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台灣曬鹽出口影像紀錄

1955年台灣曬鹽出口影像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鹽除了供作民生食用需求,舉凡農業醃製、魚貨保存用鹽。工業發達之後,冷凍、製皂、染整、軟水、製革皆需要大量用鹽,可謂化工之母。今天台灣年用鹽量約在三百萬噸以上,除大部分食用鹽由通霄精鹽廠抽取海水製成,絕大多數的鹽品均自國外進口,尤以墨西哥、澳洲、印度等地為大宗。

然而曾有一段時期,台灣所產之鹽不僅能供給所需,還有餘量出口他國。主要以日本為主,還包括韓國、菲律賓、香港、馬來西亞、澳洲等。

raw-image

早期鹽品出口曾利用帆船在布袋及馬沙溝港外裝輪,但是運量有限、費用高且過程繁複。

而後,則大部分從產地布袋、七股鹽場運往高雄港,然而路程遙遠,沿途需不斷裝卸且需裝袋包裝運輸。

1950年韓戰爆發,隔年10月10日美國國會通過《1951年共同安全法案》,開始對臺提供大量援助,其中包括了鹽田復興計畫、鹽輸出計畫等,利用這些援助及部分自籌款,陸續完善鹽場內運輸、場外運輸,包括1952年於布袋、七股興建鐵道橋樑,擴大路基、更換新軌,將產區之間銜接貫通,1954年增設軌道,延伸至場外與台糖鐵道接通,通過與台糖、臺鐵、高雄港務局協助,完成散裝聯運系統

以下照片便是1954、55年間,財政部台灣製鹽總廠記錄了從臺鹽鹽場到高雄港出口的過程,藉此回顧當年的鹽業風貌。

首先,鹽場內作業部分

raw-image

五噸散裝鹽車箱停在鹽堆地準備裝鹽,散裝聯運的貨車箱噸位較大,係由台糖提供。

raw-image

散裝鹽裝車情形

raw-image

鹽車裝滿後準備由機關車拖離堆地

raw-image

鹽車由堆地駛往布袋站途中

raw-image

通過利用美援建造之鐵橋

raw-image

在布袋站過地磅,地磅即設於圖左小屋處

raw-image

由布袋站開往東太子宮

散裝聯運最重要的設置可說是太子宮轉運台, 它可以將散鹽從糖鐵小火車轉到縱貫線鐵道。此工程是由台糖新營總廠承辦,榮工處承造,台糖公司為了承接配合這個散裝聯運計畫,還特別改裝運鹽車80輛, 以與台鹽小火車及台鐵大火車配合。

以下為東太子宮部分

raw-image

鹽車到達東太子宮轉運台

raw-image

散裝鹽由小火車由五噸車廂倒入十五噸車廂內

raw-image

散鹽傾入車廂情形

raw-image

不同角度看轉運台運作

raw-image

轉運台側面

raw-image

轉運台全貌

raw-image

卸鹽工作結束後,空車由人工溜放


過去鹽品出口在港邊作業,係運至15號碼頭,需用人力將鹽挑至船邊,再用網袋吊進艙內,1954年高雄港第13號碼頭倉庫及機械裝輪設備完成啟用,輸出鹽之港口裝輪作業進入機械化階段。

以下即為高雄港部分作業情形

raw-image

火車抵達高雄港13號碼頭,推入卸鹽房

raw-image

卸鹽入槽

raw-image

鏈斗輸送機

raw-image

送鹽入移動式配斗輸送機

raw-image

由移動輸送機送入18吋活動皮帶輸送機

raw-image

接入斗昇型送鹽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裝鹽入輪船艙口

散裝鹽聯運系統大幅節省運儲及包裝費用, 同時簡化運送流程,免去裝包、吐包步驟,大幅提高運輸效能,因此在布袋、七股鹽場之後,又籌款改善台南、烏樹林鹽場設備,納入聯運系統。

只是1966年後,內需(工業)用鹽遽增,出口幾乎停止,相關設備隨之停用,而機動性較高、盤駁次數較少的公路運輸也逐漸取代鐵路。烏樹林鹽場、台南鹽場於1970年代拆除鐵道,以公路取代,七股鹽場新闢鹽灘(一、二工區新鹽灘)也全部採用卡車運輸


參考資料:

經濟部(1987)。中國鹽政實錄 第六輯。台南:經濟部台灣製鹽總廠。

黃紹恆、方俊育(2010)。鹽鄉記憶: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 — 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印記五。臺北:檔案管理局。

周琇環(1995)。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一冊:軍協計畫(一)。臺北:國史館。

方俊育主編(2007)。鹹鹹小火車一臺灣鹽業鐵道的美麗與哀愁, 臺南:臺南縣政府。


avatar-img
鹽之有物
0會員
4內容數
探索臺灣鹽業發展的吉光片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鹽之有物 的其他內容
衣服曬乾的核心是蒸發,水分子有足夠動能突破分子鍵,從衣物纖維中轉為氣態,而後逸散到空氣中。這個過程受到熱能、空氣環境等影響,而曬鹽靠的則是將海水中的水分蒸發,背後有著共通性
七股鹽山全是由鹽堆積而成,何以不如印象中光潔雪白,是受到明明鹽本身特性與環境雙重影響所致。
一九五九年,臺灣製鹽總廠為慶祝五一勞動節,假台南市議會舉行鹽業及副業展覽會,現場展示了其時臺鹽所屬鹽灘、鹽品運輸概況、臺鹽發展重心及各項業務統計圖表,展示了鹽灘、送鹽機、太子宮轉運站、高雄碼頭倉庫及機械運鹽、輪運等模型,檯鹽、再製鹽等各產品,以及鹽工眷屬製作的縫紉、編織、竹器各項手工藝品。
衣服曬乾的核心是蒸發,水分子有足夠動能突破分子鍵,從衣物纖維中轉為氣態,而後逸散到空氣中。這個過程受到熱能、空氣環境等影響,而曬鹽靠的則是將海水中的水分蒸發,背後有著共通性
七股鹽山全是由鹽堆積而成,何以不如印象中光潔雪白,是受到明明鹽本身特性與環境雙重影響所致。
一九五九年,臺灣製鹽總廠為慶祝五一勞動節,假台南市議會舉行鹽業及副業展覽會,現場展示了其時臺鹽所屬鹽灘、鹽品運輸概況、臺鹽發展重心及各項業務統計圖表,展示了鹽灘、送鹽機、太子宮轉運站、高雄碼頭倉庫及機械運鹽、輪運等模型,檯鹽、再製鹽等各產品,以及鹽工眷屬製作的縫紉、編織、竹器各項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