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orant Tattoo:小眾刺青風格,展現你狂放不羈的自我

Ignorant Tattoo:小眾刺青風格,展現你狂放不羈的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嗨!特派員伊伊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小眾的刺青風格 : Ignorant Tattoo

說到刺青你腦海第一個會想到什麼風格呢?

raw-image

風格是一種標誌性的象徵,就像是每個人的個性一樣,我們將類似的元素、配色、構圖、特徵等等歸納起來就形成所謂的風格。

Ignorant Tattoo打破了許多人對刺青的印象,它的表現型式很多,用色、線條都十分單純,圖樣豐富、天馬行空且不一定有意義,讓我們想起孩提時拿起畫筆純真的塗鴉,有時天真爛漫,有時充滿各種惡趣味。

我們從字面上可以將Ignorant翻譯為無知的、愚昧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 很瞎欸、白目。這樣的形容真是貼切!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種刺青都會有類似反應吧?

Ignorant Tattoo是由Ignorant Style衍生發展而來,Ignorant Style的理念主張打破充滿拘束的傳統學術風格與框架隨心所欲去塗鴉作畫,充滿人情味、生活化、原始、幽默、叛逆、破格、純真,給人一種狂放不羈、玩世不恭的態度


Ignorant Style給我們帶來一種自由奔放的想法,人啊!何必活得那麼辛苦那麼不自在呢?放縱一點作自己也很好啊!



Ignorant Style在一群熱愛這種風格人士的推廣下融入許多生活細節,像是刺青、服飾、街頭塗鴉、設計等等漸漸地走入我們視野之中。


雖然Ignorant Tattoo目前在台灣還是小眾,但也有不少刺青師在默默耕耘發展

希望以後大家對刺青的看法會更加多元!


以上分享純屬個人經驗與想法僅供參考,如有異同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唷~

如果你喜歡這種主題單元,可以給我留言+追蹤+按個愛心 我們就會持續推出更多相關主題內容給大家。


>>>好文推薦,也許你會喜歡 : 





avatar-img
小憂刺青Melancholy Tattoo
0會員
10內容數
我們是小憂刺青,一家位於台中的歡樂刺青店,內有羊駝請小心👀 👉在這裡分享關於刺青的大小事 👉想要刺青可以私訊我們 lG、FB 、lin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想忘記他,所以想把能象徵他的東西刺在身上。 男孩與愛貓的相遇與別離,刺青對他來說究竟是痛楚無處宣洩的出口還是永恆陪伴的溫暖時光呢?
想去除舊刺青卻又不想留下疤痕?本文提供關於刺青蓋圖的完整指南,包含:選擇刺青師的重要性、蓋圖流程、注意事項以及雷射除刺青的必要性。讓你想換新刺青圖案不再是難題!
想體驗一場完美的刺青展約會?本文提供臺灣三大刺青展(臺北無限紋身音樂節、臺中國際紋身藝術節、高雄刺客方舟國際紋身博覽會)資訊,包含場次、門票、準備事項、現場認領刺青技巧及必逛項目,讓您玩得盡興!
不想忘記他,所以想把能象徵他的東西刺在身上。 男孩與愛貓的相遇與別離,刺青對他來說究竟是痛楚無處宣洩的出口還是永恆陪伴的溫暖時光呢?
想去除舊刺青卻又不想留下疤痕?本文提供關於刺青蓋圖的完整指南,包含:選擇刺青師的重要性、蓋圖流程、注意事項以及雷射除刺青的必要性。讓你想換新刺青圖案不再是難題!
想體驗一場完美的刺青展約會?本文提供臺灣三大刺青展(臺北無限紋身音樂節、臺中國際紋身藝術節、高雄刺客方舟國際紋身博覽會)資訊,包含場次、門票、準備事項、現場認領刺青技巧及必逛項目,讓您玩得盡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