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名《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也是最為人熟知和廣為流傳的一品,常簡稱為「普門品」。
一、經文主題簡介:
「普門品」重點講述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與救苦救難的神通威德。經中透過無數譬喻與例子,說明眾生在遇到各種苦難時,只要誠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便會隨機應化,前來救度。
二、經文大意重點:
1. 無盡意菩薩請問:
無盡意菩薩問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何以名為「觀世音」?佛陀回答:「因為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音即觀其音聲,皆得解脫。」2. 三十三應化身:
為度不同眾生,觀世音菩薩可應機化現成佛、菩薩、羅漢、國王、宰官、男女等三十三種不同的形象。
3. 救苦救難:
經文詳述眾生遭遇火難、水難、鬼難、刑罰、賊盜等,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即能獲得解脫。
4. 觀音三毒對治:
經中亦說,觀世音菩薩能對治貪、瞋、癡三毒:「多貪者念觀世音菩薩,則得離貪;多瞋者念觀世音菩薩,則得離瞋;多癡者念觀世音菩薩,則得離癡。」
5. 持名功德:
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者,能得無量福德,得眾生愛敬,遠離災難,福慧增長。
三、常見經句:
• 「應以何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 「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四、修持方式:
1. 誦念普門品全文:
每日誦持一遍或多遍,專注誠敬。
2. 持念聖號:「南無觀世音菩薩」:
可在行住坐臥間持念,以增福消災、安定心神。
3. 觀音菩薩心咒(梵音):
「嗡 嘛 呢 唄 咪 吽」
(Om Mani Padme Hum)
雖不是普門品中的內容,亦是藏傳佛教觀音修持的核心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