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

我的婆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的婆婆在 3 月中旬過世了。

她的身體一向很勇健,雖然換過人工髖關節,但還能開車到處跑、與好姊妹吃吃喝喝、四處旅遊,參加感興趣的課程,過著愜意的退休生活。但在前年,醫生診斷出她體內有癌細胞,並且已經轉移,屬於第四期。動手術切除部分大腸後,她開始接受一連串的化療。

我婆婆是一出生就領洗的天主教徒,她在診斷出癌症後,仍維持樂觀心態,告訴我:「反正天主什麼時候 call 我去我就去了。」

癌症末期。雖然婆婆的態度很豁達,但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裡還是感到很不捨。

現代的化療藥物比較先進,不過仍免不了副作用。婆婆抱怨每次化療後,吃東西都沒味道了,對酷愛享用美食的她來說真是一大困擾。此外血液循環也受到影響,手指末端發黑、身上脫皮、脫髮、倦怠,髖關節疼痛,身上總有一種難以形容的不適感。

由於治療並沒有顯著的效果,因此醫師換了幾次化療藥物。那幾顆腫瘤多頑固啊!雖然沒有變大,但也不肯認輸,仍像樹瘤似的巴著婆婆的器官不放。

婆婆罹癌前兩年的健康狀況還可以,只是不得不忍受化療的副作用。在帶婆婆跑醫院之餘,我們仍舊按照平常的作息生活,婆婆也很努力治療,並盡可能散步運動、做手工藝送親朋好友、為兒孫打毛線,讓自己忙碌起來。

但到了今年過年,婆婆明顯精神不佳,吃年夜飯時面對滿桌的美食,也提不起勁。2 月下旬,最近一次的斷層掃描結果出爐,肝部的腫瘤長大了好幾倍。醫師直接對我婆婆說,大概剩兩個月。

我婆婆雖然盡力維持樂觀,但這個消息還是讓她受到很大的衝擊。回家之後,藥也不吃了、飯也不吃了,說吃這麼多藥、做這麼多治療都沒有用。從那天起,她的食量越來越少、睡眠時間越來越長,體力也變得極差,有時甚至無法自己起床。

最後我老公和小姑不得不將我婆婆送急診,而她沒有再出院。她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我們已做好心理準備。

3 月 15 日,台北愛樂大團前往台中霧峰,演出錢南章的第七號交響曲《浪漫政治家》,結束後我直接趕到台大醫院安寧病房探望婆婆。次日吃過午餐,我開車帶孩子趕往醫院,半途接到老公的電話,說婆婆已經過世,距離醫師宣告餘命的那一天,不到一個月。後座的女兒問我,阿嬤過世了嗎?我答是,一股酸楚已經湧上心頭。

--


認識我婆婆越久,越覺得她是個勇氣十足的人。

她在手足眾多的家庭長大,國小就要背著弟弟,並負責煮全家的飯。但傳統女性要承擔的家庭責任,並沒有阻止她追求自我成長。她從來沒有停止學習,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並抓住機會進修,考上師專,最終成為國小老師。

她的婚姻雖然不順遂,但沒有一味隱忍,而是勇於追求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離婚之後把兩個孩子帶在身邊,含辛茹苦地養育成人。她喜歡與人交際,許多好友成為她的後盾,幫助她度過種種難關。她在跟我聊天的時候,經常感念自己曾遇見許多貴人,才能逢凶化吉。

我是個性比較退縮的人,而婆婆似乎遇到任何事都能勇於面對,想辦法解決。有時會覺得她有點固執,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但回頭想想,要不是有這種勇氣和堅持,哪能在這樣崎嶇的人生旅途中不斷前行?

