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2025/03/01

昨天下午媽媽又發燒,安養中心通知妹妹,幫媽媽辦住院,今天一早我回老家,陪爸爸去看中風多年,已經是植物人狀態的媽媽。爸爸一週會有三天去安養中心探望媽媽,即使媽媽不會再有回應,爸爸仍然總是對我說:「雖然知道她這樣很辛苦,但是要是她真的走了,我又覺得我沒伴了,剩下我而已…。」


我也無法跟爸爸說什麼,因為我跟他們不一樣,我一直覺得我的先生會好起來,但隱隱約約的直覺,又覺得在他生病之後,我們其實已經開始走不下去。我們還太年輕,攜手二十年,還沒有等到孩子成年,還沒有來得及碰觸我們的老年,就必須面對疾病帶給整個家庭的衝擊。病患本人跟家屬,感受到的壓力和痛苦情緒,有時候會重疊,更多時候,卻是不容易相互理解的黑洞,其中會參雜太多還沒有被自我看見的陰影和創傷,疾病會將這些本該在生活時間流逝裡,漸漸釋放的黑暗,縮短出現的時間,並且將影響放大數十倍。


愛是很複雜的情感,常常也會變換成各種形式,愛情轉變成親情,甚至可能感情不在了,愛仍然是在的,如同我對我的母親。而看著媽媽如此痛苦,卻仍無法放手的爸爸,我只覺得愛根本就很謎,因為即使我在先生最後選擇放棄受苦離開我們,我完全接受並且祝福,仍舊會在他離開後深刻體會到失去的痛苦,承受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似的悲傷,而爸爸媽媽在老年時才必須面對這種遲早會來臨的痛苦,或許爸爸已經是太老而無法獨自承受,他的愛跟我的不一樣,所以我也無法安慰他,因為能不能繼續前進真的跟年齡無關,跟有沒有懂自己、愛自己有關。


太遲的「完全獨立」(身心靈的健康都能夠自己負起責任,而不是得依賴另一個人來完成)會讓生命的最後過得很不順利,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因為這是愛的真實形式:能夠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


爸爸一直強調從前都是媽媽在拿主意,現在變成剩下他自己,他感覺很不習慣(媽媽比較強勢,因此他不需要負責,媽媽家暴我,他也是旁觀),在我看來這就是他們都不理解對方的表現,因為他們連自己的責任都推到另一個人身上,難怪時不時吵吵鬧鬧一輩子還分不開,但他們對彼此的感情是真的,綁緊緊的那種,這也是其中一種的「夫妻關係」,但不是我跟先生選擇的。我也已經無法知道有伴侶的老後會是什麼樣子,但我相信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因為先生離開時是安心的(我們好好談過了,我寫下過記錄),這帶給我莫大的安慰,至少我們的愛還來得及傳達給彼此,對我來說,我和先生的二十年,就已經是一輩子。


所以「珍惜」是從愛延伸的吧,不是每一天都會理所當然的到來,可惜我們總是會遺忘,就像我們總是會忘記要愛自己、照顧自己一樣,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把體驗到什麼感覺的選擇,丟給別人決定一樣。


先生在六年前的二月中過世,三月初樹葬,每年的這段日子,我總是會想起與他相處的最後那段時光,我們最後的談話,彼此的接納與理解。我想我是幸運的,因為即使從此再也見不到他,我也已經將這份愛帶著,繼續我的人生。

