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我從【家計力】中學習到的五個關鍵理財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步入婚姻後,好多事情都變得不再只屬於自己,特別是女生進入家庭之後,會將自己切割成好幾塊,成為煮婦、家務者、教育者,並且把維持家庭、照顧孩子優先擺在最前位,最後才會是自己。

在還沒結婚之前,爸媽尚還健壯,我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好了,即便後來結婚組成家庭,我們也是快樂的過著兩個人的頂客族生活,各自照顧好自己的健康與經濟,不太需要為了彼此改變生活節奏。

可是,有了小孩之後,事情好像就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也是這個時候,我遇見了【家計力】這本書。

作者珊迪兔在書中寫的一句話,我特別有感:


除了財務管理與金錢運用的能力之外,還得讓孩子知道,他是值得擁有美好生活的。如果你好好管理金錢,就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沈重與哀怨,而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肩膀很厚實。


.當孩子需要資源的時候,我準備好了嗎?
.當孩子漸漸長大的時候,我有能力傳達給他基本的理財概念嗎?
.現在的我們能夠長久支撐住這個家嗎(以經濟面來看)?


我常常在社群媒體看到很多女生為了照顧孩子或陪伴孩子成長,而成為全職媽媽,由於經濟來源幾乎仰賴另一半,不僅在金錢上失去安心感,也不好意思常跟老公張口要錢,甚至需要對生活大小事忍氣吞聲,po文希望能找兼差來做。

(題外話,現今網路詐騙很多,請小心留意私下加line對話,畢竟世界上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

當然,當兩個人打算結婚共組家庭的時候,就應該將誰該負責哪些項目支出商量清楚(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很多人都說「談錢傷感情」,與另一半談錢,更是需要智慧、情商去好好協調,該對哪些項目計較、該怎麼分配才不會傷感情,這件事真的很不簡單,但的確需要公開透明、開誠佈公的坐下來聊聊。

同時,坐下來談,才能知道兩個人的價值觀、期許未來的方向是不是一樣的。我在極簡主義影響下覺得簡單的飲食便已足夠,也不需要買太多奢侈品,若另一半想著週末就非得上餐廳吃飯,偶爾買衣服、包包犒賞自己呢?動用自己的娛樂零用金倒無妨,可如果會影響到家庭共同支出的帳戶時,該怎麼辦呢?

我很幸運,能夠一邊在家照顧孩子,一邊遠端工作,日子雖然辛苦,但有月薪收入成為我的底氣,加上跟老公會每隔一陣子聊一聊近期的家庭開銷,再次確定年度必要支出,以及分配比例。

我覺得【家計力】提到很棒的一點是:將家庭經濟也當成「公司」般營運,夫妻兩人從中選出一個較有理財概念的人主導,每期會議確認「經營方向」,更可以共同審核「家庭帳戶」的開支,一起商討重要大事(例如買車、買換房、大金額的投資),方能一起走得長長久久。

擁有「家計力」不只是為了提升家庭的經濟能力,更可賦予爸媽正確的家庭理財觀念,夫妻一起撐住這個溫暖的家。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理財新手、一位媽媽(不管是全職主婦或是職業婦女),都應該來讀一讀,學習建立良好的家庭經濟系統。


以下,便是我從【家計力】一書獲得的家庭理財心法:

一、家庭緊急備用金,至少10個月才夠

前陣子還跟朋友聊到緊備金的金額應該存多少,這個數字大多會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需求而有浮動,最常見的說法是需要存下至少6個月生活費來作為緊備金,而作者珊迪兔則認為「有孩子的家庭應該至少準備10個月生活費,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狀況」。


二、小心信用卡分期陷阱

這段書中寫的一段話,被我列為往後使用信用卡的第一金句 aka. 消費阻力

除了生活必需品、生財工具、房子,若是其他奢侈用品若是無法一次付清,代表這個消費是我目前無法負擔的,所以要特別小心分期零利率

過去逛百貨公司的時候,我一看到很想要的東西,心想可以刷卡後下個月支付,不用當下面對,就很容易腦波弱的買單,等下個月再來面對帳單上令人揪心的金額,最後壓縮到次月可支配的現金。

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豁然開朗,從此在面對購物衝動時,能更謹慎地思考它是否是現階段我最需要的東西,以及是否值得我刷卡買單?


