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大橋西側的引道工程,延到第三次終於通車,
短短的幾十公尺竟使人引頸企盼兩年左右,因連接著堤道沿著溫泉溝,
一路的養殖池田與大江相對,出海口矗立如屏風的龜山島,西望連綿層疊山巒翠碧,外地人將此地口耳相傳喚為「水雲天」,前些年堪為秘境,而今早已人車紛沓,
何況也是一條便道捷徑,島國之內只要一說出某處秘境,便再也不是秘境。
難得的風和日麗,雖無日艷,在多雨的平原,堂而皇之十足的可稱為好天了。
從溫泉老街前段的太子爺廟(德陽宮)東轉過鐵支路,再北轉行進奇立丹,
溪側鐵道下便是潺潺的溫泉溝,此時還不到極冷時,
在春節前後可是煙霧瀰漫於河溝上中游之間,南側有農家民宿咖啡館農田,
路段中經過國五高速公路南北向的高架橋,往東到底有一個砂仔港水門,
與屬於小鎮轄區的中崙橋,在此溫泉溝的水流便與另一支流以Y字形匯合入於大江,
你得等橋兩端的紅綠燈允許,才好東西南北通行,這中崙橋長約30米,
來個右轉便是水雲天了,堤路雖窄勉強可供兩車交會,清潔隊也有在打理,
乾淨清爽,江河淺灘逢冬蕭條,兩側菅芒灰白如逝去年華,
老榕樹下的香腸伯與三輪攤車終於從一公里外鎮公所側邊的駐點回歸本位,
兩處的生意天差地別,畢竟在這江畔孤行獨市,
天時地利人和他又可在破沙發上「翹腳捻嘴鬚」抽著菸談笑風生了。
這引道是通了,但平空多出兩座紅綠燈,正與海口相望,
已非早年人車稀疏的濱海公路。記憶不斷在更新,無非是人事物交疊錯落推擠,
無關緊要的自然不會刻意去記得,偶而確會像流星般一閃而過,
如似某種徵兆預言謎語在啟示指引著,人世如棋局,將帥兵卒,
也只能在有限的時空內各展所能,何來勝負輸贏?世間沒有永遠的位置與身分。
橋下就是村裡人俗稱為「港嘴尾」的海口,國中時期,父親在漁撈空檔間,
會召喚我與小妹,用罟網捕捉烏魚苗,岸流之間落差很大,
不像一般的沙灘由淺漸深入海,父親身長體壯在湍急的洋流中,
只露出伸長手臂拉著網的肩膀,我在岸上隨之往前,小妹於後跟著,直到收網上岸,
三人在網兜內搜尋揀拾獵物,而這段海口急流與捕鰻一樣,
每年都會有幾個淪為滅頂波臣海上遊魂。
昔年小漁村的生計除了出海捕魚,餘者便以「三栽」貼補,春天烏魚苗,
夏季虱目魚苗,冬天鰻魚苗,前兩者早已不再耳聞,而被視之為白金的鰻魚苗,
今年至今也慘不卒睹,不過也還好,只是少一些暴發戶而已。
能夠重新走一條熟悉的路,宛如識途老馬有點歡喜,有路便好,
若可揀擇還是一樣寧可走那人煙稀少的途徑,無有爭先恐後的一條路。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