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含有「經驗」共 289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職場中遭遇的失望與無助,以及最終選擇離職的經歷。文章的目標讀者是那些在職場感到疲憊、不被肯定,甚至被犧牲的上班族。文章以同理心和溫柔的語氣,鼓勵讀者重新審視自身價值,並相信未來還有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你也以為,女兒只是「蠶豆症帶因者」,不會發病嗎? 我是一位從事基因檢測的媽媽,先生確診 G6PD 缺乏症,我們以為孩子只是遺傳帶因,卻沒想到——兩個女兒都被診斷為蠶豆症患者。 這是怎麼發生的?蠶豆症到底是什麼? 這篇文章,讓我們從遺傳基因的角度,一起解開這個看似單純卻充滿變數的健康謎團。
買預售屋的你,是否也曾在心裡想過:「等交屋再找設計師就好吧!」但其實從你接到建商通知可以進行客變的那一刻起,設計流程就應該同步啟動了。 身為室內設計師,我經手不少案子,也遇過不少屋主「來得太晚」導致錯過最佳客變時機、或是驗屋時一頭霧水的情況。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室內設計與客變、驗屋相關的時間軸與注
每個人最終該面對的,只有自己的課題。 最近很愛多管閒事。 像是後輩們不會做專案,就去找一些資料給他們看,幫他們上一些職場技能課程。 自己倒是因為這些課程耽誤了一些本質上該做好的工作。 原本該做好圓滿的工作卻被分心拉到其他人的管理身上。 然後他們也興趣缺缺,有的會聽你的話
Thumbnail
2010年之後,青少年的焦慮與憂鬱比例開始大幅攀升。 這不是某個族群的問題。 這是世代性的心理變動——而它的轉捩點,就在我們手上的智慧型手機,很少人注意到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從來不是「滑久了會近視」這麼單純。 如今我們正進入「由演算法養大的孩子世代」,這一代孩子正面臨一場前所未見的心理健康危機。
Thumbnail
soleman-avatar-img
9 小時前
https://bit.ly/4irRpBz https://bit.ly/3YKnT2C
付費限定
內耗,是一種沒有和靈魂對齊時,祂在你體內的悲鳴。 這句話聽起來很沉重,因為「內耗」在這個時代並不稀罕,甚至常態到人類已經用社群貼文,或是與朋友們的對話框裡,去為這兩個字撲粉、上腮紅,色號名叫「這是人生必經的一部分」。 坦白說,拿到這款色號,算有救。起碼當事者還知道這「只是一部份」,起碼還
看完新文章忽然意識到自己從某天開始內耗的頻率大幅減少了,關鍵也是在創作與行動。 雖然經常只是些我覺得沒太大意義的創作,做完也不見得會發出來給人家看,但還是有種莫名的暢快感。 最近前往大學演講,演講前還在瘋狂顫抖緊張到不行,暗自抱怨靈魂總拉著我做一堆我怕到要死掉的事情。 但演講結束後直達身體深處的感受卻是「活著真好,這趟旅程沒有白來。」 我的勇敢大概不是初生之犢無所畏懼的那種,而是一邊瑟瑟發抖,還是默默往前走的過程鍛鍊生長出來的勇氣吧。
🔖 所別:面試所 🏃‍♀️ 班級:選手班(2–5 年職場)|色彩:Cobalt Blue 💙 🎯 對象:有職場經驗、想轉職升遷、準備進入下一階段挑戰者 🧠 口號:#不只是找工作是下一步的戰略 💡選手班的你,該學會的不是「找工作」,而是「選戰略」
Thumbnail
EMMA-avatar-img
10 小時前
https://bit.ly/3GjeCbP https://bit.ly/3GkYu9z https://bit.ly/44pDCrV https://bit.ly/3YKnT2C https://acortar.link/3RAB0K
當換到新工作、尤其是跨領域進入不同產業的時候,常常會出現自我懷疑的心情。 「怎麼別人一下就上手,我卻還是搞不清楚方向?」 「我以前都做得不錯啊,怎麼現在連基本流程都記不起來?」 「前輩已經教了好多次,我怎總還是會做錯?」 「我是不是不適合這領域…?」 這種陣痛期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有經
Thumbnail
EMMA-avatar-img
10 小時前
https://bit.ly/3GjeCbP https://bit.ly/3GkYu9z https://bit.ly/44pDCrV https://bit.ly/3YKnT2C https://acortar.link/3RAB0K
🔖 所別:面試所 👩‍🎓 班級:新手班(0–3 年職場)|色彩:Mint Green 🌱 🎯 對象:剛畢業、轉職新手、第一份工作準備中者 🧠 口號:#從零開始不迷航 🚪你不是沒實力,是沒練對方法。
Thumbnail
EMMA-avatar-img
10 小時前
https://bit.ly/3GjeCbP https://bit.ly/3GkYu9z https://bit.ly/44pDCrV https://bit.ly/3YKnT2C https://acortar.link/3RAB0K
室內設計的工作,不僅是畫出美感,更是將生活的實踐細節一一落實。從接案、設計規劃、現場施工到最終完工,每一個階段都藏著無數細節與挑戰。這篇文章,想與大家分享我在實務過程中累積下來的經驗,也希望能給剛踏入這行的設計師一些實用的參考。 一、接案階段:從「需求」開始,而非「風格」 許多業主會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