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相當喜歡小蒼蘭,被這次的紫色小蒼蘭驚豔,後悔沒有多買一些。想是因為紫色吧?從前喜歡的色彩一律先選綠、藍、白,也許年紀到了,近幾年開始慢慢的也喜歡紫色,淺色優雅、深色沉靜。過年時沒有購入紫色的劍蘭,也許接觸後也會再躍身一個程度的喜歡?
沒有學習花的人也許不認識小蒼蘭的模樣與真實的氣味,但說到Jo Malone London的「英國梨與小蒼蘭」這款香水應會勾起更多人的"氣味故事",調香師Christine Nagel在調配這款香水時靈感是來自英國詩人John Keats的《秋頌 To Autumn》。找了一下家中詩集,有葉慈的《塵世玫瑰》但沒有濟慈。在書店找了一下只有實體書,是余光中老師翻譯的,買下後天可以試讀。為了想了解一件事情而去讀書認識更多,是一件相當不錯的動力。但在一般普遍的教學現場似乎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情,換個角度想,我們常感嘆若當時有一位老師或是一本書或是一件事能讓我們對學習慢慢探索,也許便不會討厭學習;不過學無止盡,離開了校園我們還有大把的人生可以探索有興趣的知識,將人生的遺憾歸類給過去似乎不怎麼負責?學習永遠是為了自己想與不想,就算喜歡的知識是多麼小眾,也只有認真了解後才能評斷它不是嗎?當然在這之前得負起該負擔的責任,至於其他的閒言碎語,管他們去~
說太多個人想法了,拉回來。我想等看完書後再決定自己能不能好好的記錄感想,也許是對於詩人或是對於這首詩?另外感興趣的詩?現在沒想法,只分享調香師所說的對於這款香水的靈感其中一句,John Keats的《秋頌 To Autumn》是這樣說的:
“多霧而甜果豐收的時令,是成熟太陽的貼心友伴......”
這首詩是John Keats創作於1819年9月19日的秋季,詩人漫步在河旁步道時感受到了屬於這個季節的美好。我想調香師應是想調出"美好、幸福又純淨"的味道,這首詩和小蒼蘭本身也沒甚麼關係,要說有明確的寫出"小蒼蘭"還是席慕蓉的《寫給幸福 - 兩種時刻》、《七里香 - 後記 - 一條河流的夢》,裡面是這樣寫的 :
《寫給幸福 - 兩種時刻》:
(前略)......在我成長的過程裡,上蒼不斷地眷顧著我,神不斷地給我增添了無數美麗的記憶。就好像結婚的時候,兩個窮學生怎樣籌措、怎樣張羅的細節都已經記不起來了,卻一直記得他給我的那把小蒼蘭的柔白與芬芳。還有他告訴我的花店女店員怎樣追出來微笑地為他在禮服上插上胸花,而我不斷地想像,當他捧著那把小蒼蘭喜孜孜地走過布魯塞爾春天的市街前的時候,他周圍的行人曾經用怎樣憐愛與欣羨的眼光目送過他。
《七里香 - 後記 - 一條河流的夢》:
(前略)......父親也特地趕了來,親自帶我走過布魯塞爾老教堂裡那長長的紅毯,把我交給我的夫君。而他也明白了我父親的心,就把這個繼續寵愛與保護我的責任給接下來了。
那是個五月天,教堂外花開得滿樹,他給了我一把又香又柔又古雅的小蒼蘭,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因此,我的詩就為認識我們朋友間一個不可解的謎了。有人說 : 「你怎麼會寫這樣的詩?或是:「你怎麼能寫這樣的詩?」甚至,有很好的朋友說:
「你怎麼可以寫這樣的詩?」
為什麼不可以呢?我一直相信,世間應該有這樣的一種愛情: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的美麗。假如我能享有這樣的愛,那麼,就讓我的詩來作它的證明。假如在世間實在無法找到這樣的愛,那麼,就讓它永存在我的詩裡,我的心中。
------
《七里香 - 後記 - 一條河流的夢》超過小蒼蘭的那段是多的,一樣我不會管其他鹹魚想法,但我會相信這份愛,不是愛情。愛情太短暫了,"愛"才是悠遠長久的。
從上方文章可知,小蒼蘭並非秋季的花材,它在冬末至春季開花,開花後會進入休眠期,和鬱金香、風信子不同的是,小蒼蘭的球根是經過夏天高溫而打破冬眠的。所以約9月時才會定植。對了,小蒼蘭雖有"蘭",但它是鳶尾科小蒼蘭屬哦,並非蘭花。
花語是 : 純潔與幸福,是愛情與婚姻最美好的祝福。
也有人會在畢業季節贈送小蒼蘭,代表「為你開始應援!」
找完資料還想起了陳昇的兩本書《鹹魚的滋味》與《布魯塞爾的浮木》,已經忘記內容了,想是與小蒼蘭一點關係也沒有,哈!
看起來還真的使用蠻多小蒼蘭的,我想一部分是香味,一部分是型態,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名字吧?蒼這字帶有青灰色之意,似乎讓意義味道更為深沉了。
我想小蒼蘭是這樣的,經過了熱烈曝曬而勇敢發芽,在冬末初春帶給人們幸福。花雖枯萎,但味道會一直陪伴在記憶中的,也許認為你忘了,有天不經意的經過誰,依稀會想起那個模糊的我。
美國詩人Emily Dickinson應對於小蒼蘭也有屬於她的詮釋,她的詩集我有幾本也讀了,不過最記得的還是龍膽花,有機會在看看想不想紀錄關於屬於她的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