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的景點是琥珀堡,這座宏偉的城堡就矗立在對面的山上,遠遠望去十分壯觀。
弄蛇人通常使用一種名為「pungi」的簧管樂器,這種樂器由一個葫蘆和插入其中的兩根管子組成,能發出獨特的音調。在表演中,眼鏡蛇往往是最常見的主角,因為當牠們感受到音樂與弄蛇人的動作時,會豎起頸部的皮褶,形成一種獨特的「舞動」姿態。此外,根據地區與資源不同,也可能會使用蝰蛇、蟒蛇或紅樹林蛇等其他品種。
然而,蛇其實並非被音樂催眠,因為牠們沒有外耳,無法真正聆聽旋律。蛇的「舞動」其實是一種防禦反應——牠們透過感應地面的震動與視覺變化來判斷周圍環境,當察覺到pungi的搖擺動作與弄蛇人的靠近時,牠們會做出戒備姿態。為了確保表演的安全性,許多弄蛇人會拔除蛇的毒牙,甚至會將牠們的嘴縫合,或直接移除毒腺。然而,這些做法長期以來受到動物保護組織的批評,認為這對蛇類而言極為殘忍。
儘管如此,在亞洲和北非的一些地區,弄蛇表演仍然存在,主要是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或觀光表演來吸引遊客。對於這類傳統技藝,有人認為它充滿異國情調,值得保留;但也有人認為應該尊重動物權益,避免以傷害生物為代價來進行娛樂。無論如何,這種古老的習俗仍然是旅途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