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鹽業及副業產品展覽會

1959年鹽業及副業產品展覽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九五九年,臺灣製鹽總廠為慶祝五一勞動節,假台南市議會舉行鹽業及副業展覽會,現場展示了其時臺鹽所屬鹽灘、鹽品運輸概況、臺鹽發展重心及各項業務統計圖表,展示了鹽灘、送鹽機、太子宮轉運站、高雄碼頭倉庫及機械運鹽、輪運等模型,檯鹽、再製鹽等各產品,以及鹽工眷屬製作的縫紉、編織、竹器各項手工藝品。

四天期間吸引上萬人次參訪。

臺灣製鹽總廠於一九五二年三月成立,在此之前,臺灣鹽業經營與鹽政管理變動頻仍,生產部分因鹽田或毀於戰事,或毀於天災,戰後修復亟耗費人力資金,百廢待舉,經營鹽業公司不僅力有未逮,而製鹽業公司本身亦無法穩定存續,在製鹽總廠成立之前,便有:

1946年1月1日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專賣局臺南鹽業公司

1946年4月1日 財政部鹽務總局臺灣鹽務管理局臺南鹽業公司

1947年5月1日 財政部中國鹽業公司臺灣分公司

1947年12月1日 中國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1950年1月1日 臺灣分公司併入中國鹽業股份有限公司

1951年4月16日 經濟部資源委員會臺灣製鹽廠

期間鹽民生活困苦,鹽產量及品質未達要求等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不僅行政院多次召開會議討論,責成經濟、財政部門等處理,亦有鹽工代表陳情、媒體批判,總統府、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亦屢屢就鹽工生活、鹽務問題函請行政機關議處。

一九五二年2月27日行政院第二二七次院會通過整理鹽業實施原則,決議成立暫時隸屬於經濟部的鹽業整理委員會經濟部資源委員會臺灣製鹽廠改名為『臺灣製鹽總廠』,隸於鹽業整理委員會; 鹽政條例所列之鹽的產製部分職權及鹽警的指揮督導權責,授權於鹽業整理委員會等等

隔年七月鹽業整理工作告一段落,行政院核定撤銷鹽業整理委員會,臺灣製鹽總廠改隸財政部鹽務總局,機構變動暫歇,鹽務工作趨於一體化。

另外,影響臺灣經濟穩定及鹽業發展至關重要的,1950年6月韓戰爆發,1951年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案,開始對臺灣提供各種經濟援助,其中美國製鹽專家白吉爾博士(Walter L. Badger)於1952年4月,應我國美援運用委員會工程顧問懷特公司之聘,來台調查鹽業情形,以針對現實情況設計改善方案,目的在使臺鹽成為有利之事業,目標包括增加生產而不增費用;減輕生產及運輸成本;改進成品品質;產製副產品以增加收益等,製鹽總廠依據建議加以研究,於一九五二年底陸續提出產製運銷改善計畫,申請美援協助辦理,隨著大筆美援挹注及總廠自籌經費投入,陸續改善鹽品出口內陸運輸、場內運輸、鹽田作業機械化等等。產量變化如下圖,1954年後能見到穩定成長

raw-image

1946–1975臺鹽產量

因本地工業尤其鹼氯產業尚未興起,臺灣總體用鹽約在十萬噸以內,所餘之鹽自然需要另謀去處,透過內陸運輸改善,鹽品出口也持續增加,除日本之外,也陸續拓展至韓國、琉球、菲律賓、香港等地。

而備受關注的鹽工福利也陸續改善,包含工資增加、普遍供應淡水、充實醫療設備、修建宿舍、推廣教育、設立鹽工之家、發展鹽工副業等。

這場展覽會,便可算是製鹽總廠力推之經建計畫及鹽工福利成果展示。

展覽會在舊臺南市議會舉行

raw-image
raw-image

日治時期臺南州議會,二戰後曾為臺南市議會,2022年9月改為「台南市二二八紀念館暨中西區圖書館」

現場設置製鹽總廠所編輯壁報

raw-image

入口處擺放臺鹽箴銘

raw-image

有臺鹽現況及成果的圖表展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展覽現場有各式模型展示,包括太子宮轉運站、送鹽機、高雄港倉庫及土盤及瓦盤鹽田模型

raw-image
raw-image

各式臺鹽產品、副產品展示,包括土盤、瓦盤鹽田曬鹽、枱鹽、再製鹽等等。

raw-image

現場亦有鹽工副業成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四天展會吸引上萬人次參訪,包括臺南市葉市長、辛議長、哈佛大學艾理安博士、農復會經濟組謝森中組長由段總經理陪同參觀

raw-image

鹽工樂隊也至市區遊行表演

raw-image


關於此展覽會的特刊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鹽之有物
0會員
4內容數
探索臺灣鹽業發展的吉光片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鹽之有物 的其他內容
衣服曬乾的核心是蒸發,水分子有足夠動能突破分子鍵,從衣物纖維中轉為氣態,而後逸散到空氣中。這個過程受到熱能、空氣環境等影響,而曬鹽靠的則是將海水中的水分蒸發,背後有著共通性
七股鹽山全是由鹽堆積而成,何以不如印象中光潔雪白,是受到明明鹽本身特性與環境雙重影響所致。
曾有一段時期,台灣所產之鹽不僅能供給所需,尚有餘裕出口供應國際市場,本文記錄1954、55年間曬鹽從臺鹽鹽場到高雄港出口的過程,藉此回顧當年的鹽業風貌。
衣服曬乾的核心是蒸發,水分子有足夠動能突破分子鍵,從衣物纖維中轉為氣態,而後逸散到空氣中。這個過程受到熱能、空氣環境等影響,而曬鹽靠的則是將海水中的水分蒸發,背後有著共通性
七股鹽山全是由鹽堆積而成,何以不如印象中光潔雪白,是受到明明鹽本身特性與環境雙重影響所致。
曾有一段時期,台灣所產之鹽不僅能供給所需,尚有餘裕出口供應國際市場,本文記錄1954、55年間曬鹽從臺鹽鹽場到高雄港出口的過程,藉此回顧當年的鹽業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