--


我的婆婆從不吝表達對他人的關愛。她熱愛各種手工藝,尤其是串珠和打毛線。我們這些晚輩經常會收到她親手做的串珠動物吊飾,以及精美的圍巾、毛線帽和毛衣。她也喜歡做各種料理,常常自製水果醋和脆梅,與親朋好友分享。

我在懷孕前期仍繼續練合唱團,剛好老公需要到國外出差,是婆婆開車接送我往返。女兒出生後因為黃疸,需要留院照光。我得知不能順利接女兒回家,忍不住大哭,婆婆也很溫柔地安慰我。

她曾敞開心胸,私下跟我聊過以前被她婆婆欺負的事。我想她很早就下定決心,日後不要做那樣的婆婆,而她也真的待我極好。

--


婆婆過世那天下午,我們將她送到第二殯儀館。雖然我們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但真正面對這件事時,心頭還是緊緊的。

當天晚上睡覺時,我躺在床上閉著眼睛,雖然很疲累但無法睡熟。到了半夜不知幾點,我還在半夢半醒之際,忽然感到她來到我的床前,握住了我的手。那觸感極為真實,我可以確信不是做夢。那隻右手非常柔軟而且微溫,我伸出兩隻手分別握住她的手掌和手腕。過了一會兒,她抽手要離開,我還跟她說「媽,你再多待一下。」但那隻手只多待了幾秒,還是輕巧地離去了。

我隨即醒過來,轉身看著老公。他不知為何感覺到我醒了,也睜開眼睛,轉過來看著我。我靠過去,摸著他的頭髮,說媽剛剛來過了。我們靜靜地把頭靠在一起。

她一定是聽到了我在她剛過世時對她說的話,因此在離開這個世界前來看看我,要我別擔心。

幸好如她生前所願,她沒有經歷太多令人難受的醫療處置。從她握住我的那隻手來判斷,她一定已飛往一個明亮溫暖的地方,享受無牽無掛的另一段生命吧!

我們在 4 月 3 日舉辦了殯葬彌撒,然後將婆婆送到二殯火化,最後將骨灰安放在大溪的天主教墓園。所有儀式結束後,神父表示紀念亡者最好的方式,就是記住他在世時的成就與善行,並繼續傳承下去,這就是一種「永生」了。

人在一生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有些只是過客,有些則會在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記,甚至改變人生的走向。我很幸運遇到了像我婆婆這樣的長輩,帶給我啟發,也讓我思考應該如何度過人生的下半場。

媽媽,謝謝你。


----

格主思密簡介:

到了人生的中點,才再度提筆寫作,寫寫詩、寫寫音樂,分享參加合唱團的經驗。有了些許人生歷練,白髮一根接一根冒出,外加忽然加重的老花眼。聽到感人的故事、動人的歌曲,親歷各種境遇,已不像年輕時心無所感或強說愁,而是化為真切的感悟。佛家追求無悲無喜之境,我則寧可感盡人世間一切悲喜,方為人、方不虛此生。

----



avatar-img
思密的沙龍
39會員
93內容數
我根據自己的寫作興趣,開了三個出版專題:「現代詩-思密心聲」、「童話-從前從前床邊故事」和「散文-合唱/表演藝術雜感」,歡迎關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思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 年對台北愛樂合唱團來說,是忙碌的一年,3 月、4 月和 6 月都有演出。這些演出的消息都已經正式公布......
星期四晚上,我去福華大飯店吃台北愛樂的尾牙。由於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旗下有許多表演團體,因此現場擠了數百人,相當熱鬧......
每年暑假的重頭戲,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台北愛樂大團將演唱開幕音樂會和閉幕音樂會!我會唱開幕音樂會的布魯克納《感恩頌歌》......
2025 年對台北愛樂合唱團來說,是忙碌的一年,3 月、4 月和 6 月都有演出。這些演出的消息都已經正式公布......
星期四晚上,我去福華大飯店吃台北愛樂的尾牙。由於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旗下有許多表演團體,因此現場擠了數百人,相當熱鬧......
每年暑假的重頭戲,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台北愛樂大團將演唱開幕音樂會和閉幕音樂會!我會唱開幕音樂會的布魯克納《感恩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