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那一年的陳澄波,是臺灣第一批接受西方美術教育的現代畫家,為臺灣留下許多重要的油畫作品。就像今天我們會因為國家棒球隊和奧運選手獲得冠軍而感到驕傲與光榮一樣,在將近一百年前的1926年,陳澄波以《嘉義の町はづれ(嘉義街外)》這幅畫,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簡稱帝展)。那是第一次有臺灣人以西洋畫進入到日本官方藝術展,這消息甚至還上了新聞報紙呢!當時,著名的臺中士紳楊肇嘉就曾表示臺灣藝術家在日本得獎,不僅證明臺灣人的能力不比日本人差,更提升了殖民時期臺灣人的社會地位。這些以陳澄波為首的藝術家前輩們,簡直就是百年前的「臺灣之光」!
於是,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展覽總共有三個主要的展廳,分別是「三軸交會的臺灣」、「走揣・值得描寫的瞬間」和「咱的所在」。當你走入第一個展廳「三軸交會的臺灣」,你會被邀請扮演一位「博物學家」(也就是專門探究自然史的研究者),並以陳澄波描繪的8幅臺灣風景油畫,以及1幅由日本畫家鹽月桃甫繪製的《黑潮》,來作為你田野調查的主題,然後仔細觀察、整理、分析畫中的自然環境。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馬上進入這種第一人稱的展覽世界觀裡,所以推薦大家可以掃描門口的語音導覽,透過聲音的引導來慢慢沈澱下來。除了欣賞畫作飽滿的構圖和顏色之外,還可以觀察畫作的各種細節,包括充滿氣勢的山、海,以及看似不起眼的房子、人。令我感到驚喜的除了展廳裡佈滿博物學家筆記與資料的書桌展示物之外,語音導覽的內容完全沒有和展板重複這一點也讓我覺得很棒!
第二和第三個展廳「走揣・值得描寫的瞬間」和「咱的所在」,則是將陳澄波畫中的三個元素「北回歸線」、「黑潮」、「季風」拆解開來,並從自然史的角度來介紹在這三個元素影響下,臺灣這座島會產生哪些獨特的氣候與動植物呢?例如:原本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應該是乾燥的黃沙,然而因為有飽含水氣的季風吹到高山遍佈的島嶼上,所以塑造出臺灣潮濕的氣候與物種多元的熱帶闊葉林。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畫作,是描繪東北部海岸鼻頭角一帶風景的《濤聲》,在這幅彷彿能聽到海浪聲拍打岸邊的畫作裡,觀眾得以跟隨著博物學家的筆記,一起認識畫中葉片稀疏的濱海植物、猜測垂釣者可能會釣到的魚類等等。而且策展團隊還真的去東北海岸錄了一段海邊的聲音,讓觀眾透過五感體驗沈浸於畫中。
「大自然就是我的畫室」——陳澄波。
雖然這個展覽從陳澄波的畫作出發,但我認為展覽的重點不是陳澄波,而是這些自然風景畫呈現出來的臺灣。透過抓出「北回歸線」、「黑潮」、「季風」這三個元素,展覽重新定義了臺灣島這塊土地,正是由「北回歸線」、「黑潮」、「季風」匯聚而充滿生命力的地方。我覺得這個展覽的博物學家視角和各式各樣的生物標本都非常有臺博風格,很適合與親友一同來探索與討論。
我滿喜歡這個展覽,因為可以深入觀察畫作內容,而不只是走馬看花。不過,由於展覽內容完全沒有提到陳澄波的時代背景與個人故事,所以對於不夠熟悉陳澄波的觀眾來說,可能會感到困惑,或是不清楚為什麼要選擇陳澄波的這幾幅風景畫,來試圖回答臺灣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儘管陳澄波並非這個展覽的主角,但如果觀眾因為這些風景畫而對臺灣的地理自然環境產生好奇,甚至興起想要實際探訪陳澄波走過的路與看過的家鄉風景,想必也會讓陳澄波感到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