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系列最具傳統軍武感的深綠MS。」
- 組裝複雜度:D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00
- 型號:MSJ-06II-A
- 類型:量產泛用型MS
- 用途:泛用/地面戰用
- 全高:18.1米
- 重量:121.3噸
- 塗裝:綠
- 所屬勢力:人類革新聯盟
- 駕駛員:謝爾蓋·斯米爾諾夫、一般駕駛員
- 模型類別:HG00
- 模型編號:005
- 年份:2007
- 板件數量:3+PC件+單張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137(PC廢件3)
- 貼紙:12張
故事背景
作為人類革新聯盟(HRL)量產用MS,至西元2307年止,「鐵人式地面型」已服役超過十年。雖歷經數次改良,其基本構造仍未改變。本機為電池驅動型MS,初次登場是在太陽能爭奪戰末期,取代以化石燃料為動力的MSJ-04「法統式」。
鐵人式地面型被視為鐵人式系列的標準型號,憑藉其優異的性能、特性與高度的汎用性,亦成為衍生各式機型(包括宇宙型)的開發基礎。這也使其有別於僅限地面用途、無宇宙用型號的法統式。此外,亦存在為王牌駕駛員特別改裝的少量專用機體。本機因機體龐大且重量驚人,機動性偏低,但厚重的E-碳纖維裝甲賦予其強大的防禦力,並能搭載超重型武裝。其技術成熟可靠,維修保養亦極為便利。主要武裝為發射實彈的主砲與碳纖維刃。儘管其他勢力逐步轉向光束兵器,本機採用的傳統實體武裝雖略顯過時,卻因構造簡單、生產容易、運用穩定,在實戰中廣受士兵好評。
其他裝備包括內建於左胸的小口徑機槍、三面盾牌,以及可選配的火箭砲。鐵人式地面型與其衍生型的駕駛艙相對狹小,駕駛員需站立操作。由於出擊時間多不超過一小時,對艙內居住性的要求並不高。亦因艙內駕駛員姿態與棺中屍體極為其他勢力的軍隊的軍隊時而以「會活動的棺材」作為本機的綽號。
全系列鐵人式MS皆使用統一標準的操控系統,使人革聯駕駛員能輕鬆操作各型機體。其駕駛艙不設螢幕,外部影像與數據經由頭盔眼罩傳輸至駕駛員視網膜,亦可透過眼球與頭部的細微動作進行操作輸入。駕駛員的臉部完全被頭盔遮蔽,並透過口部的資料纜線與機體電腦交換資訊。
此外,為超兵(Super Soldier)設計的MSJ-06II-SP「鐵人式桃子」所用駕駛艙,搭載高效率資料處理系統,能將機體全身感測器的資訊整合為環繞式全像投影,大幅提升機體反應速度與操控精度。不過,由於一般駕駛員無法應對該系統的高負荷運算需求,故尚未導入至標準鐵人式MS。
儘管鐵人式地面型憑藉高度完成度成為人革聯主力機超過十年,其技術水準已落後於聯合與AEU最新的MS──SVMS-01「聯合旗幟式」與AEU-09「AEU制定式」。然而這並非開發能力不足所致,而是人革聯秉持優先強化長期運用機體的實利為主,不盲目追求新技術的開發策略。此方針帶來生產與維修效率的提升,亦有助於駕駛員的訓練與技術累積。例如鐵人系列的故障率比他勢力機體低40%,維修時間僅為他機的五分之一。因此,人革聯傾向在既有機體基礎上開發衍生型,而非從零研製全新機種。但儘管如此,人革聯也未完全放棄鐵人式後繼機的研發計畫。
鐵人系列型號末尾的英文字母代表各型MS的類別。不同於多數勢力使用縮寫表示型式,人革聯自字母「A」起依序編號,與機體實際用途無直接關聯。已知編號為:A → 地面型,B → 雙座地面型,C → 高機動型,D → 雙座高機動型,E → 宇宙型,F → 雙座宇宙型。特別機體則另使用類別字母組合,例如:LC → 遠距離砲擊型(Long-range Cannon Type)、SP → 超兵型(Super-pilot Type)。進入「06III」世代後,編號似乎重新開始,例如MSJ-06III-A「鐵人式全地域型」雖非地面專用型,仍使用「A」編號。
