展開的特效件,這部分類似同時代的攻擊自由。

砲口可以些許前傾,但不多。

俯視的拿槍照真的比較好看,槍的部分可以伸出光束軍刀做刺刀。

雙頭刃的光束軍刀,具觀賞性,但感覺缺乏實用性。

最後特寫結束,好看。
板件開箱

A板件-39個零件

B板件-38個零件

C1板件-25個零件

C2板件-5個零件

D板件-16個零件

E板件-25個零件

PC件-27個零件,5個廢件

貼紙-2張
標誌貼紙-1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