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音樂,兩分鐘。每天中午12:30快速讓你認識一首曲目,今天要介紹的,是來自日本歌手Vaundy的作品《不可幸力》。

封面是烏鴉,整首曲子的MV皆是以烏鴉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
可能有許多台灣人並不認識Vaundy,事實上他本人也並不是主修音樂,而是在一所美術大學主修設計,而在他在Youtube上傳第一支單曲《東京Flash》後意外走紅,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也被許多人視為未來可能會改變日本歌壇的超級新人。

Vaundy本人
也因為主修設計的關係,Vaundy非常重視MV的風格是否有跟音樂的風格搭配上,他自己也擁有一個設計小組,專門為他的音樂設計出適合的MV。
今天介紹的這首「不可幸力」字面上並沒有任何意義,但在日文中,讀音與日文的「不可抗力」相同,一方面暗示著「讓人無法幸福的阻力」,另一方面則是「讓人無法抗拒幸福」。
我那時候聽這首曲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完全被作曲者騙了」。
一般而言的流行音樂多採用ABCABCDC的這個結構寫成,其中A就會是開頭的主旋律而C則是副歌。
但這首不可幸力拋棄了這個規則,採用了ABCBCDEDC的結構,所以當我聽到C的段落時,會下意識的認定C這個段落就是副歌,再加上就如同流行音樂一樣,第一次副歌的後面通常會加一段間奏,又會讓聽者更確信C就是副歌,但可是到了下一段的BC時,C最後的收尾卻越來越刺激,緊接著這個真正的副歌橋段D,我當時聽到居然有人敢把流行音樂的結構打破並重組寫出這麼巧妙安排的音樂,就毫不猶豫的把這首加入到歌單中。
可能聽我這樣介紹大家很難搞懂偽副歌到底是什麼,建議大家親自去聽看看這首曲子,感受一下Vaundy那打破世俗規則的作曲結構。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邊,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