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接觸股市,看著一檔股票現在的價格是100元,很多人都會好奇:「這樣算貴還是便宜?」
其實,這跟去市場買菜一樣
假設你平常買高麗菜,價格大概落在 80~100 元,這時候突然有一天,颱風來了,高麗菜變成 200 元一顆,你馬上會覺得:「這也太貴了吧!」
我們對價格高低的判斷,都是來自 長時間的價格經驗。而均線(Moving Average, MA)就是這個「價格記錄本」,幫助我們回顧過去,了解股票價格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值。
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最近幾天的收盤價加起來,再平均一下。
舉個例子,假設今天是 3 月 5 日,最近 5 天的收盤價如下:
那 5 日均線(5 日 MA)就是:
(100+102+101+103+104)÷5=102(100 + 102 + 101 + 103 + 104) \div 5 = 102(100+102+101+103+104)÷5=102
明天 3 月 6 日,如果收盤價是 105,新的 5 日均線會變成:
(102+101+103+104+105)÷5=103(102 + 101 + 103 + 104 + 105) \div 5 = 103(102+101+103+104+105)÷5=103
可以看到,每天的 MA 值都在變化,而這條線畫出來,就是我們在股市軟體上常看到的「均線」。
而不只 5 日均線,我們還可以看更長期的均線,例如:
我們再來看一個生活例子:
老婆說:「這個限量名牌包,過去幾年價格一直漲,以後肯定更貴,現在買最划算!」
這其實就是 趨勢 的概念!她發現這個包包的價格每年都變貴,所以預測未來也會繼續上漲。
股票市場也是一樣的道理,當均線往上走,代表價格正在上升,這就是「多頭趨勢」。
如果均線開始往下走,那代表趨勢反轉,可能股價要跌了,這叫「空頭趨勢」。
股市就像是一場演唱會,如果有個人突然大喊:「著火了!」,即使你知道不是真的,也會被大家的恐慌推著跑出去。
在股市也是如此,當趨勢往上,大家搶著買,股價就會繼續被推高;當趨勢往下,大家紛紛賣出,股價就會越跌越低。
而均線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趨勢:
趨勢的背後,其實是市場的供需變化、投資者的心理,以及企業的基本面。例如:
當大量資金湧入,短期均線(5 日)就會向上突破長期均線(60 日、250 日),形成「多頭排列」,趨勢確立。
但趨勢不會永遠向上,當短期均線往下跌破長期均線,市場可能進入下跌趨勢,稱為「空頭排列」。
這大概是股市裡最讓人崩潰的時刻了
投資是一個很反人性的,你以為股價跌下來是撿便宜,結果買進之後還繼續跌,於是又補倉(攤平),結果越買越便宜,最後變成一場悲劇。
其實,當短期均線會引領著長期均線,當短期均線往下,表示市場進入修正,這時候買入的風險會比較高。如果 5 日、20 日均線開始下彎跌破 60 日均線,可能代表趨勢反轉,要小心空頭市場來襲。
均線可以幫助我們:
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搭配自己的交易策略,設定停損點,避免情緒影響判斷。
接下來,我們再來研究「成交量」
以上都是自我學習研究的心得,有不同看法的可以留言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