三、目標帳戶配置

年輕的時候帳戶的配置相對簡單:儲蓄、投資、夢想帳戶。有了小孩之後,就得考慮到未來花在孩子身上的開銷,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尚在求學階段就為了生活溫飽煩惱,無論是存款或是投資,都需要開始規劃孩子的那一份。

於是目前帳戶規劃,我自己分為:緊備金帳戶、投資帳戶、生活支出帳戶、旅行帳戶、孩子專屬帳戶、退休帳戶,並評估各個存金目標,例如,以前一個人想去日本玩,存個兩三萬就能成行了(反正自己隨便住個商務旅館也行),現在加上孩子,一趟家庭旅行可能就得至少存上五六萬。


四、投資期待值落在4~8%就好

疫情期間拉抬了股票投資的熱潮,有的人熱衷存股,有的人則探尋某一支飆股,你又是哪一種投資客呢?對保守的我來說,因為沒有多餘的資金當賭注,所以我選擇每個月定期定額ETF,不借貸投資,除了房貸,其他維持0負債的狀態。


五、為自己留下“開心預算”

現在的我正在執行「不消費的一年」計畫,盡可能節流的同時,也為自己留了一筆小錢作為「開心預算」,這可能是週末犒賞自己的一瓶啤酒,或是週間的一份小零食,如果這筆小錢沒花上,亦可先存起來,餵胖自己的小豬公。接著,再為下週節流努力。


六、半被動金流方案

面對通膨時代,你有被動收入嗎?我一直很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把時間投資在自己身上,而是蹉跎在一部又一部的影片上,現在回想起來,要是把那些多餘又自由的時間拿來寫小說、學新技能,現在又會是怎番的光景呢?

不過,不責罵、不怪罪,只要活著,重新開始一點也不晚。如果現在的我也許還沒辦法輕創業、擺市集,至少已經開始透過投資領取股息,以少積多,也是另一種被動的金流收入,期許與大家一起努力。


七、用「我們沒有預算」取代「我們沒有錢」

【家計力】的後段,提到了從小教育孩子的金錢觀,我特別喜歡小標題這句話,從此,當孩子逛街想買東西時,可以購買的我們不會阻止,暫時無法購買的,我便會說「我們今天/這個月沒有預算」。

「那什麼時候才有“預算”?」小孩軟音問。(他沒有預算的概念,只是借了我的詞來用)

「嗯,可能要等你生日的時候囉!或是你來當媽咪的小幫手,把你的小豬公餵胖胖的,就可以用小豬公買了。」

不過等到他要“ㄕㄚ 豬公”的時候,我想還會有機會教育可以教他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那就等遇到再說囉~


結語

「家庭理財」這件事說起來與一般理財入門書談得內容都大同小異,不過【家計力】特別聚焦在婚後、育兒理財上,並以女性的角度出發,透過大大小小的案例故事分享,讓同為媽媽的我來說,格外有共感。

別再覺得夫妻談錢傷感情了,正是因為要一起生活到老,才需要雙方一起理債、理錢,不問、不說反而一點幫助也沒有。如果你還在為了家庭開銷煩惱,或是準備與某人步入禮堂、即將要有自己的寶寶......等等,都很推薦來看看這本【家計力】。

難的不是理財與財富自由,難的是你不開始行動。





avatar-img
1會員
11內容數
歡迎來到“簡單生活文案”,這是個分享:減物、整理、生活、閱讀的舒適小天地,我會用很簡單直白的文字與你訴說:關於簡單生活的美好 我透過斷捨離與整理,找到生活與人生的方向,如果你也跟之前的我一樣,覺得人生一團糟,環境一團亂,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那麼就跟著我一起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