隨著天上人的鋼彈現身,以及聯合國軍配備GNX-603T GN-X厄運式作為對抗手段,鐵人式地面型終於從人革聯主力機位置上退役。其後繼機計畫也在試作階段中止。即便如此,在天上人瓦解、世界統一後,由於GN動力機體數量有限,鐵人式地面型仍於部分地區擔任警備任務。此外,人革聯在鐵人式地面型操作期間建立的MS戰術亦獲聯合國軍高度評價,並成為戰術教範的一環持續傳承。
西元 2312 年登場的 GNX-704T 先驅式 被視為鐵人系列的後繼機種,由開發 MSJ-06III-A 全領域對應型鐵人式(Tieren All Region Type) 的人類革新聯盟技術團隊所研製。
此外,截至西元 2312 年,部分鐵人式地面型機體也已被反聯邦組織「純源」(Katharon)取得並投入使用。
武裝介紹
- 200mm×25口徑滑膛砲
作為鐵人式的主砲,安裝於機體右前臂,可連續發射200mm口徑砲彈。顧名思義,由於為滑膛砲,其砲管內部無膛線,重視的是火力表現。為了對應各種作戰狀況,此砲可使用多種彈藥,包括穿甲彈、脫殼穿甲彈(APFSDS)、榴彈、對空彈、照明彈、火箭助推砲彈等。此外,砲身上還裝有一門12.7mm同軸機槍。該機槍經過調校,其彈道可與主砲在約2000公尺處重合。因此,透過同軸機槍的試射可掌握主砲的彈著點,提升主砲精度。 - 30mm機槍
安裝於左胸的六管實彈機槍。雖然口徑小、攻擊力弱,但具有高速連射性能,適合用於對人、對空等用途。此外,雖然在MS戰鬥中無法有效損傷敵機,仍可對其行動造成牽制。雖非鐵人式的主力武裝,但因應用範圍廣,亦是其高泛用性的一大要素。右胸另設有外部電力供應接頭。 - 火箭砲(550mm飛彈發射器)
能發射550mm口徑飛彈,是鐵人式少數配有握把的實體火器。因外型與火箭砲相似,常被士兵簡稱為「巴薩卡火箭炮」。為了便於鐵人式在移動中使用,火箭砲後段可依彈種與射程前後滑動。使用雙列式彈匣,可裝填10發飛彈。由於鋼彈具有干擾雷達的能力,因此火箭砲不會用來對抗鋼彈,因為其飛彈為雷達導引。 - 碳纖維刃
一種專為MS設計的近戰武裝。鐵人式地面型的碳製刀形似克米爾刀(Katar),刀身呈梯形,與握把平行。由超硬碳製成,未使用時收納於腰部後方。此武器並非透過切割,而是依靠鐵人的力量與重量來擊碎敵機。即便被對方盾牌阻擋,也能藉由衝擊將對手打得失去平衡。 - 盾牌
鐵人式裝備三面盾牌,分別安裝於雙肩與左腿。肩部盾牌用於保護手臂,部分衍生型會拆除;腿部盾牌(又稱「腿盾」)則用以防護下半身與關節部位,以避免因重量過大喪失機動性而淪為「棺材」。雖僅安裝於左腿,但其轉向迅速,防禦力足夠。鐵人式在膝立射擊時,身體可由腿盾遮蔽,主砲則可固定在盾牌上部凹槽進行穩定射擊。
模型介紹
作為三大勢力之一的代表性機體,鐵人式給人的印象就是偏笨重大型的MS,除了缺乏機動性,武裝部分也只有缺乏破壞力的滑膛砲還有碳纖維刃,雖說是最為還原軍武體系的MS,但在劇情上確實沒有太多的壓迫感。
但在模型表現上就顯得可圈可點,設計上相較於旗幟式與制定式提供了更多的刻線細節,外表的軍武風也令人滿意。在劇情上也創下了用未改造的鐵人式差點擊殺能天使的戰績,也算是戰績卓著了。

鐵人式的整體造型除了桃子外都差不多,但從上半身的細節到整體的軍武風都令人滿意。
右手是主武器的滑膛砲,左手是近戰用的碳纖維刃。

背後。

碳纖維刃。
板件開箱

A板件-39個零件

B板件-38個零件

C板件-21個零件

PC件-27個零件,3個廢件

貼紙-1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