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Bellinzona車站揮別Joyce,分頭前往不同的旅程。Joyce選擇的是往北到Andermatt,接上冰河列車的西半段前往Zermatt,我們這一邊則是南下經過Milano前往Venzia。


如果不考慮慢車,這一段火車可以選擇義大利國鐵Trenitalia或法拉利公司營運的ITALO,買不起法拉利,那趁這個機會搭一下也是好的,於是我早早就選擇了ITALO。只是ITALO班次相對較少,我在這裡陷入了選擇困難。如果想要順便去米蘭大教堂,那就要在米蘭待到五點左右,然後八點左右抵達威尼斯。如果想要提早一班車就變成1235出發,1503抵達St. Lucia車站。幾經思考,我最後放棄了單攻米蘭大教堂,選擇了1235這一班車。

在米蘭車站還看見了紅箭列車Frecciarossa塗裝的ETR-700。Wiki的資料上說ETR-700是Frecciargento銀箭列車,但這一輛看起來卻像紅箭。

跟台灣的車站不同,我發現歐洲很多車站是在鐵路的尾端,例如Zurich HB、Munich Central、Frankfurt HBF等等,米蘭中央車站(Milano Centrale)也是一例,下車後沿著月台走到底就會到候車大樓去。

11點半到米蘭,搭1235的ATILO離開,只有一個小時就不用思考太多,車站裡外簡單走走逛逛,以白色為主調挑高的候車大廳,看起來非常氣派。樓下好像可以轉其他大眾運輸像是公車一類的。

繞到外頭去看看車站,除了車站本身異常巨大之外,車站的門也很引人注目,據說把門弄這麼大是為了讓大人物可以驅車直接進入中間的穿廊

當天不知道有什麼事件或者有什麼活動,車站外頭有不少軍車展示/駐守,但只有少少的士兵看守這些車
車站前面的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這灰色的蘋果了。事後補做功課才知道這是2015年米蘭世博會時放的,算算也擺了好一陣子了。當年的主題是食物與科技,這顆蘋果則象徵人們生活中被科技剝奪的快樂需要被補回來。我自己是不太能跟這個作品連結起來,就留給大家自己去參悟了。

在米蘭車站排隊買了一些東西上車當午餐,我以為我會開心享受這條鐵路的風光,但全車對號座的安全感,配上舒適穩定的推進感,很快的就讓我進入夢鄉,再次醒來已經看得到海了
跟帥氣的ITALO列車說再見

都說威尼斯很容易在小巷子裡面迷路,想不到我第一天就被逼著練習「re-route」。在距離民宿不到30m的地方,有個人醉倒在路邊,警察正在處理中。我小錄影了一段就被制止了,不讓我繼續錄影,還請我們繞道而行。
找新的路徑抵達民宿,簡單的安頓行李之後,天色還早,就出門熟悉一下環境。因為大眾運輸系統罷工的關係,我們這幾天沒有大運河的水上巴士可以搭,去哪裡都只能乖乖用走的。
雖然民宿旁邊就有超市,不必擔心後勤的問題,但久聞這間「世界最美的超市」就在我們住宿不遠處,於是特別走過來開開眼界。這裡以前其實是劇院,外觀完全看不出是一間超市

走進其實跟正常的超市有類似的樣子,類似的貨架和配置
想找劇院的「遺跡」,抬頭看天花板吧

不知道這壁畫是原本劇院的,還是超市進駐之後才弄的

據說威尼斯錯綜複雜的水道,是不能下去戲水的,要不然我還蠻想就下去泡泡腳的

大門上有共濟會標誌的Chiesa di Santa Maria Maddalena

Chiesa di Santa Maria Maddalena
Paolo Sarpi的雕像和Chiesa di Santa Fosca,似乎也是個當天沒開門的教堂。威尼斯歷史學家、主教、科學家、教會律師、博學家和政治家,在威尼斯共和國成功違抗教皇禁令(1605-1607)和與奧地利一起對抗烏斯科克海盜的戰爭,期間代表威尼斯共和國積極活動。(from wiki)

Rialto橋不遠處,路旁巧克力店家的布置,看起來是Rialto橋造型的巧克力噴泉

Rialto橋上有很店家,遊客總是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