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交換準備-迷思大破解 2》交換生都過得很爽?

《出國交換準備-迷思大破解 2》交換生都過得很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交換生活比想像中還有更多需要適應(很有可能無法克服)的地方。如果你是超級大E人、適應力超好的人,可以直接跳過,如果你是像我一樣的稍微內向、需要時間適應新環境的人,你想過害怕的事情,我也絕對想過。而總結交換兩大挑戰:宿舍生活、萬事自己來。

宿舍生活

通常交換宿舍(以歐洲為例)是有自己的房間,而廚房和浴室則看房租高低決定是否共用,但通常廚房會是共用空間,像我當初是12個人共用一個廚房,想當然如果大家沒有功德心會是一場災難!

宿舍隔音通常不好(我在歐洲就沒遇過隔音好的),因此有喜歡party的舍友會是你想睡覺時最大的阻擾,所以房間位置的選擇也是大學問。

此外歐洲部分地區沒有抽油煙機,如果是可以自己選擇房間,可以先了解宿舍樓層圖,先想好要住在哪個房間,提前考慮隔音、煮飯聲音及味道等。如果是用抽的,記得去拜拜。

即使在台灣有過宿舍經驗,也不一定能套用,畢竟來自不同國家的舍友,除了語言隔閡外,還存在文化差距,這一方面真的需要互相尊重以及具體的共用規則,兩者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raw-image


萬事自己來,我依靠我自己

獨自在外要適應萬事自己處理。有相關房間飛進大蒼蠅、燈泡壞掉、做晚餐到一半切到手指、火車搭到一半突然停下來……無數在台灣可以找爸媽幫忙、朋友討論的問題,全都要自己處理。

當然也可以向其他人求助,但畢竟在短期的交換期間,不一定可以快速建立關係,每個人為了豐富自己的交換生活也都很忙碌,像我們宿舍從頭到尾,基本上每週都有人不在去旅遊。

因此能先準備的東西在台灣先規劃好(必備藥物等),在外面也要事先了解當地文化,不要試圖挑戰當地規則、自找麻煩。

像在荷蘭紅燈區是禁止拍照的,不要心存僥倖,我一個朋友以為沒人就偷偷拍照,沒想到從巷子衝出一個男人對他破口大罵,幸好沒發生什麼事情,先不討論對方行為是否適當,但尊重當地文化是去到異國該有的行為。

raw-image


但對此不需要過度緊張或害怕出現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當只有自己可以依靠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會找到解決方法!

像我在德國旅遊的時候,遇到火車行駛到一半突然停駛,廣播都是德文,再加上停下來的站是個非常小的車站,我只記得因為連站務人員都找不到,我在火車上等了一陣子才確定真的不會行駛,然後開始問人加google,火車做錯好幾次方向,才終於到達目的地。現在想起來非常不可思議,沒有超級慌亂,反而很有條理的處理問題又超級勇敢(容許我自我稱讚),完全不是平常的我 😆

raw-image


只有自己可以處理問題時,真的會激發出自身的另一面,可能會發現另一種潛能。

而這些經歷雖然不一定都是開心的回憶,但都是交換期間獨一無二的趣事。



“To live is to suffer, to survive is to find some meaning in the suffering.” -Friedrich Nietzsche

交換無可避免的會有很多困難,有些甚至讓人非常崩潰,但交換中所獲得的經驗與開拓的視野,就是meaning in the suffering,而且絕對值得。

又或許這些挑戰本身就是挑戰的意義,它們會讓我們認識不同的自己、得到人生的珍貴經驗。


交換真的太多可以分享,請大家投下寶貴的一票或留言告訴我,你們都想知道些什麼呢!

匿名投票

接下來我想知道

  • 交換討論課
  • 我的宿舍生活
  • 交換申請準備
  • 交換的優點收穫
  • (嚴禁任何形式轉載利用)

    avatar-img
    EchoLingual 英語路上的聲音與回響
    1會員
    5內容數
    👩‍🏫 五年教學經驗,從哄 3 歲小孩開口說 "apple",到跟即將入伍的學生討論 TOEIC 口說考題。 💡 這裡分享什麼? 學生的奇思妙想 教學心得與翻車現場 18 年英語學習精華,踩過的坑、累積的方法,一次整理給你! 🚀 如果你是家教、學生、家長,或只是想輕鬆學點英文,來一起交流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