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開始於去年的夏天。從幼稚園回家的女兒(當時4歲)的手上拿著「糖果組合包」。
我「那是,怎麼回事?」
女兒「從地藏盆拿到的喲」
地藏盆?那個,是甚麼?
在靜岡縣出身,對於前年因為工作而搬到大阪的我而言,是第一次聽說。詢問之後才知道,在街上對地藏像合起雙手,就可以免費得到糖果。聽說在大阪是廣為人知的事情。
什麼!那像是萬聖節的活動!
就這樣,今年來親身體驗,試著調查活動的由來。
(大阪放送局 記者 藤島新也/導演 木下富夫)
8月24日下午1點之後。
立刻前往位於NHK大阪放送局附近,在大阪市中央區谷町舉行的「地藏盆」。
之後,沿著道路出現的是白色的帳篷與色彩鮮豔的提燈。
地藏像也裝飾著,供品並排著。
在那裡,不斷有小朋友接連著來。
投入零錢後,用學到的參拜方式將手合起來...。
果然!就能拿到糖果的組合包。
而且,數量還不少。
大家,看起來很開心。
稍微走個幾步路,就可以發現許多像這樣的地藏盆。
在NHK大阪放送局附近500公尺的四周,就我所確認到的就有5處地藏盆。
其中也有這樣的人
只要檢查在街上貼著的海報,就能夠確認地藏盆的地點或時間。
媽媽友同伴間交換情報,筆記本上寫滿著地藏盆的地點。
親子一同能逛得很開心。
就像是在祭典,朋友聚在一起,歡笑著一起逛,很開心。每年、每年都可以發現新的地方,大朋友小朋友都興奮不已。
豪華的地藏盆,吸引了人潮聚集。
在發糖果的時候,小朋友或大朋友帶著小朋友排成像蛇一樣的長列。
此外,還能遊玩釣球、射靶等遊戲。
而且,全部免費。
詢問才知道,是由當地人或是企業捐款而來的資金。
「拿到糖果很開心!」
「接下來我想完射靶」
即便太陽下山後,地藏盆還在繼續。
在這間寺廟,面對著道路的地藏祠堂裝飾著,並有設置祭壇。
提燈亮起後,地區的便會聚集起來,向著地藏合起雙手。
第一次參加的「地藏盆」
超過預想的熱鬧,宛如街上的祭典。
但是,所謂的地藏盆,究竟是甚麼呢?試著去打聽後...。
「欸~不知道。不就是小朋友的祭典嘛?」
「不知道...(笑),有點害羞」
「雖然參加的7年,但是不知道」
大家雖然都很享受,但意外地對此一無所知。
這樣的話,只能去調查了!
我們拜訪「大版歷史博物館」
向民俗學專家澤井浩一先生詢問。
澤井先生在約30年前就在大阪市內調查地藏盆而走了一圈。
就像我今天所體驗到的一樣,除了發糖果之外,還有大家一起轉著念珠念佛舉行「護摩火供」等,有著其他的形式。
「澤井先生,甚麼是地藏盆?」
大阪歷史博物館/澤井浩一先生
「主要是從關西到東海地區,以『地藏盆』的名義所舉辦的活動所留下的,實際上細節的部分還不甚了解,研究與體系的建立也很少,不明之處還很多。
「欸,是這樣喔?」
大阪歷史博物館/澤井浩一先生
「原本,從中世開始地藏就作為拯救在地獄中受苦的死者們的佛而被信仰著。在那個時候,是否有像地藏盆那樣的東西就不得而知。但是到了江戶時代,地藏就作為守護孩子的守護神,到了現在,跟孩子有關的地藏盆的紀錄就流傳了下來。」
說著話的澤井先生給我介紹了稱為「難波鑑」的江戶時代前期的書本插畫。
請仔細看看。
畫中畫著「點著燈,在祭壇供著供品的地藏前,小孩子們聚集」的樣子。
在這個時期,聽說做為年中的節日,在大阪廣為流傳的可能性很高。
大阪歷史博物館/澤井浩一先生
「到了現在雖然沒什麼改變,在當時並不稱為『地藏盆』而是稱為『地藏祭』。大家都說因為地藏具有現世利益,能夠接受人們的願望與供養,而持續數百年的節日。」
根據澤井先生的話,根據時代或場所,人們向地藏所祈求的願望也有所不同。
聽說在宛如棋盤一般劃分地區的江戶時代的大阪中心,地藏作為街道的守護神,有許多供奉在道路的十字路口。
所以,在現今大阪市內,可以看見許多地藏像。
那種強烈的信仰心,也殘留在現在的地名之中。
其名為「六万体町」。
大阪市天王寺區的一個地名。
在附近的寺廟裡有許多的地藏像。
實際上,這個地區是有著「從地下挖掘出6萬尊地藏像」這樣的古傳承,才有著這樣的地名。
真光院/瀧藤康教 住持
「地藏是會向小孩子伸出援手的善良的佛。人們會每天會參拜地藏,即使在路上也會合起雙手,是很熟悉的存在。」
直到現在,地藏盆都還在繼續,可見對地藏的眷戀。
這是另一個大疑問。
給小朋友發糖果,是為甚麼呢?
