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了兩部阿根廷影集:《單身規劃師》、《生活大不了》,主要是好奇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個城市的文化與生活,不過看完之後,有種用放大鏡看世界的矇矓感,或許是因為題材聚焦在高所得的人物,看不到市井日常;也可能是集數不多,勢難深刻與微觀;更大的可能是臺灣教育下的世界觀,對南美洲的篇幅本來就比較少,儘管我很愛《百年孤寂》、聶魯達等等,但所知還是粗淺鄙陋。比較正面的影響是,之後應該會多看。
這讓我想起曾花幾個月的時間,看了超過五十部泰國電影。目前應該累積近百部了。
《生活大不了》有我最愛的勞勃狄尼洛,片頭就很驚喜,很高興他還這麼硬朗。這部片也能學到一些西班牙文,比方:NADA(沒有什麼)跟一些罵人的話。
片尾男主角告訴觀眾的言語,我很喜歡:好好生活,也讓別人好好生活,不要麻煩或為難人家。
本片的敘事方式很新鮮、有趣,我也蠻愛。
至於《單身規劃師》則讓我驚奇「活動規劃師」的顧客,動輒讓酒池肉林的豪奢看不到車尾燈,卻也突顯出,物質上的繁華,著實難以陶冶或滋養心靈的真淳——那些浪擲千金舉辦經費無上限的活動者,個個欠缺智慧甚至有病,其實連片中那幾個業界頂尖的活動規劃師,也都是聰明有餘,機敏過人,但般若膚淺。還好兩季就沒了,否則不知要為劇中人的蠢笨呆而生氣幾回⋯⋯。
看小說、看戲來代替出國,主要是方便、安全,也可以跳出時間的侷限,還比較有旁觀者清的餘裕,或能隨興調整審美距離,適合懶惰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