avatar-img
Shu nian 舒年書黏的沙龍
45會員
402內容數
☘️閱讀記錄📖、喜歡的書籍📚、偶爾出現生活吃喝☕️、人生感受也有一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5/02/20 早上小寶上學前對我說,今天是爸爸的忌日,我說是啊,他已經離開我們六年了。 趁著天氣稍微回暖,有一點點陽光,我先到家附近的圖書館還書,稍微逛一下,又借了五本書,意猶未盡的感覺想再到離家遠一點的圖書館看看,於是背著我的小背包就繼續走路過去了。 慢慢地走著,也感受著一個
兒子今天休假,陪我去桃園,到朋友開的「穩心陪伴工作室」看看。我們先在附近的星巴克吃早午餐,再徒步到「穩心」。 朋友創業的過程真的是如同保羅·科爾賀《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說的:「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充滿了各種巧合、幸運、支持,尋找合作對象的時候,也是驚奇
2025/01/19 新書入手!博客來會員日,加上會員的購物金,我就又忍不住敗下去買了。 小川糸的二本新書、馬伯庸的「古代社畜求生指南」套書二本、以及《勿忘我餐廳營業中》、銀座四寶堂文具店的續篇《思念拆封不退》二本小說,總共六本,書債持續累積中,真不知道為什麼對書這麼貪心。 或許是
2025/01/18 昨晚跟女兒聊了很多,關於我這次的工作,關於我遇到的人,還有我的內心感觸跟感受,女兒聽著,也給出了她的看法,她說她是從我憂鬱症復發嚴重之後,才真正體會到一家人的情感,那種愛與被愛的感覺。 我知道是因為我陪伴她的時間變多了,兒子是連國小都是我帶著,而女兒幼兒園大班,老公
《練愛士-人生自救戰鬥卡》 ~請長成你喜歡的大人模樣~ 📖「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快樂的權利。」 小時候都希望快樂,長大後只能收割寂寞。 練愛士在地球生存,不被肯定是常態。若你因為被否定就開始戴起「假面口罩」,隱藏真實想法,只會越活越假,變成自己不喜歡的大人模樣。 但你不用跟生活妥協,不
《珍愛卡》~等待 11.等待 Waiting 面對現在正在經歷的情況,有些不確定,有些難熬不舒服的感受。 🎵注入希望 帶著希望,等待好事發生。 讓自己安靜下來,為等待的結果祝福。 星期一就要去工作了,雖然是短期的三個月,內心的焦慮感還是很重,抽了《珍愛卡》,是這張「等待」,真的
2025/02/20 早上小寶上學前對我說,今天是爸爸的忌日,我說是啊,他已經離開我們六年了。 趁著天氣稍微回暖,有一點點陽光,我先到家附近的圖書館還書,稍微逛一下,又借了五本書,意猶未盡的感覺想再到離家遠一點的圖書館看看,於是背著我的小背包就繼續走路過去了。 慢慢地走著,也感受著一個
兒子今天休假,陪我去桃園,到朋友開的「穩心陪伴工作室」看看。我們先在附近的星巴克吃早午餐,再徒步到「穩心」。 朋友創業的過程真的是如同保羅·科爾賀《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說的:「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充滿了各種巧合、幸運、支持,尋找合作對象的時候,也是驚奇
2025/01/19 新書入手!博客來會員日,加上會員的購物金,我就又忍不住敗下去買了。 小川糸的二本新書、馬伯庸的「古代社畜求生指南」套書二本、以及《勿忘我餐廳營業中》、銀座四寶堂文具店的續篇《思念拆封不退》二本小說,總共六本,書債持續累積中,真不知道為什麼對書這麼貪心。 或許是
2025/01/18 昨晚跟女兒聊了很多,關於我這次的工作,關於我遇到的人,還有我的內心感觸跟感受,女兒聽著,也給出了她的看法,她說她是從我憂鬱症復發嚴重之後,才真正體會到一家人的情感,那種愛與被愛的感覺。 我知道是因為我陪伴她的時間變多了,兒子是連國小都是我帶著,而女兒幼兒園大班,老公
《練愛士-人生自救戰鬥卡》 ~請長成你喜歡的大人模樣~ 📖「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快樂的權利。」 小時候都希望快樂,長大後只能收割寂寞。 練愛士在地球生存,不被肯定是常態。若你因為被否定就開始戴起「假面口罩」,隱藏真實想法,只會越活越假,變成自己不喜歡的大人模樣。 但你不用跟生活妥協,不
《珍愛卡》~等待 11.等待 Waiting 面對現在正在經歷的情況,有些不確定,有些難熬不舒服的感受。 🎵注入希望 帶著希望,等待好事發生。 讓自己安靜下來,為等待的結果祝福。 星期一就要去工作了,雖然是短期的三個月,內心的焦慮感還是很重,抽了《珍愛卡》,是這張「等待」,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Thumbnail
「妳能想像再也無法和媽媽說貼心話、話家常嗎?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況。」佳佳話語透著無奈,「我能理解,只要想到得了失智症的親友未來會忘記我,我將成為他生命中的陌生人,我就很難過,妹妹說,她已經不是以前的媽媽了。但後來我試著用另外的心
這陣子由於父親的健康狀況出了一點問題,因此Loeb媽每個月固定回1~2次娘家的習慣也因此調整了一下。在父親轉往普通病房的第二天下午,在探望完父親後便驅車從台北回到台中去讓外婆玩玩孫子。 晚餐期間可愛的丈母娘忍不住關心的心情,於是提出了一串關於父親狀況的提問: 狀況很嚴重吼? 阿怎麼會這麼嚴重?
Thumbnail
今天因為弟弟工作上調度吃緊,因此早上無法至醫院探望父親。順勢邀請了Loeb媽一同進入病房探望,幫父親打打氣。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媽~! 我剛突然想起還有好多話還沒跟您說呢,您怎麼就走了?!那天在仁愛醫院看著您在3樓的加護病房被葬儀社要推到地下樓助念室,他們用布把您蓋住....我才突然意識到:您不用再呼吸了!!
Thumbnail
在我心中,家的模樣不是地理環境或居住時間而定,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人,那個人所在的地方,無論在哪,對我而言都有家的模樣。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Thumbnail
「妳能想像再也無法和媽媽說貼心話、話家常嗎?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況。」佳佳話語透著無奈,「我能理解,只要想到得了失智症的親友未來會忘記我,我將成為他生命中的陌生人,我就很難過,妹妹說,她已經不是以前的媽媽了。但後來我試著用另外的心
這陣子由於父親的健康狀況出了一點問題,因此Loeb媽每個月固定回1~2次娘家的習慣也因此調整了一下。在父親轉往普通病房的第二天下午,在探望完父親後便驅車從台北回到台中去讓外婆玩玩孫子。 晚餐期間可愛的丈母娘忍不住關心的心情,於是提出了一串關於父親狀況的提問: 狀況很嚴重吼? 阿怎麼會這麼嚴重?
Thumbnail
今天因為弟弟工作上調度吃緊,因此早上無法至醫院探望父親。順勢邀請了Loeb媽一同進入病房探望,幫父親打打氣。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媽~! 我剛突然想起還有好多話還沒跟您說呢,您怎麼就走了?!那天在仁愛醫院看著您在3樓的加護病房被葬儀社要推到地下樓助念室,他們用布把您蓋住....我才突然意識到:您不用再呼吸了!!
Thumbnail
在我心中,家的模樣不是地理環境或居住時間而定,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人,那個人所在的地方,無論在哪,對我而言都有家的模樣。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