我們請教的是,奈良大學的村上紀夫教授。
在日本是少數的地藏盆研究者。
「老師,為甚麼要發送糖果呢?」
奈良大學/村上紀夫教授
「說到起源,是在江戶時代,供奉給地藏的供品後,拿到的「供奉後的供品」,把那些供品做調理,然後大家一起享用。例如說,把地瓜給蒸一蒸,把蔬菜作成許多家庭料理那樣。讓大家可以吃供品就是最原本的用意。」
那個習俗,在明治時代大為改變。
原因是「霍亂」的流行。
奈良大學/村上紀夫教授
「把『供品』調理後享用,恐怕在明治30年代做為霍亂流行的契機之一而廢止。在夏天炎熱的時期,人們聚集起來,共同飲食導致霍亂擴散開來,所以政府下令禁止。因此,以發送糖果、舉辦遊戲來代替共同飲食。」
原本是將地藏的供品大家一起調理後享用,但是被認為感染症的原因,作為代替廣為流傳的做法是發送糖果或是舉辦活動,聽說是這樣。
奈良大學/村上紀夫教授
「在各自時代生活的人們,因應時代,時而改變姿態,時而改變形式,接續到現代所謂『地藏盆』的節日,我認為是反應著街道的歷史。總體來說,感覺那些就像是一個資料庫」
我們可以知道,地藏盆,至少從江戶時代之後,在改變姿態的同時,也一直傳承下去。
在大阪市內,舉辦豪華的地藏盆的吉村賢一先生,希望以這個節日作為契機能夠「將新的地區連結起來」。
水吞地藏講 講師/吉村賢一先生
「在這附近因為是老街,有供奉著數十尊的地藏,我認為在8月作為一個活動為這個地區帶來幫助。對這個地區的人來說,希望這裡可以成為一個,不論是從以前就居住在此的居民或是新來的人都可以居住的地方。」
因為女兒拿到糖果作為契機而開始這次的取材。
在了解參加者或主辦者的想法以及歷史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許多人對「地藏盆」的喜愛。
更重要的是,不論是在哪個會場,可以看到滿溢笑容的小朋友們,就可以感覺到「地藏盆」是連結著這個地區的重要的關西文化的結晶。
直到江戶時代為止,一般都稱呼為「地藏祭」,「地藏盆」這種稱呼被廣為流傳的時候是從明治時代開始。
其中一個契機是明治政府的富國強兵政策。根據村上教授的說法,「明治政府對於大家聚在一起舉辦像盂蘭盆節的活動,不就是一種浪費金錢的行為嗎」,因此在明治之初,許多盂蘭盆節的活動均被禁止。在京都,甚至頒布了禁止地藏祭的「府令」。
但是,看起來無法讓人們對地藏祭的想法消失,明治10年代又復活了過來。在那個時候,「地藏盆」這個稱呼已經廣為流傳。
奈良大學/村上紀夫教授
「盆舞也復活,送火也復活,在盂蘭盆節復活的過程中,給地藏舉辦的祭典節日也一併復活了。人們有著『這個也是盂蘭盆節的活動』的強烈意識,我認為這不就是發揚將地藏『盆』與盂蘭盆節結合在一起的強調表現嗎」
這次取材的「地藏盆」到底是在哪個地區所舉行的呢?
這張圖,紀載在京都市的「京都地藏盆手冊」中。●是「地藏盆或是地藏祭」所舉行的地點。雖然在近畿地區有很多,但是也能確認到其他地區也有。
向文化廳確認之後,昭和37年至昭和39年這三年,有實施所謂的「民俗資料緊急調查」,其結果就如上圖所示。
根據文化廳表示,在這個調查之後,就再也沒有全國性的地藏盆分佈調查了。
9月11日在「ほっと関西」中播出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