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來臨,什麼技能最加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去年,我會定期開啟直播給觀眾看我寫code,順便聊聊天。其實就是我這個老女人想要嘗試新鮮東西的心態。有幾次有觀眾留言說AI會搶走我們的工作。

我怎麼覺得我常常聽到"XXX會搶走我們的工作"這句話?我來到德國,尤其是我們這東邊的區塊,常常聽到人抱怨說"歪果仁就是來搶走我們工作的"。聽得我這個歪果仁覺得不太舒服,但真的也不想花時間去說服一些不願意聽真相的人。

總之,因為太常聽到這種論調,導致我白眼都翻到天邊去了。請問一下,汽車的發明搶走誰的飯碗了?電腦的發明搶走誰的飯碗了?不反而是越來越多新的工作跑出來嗎?汽車的發明,所以有駕照考試,有駕照考試就有教練,有一堆人不想開車,所以叫計程車。工程師不也是因為電腦的發明才有的嗎?我還是那老話一句,人類只懂得讓自己越來越忙。所以,說到底,是新的工作被開發出來了,但舊有的工作減少了。身而為人,我們最寶貴的不就是適應性嗎?那我們就應該要想辦法適應潮流啊!

一定會有人看到這邊就很想罵我,說我一定是在講風涼話。其實也不能算是風涼話,因為我本人也能夠說是因為AI的大量應用,就慘遭滅頂的那一群。但也因為這樣,就讓我開始思考,什麼技能最加分?本篇文章不探討那些對於各種AI技術熟門熟路的領域,我是以一個AI使用者的角度,來抒發我的感想。以下請允許我用最直白的描述來告訴你們什麼技能最加分。

  1. 有能力Review Code,且不會動不動就砍掉重練的工程師。因為AI的時代不是電腦一支獨秀的年代,他是人類與Digital forms(現在是行動裝置上使用,以後就可能變機器人了)互動的時代。AI雖然可以加速我們的開發速度,但是AI常常為了一點點小修改,就把全部所有的code都改掉,還常常莫名其妙就開始撞牆。而且,對於某程式語言有深入理解的人,就會發現AI所使用的方式並不永遠是最優解,真的讓人很想說我乾脆自己寫!但這時候,就要按耐住自己的脾氣,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一行一行的打,像解題那樣的寫程式,不會比AI還要快,所以要做的事情就是review,看哪些地方不合理,針對那邊去修改就好。
  2. 有能力理解客戶需求的UI/UX designer。說到底,我們還是需要先有一些設計,然後才能叫AI做事,你們去看一些AI製作的APP,還是一樣先要有設計的,不給你設計圖,就算讓你寫prompt也是寫不出一朵花。至於有能力理解客戶,那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有時候客戶連自己要啥都不知道,客戶往往會給一堆訊息,但這一堆訊息裡面,真的能拿來當成設計的資訊可能百分之一都不到,但客戶最厲害的就常常是設計圖出來後,"這個我喜歡"跟"這個我不喜歡"。要有能力與客戶對談,挖掘出客戶內心深處那最不經包裝的渴望,從一堆描述裡選擇出最精華的資訊,經由這些訊息來製作適合的設計,那真的AI無法取代的事情,因為AI並不懂人性的複雜。
  3. 當AI與客人的橋樑。橋樑這個比喻怎麼到處都有?其實任何跨領域的人才都是一種橋樑,因為橋樑的兩側的人不懂另外一側到底在想什麼,所以才需要建一座橋,作為溝通的媒介。身為一個稱職的橋樑並不容易,因為兩邊所需要的學識都必須具備,或許並不是菁英級別,但至少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我一直以來都是讀跨領域的科目,所以莫名其妙的知識也是累積了不少。以前我常常覺得自己懂得太粗淺,沒有對於一個特定的科目有特別的認知,現在我釋懷了,因為我什麼都懂一點點,想要往深入發展不算是太困難,所以我現在非常推薦大家都去當橋樑(注意,不是橋墩,也不是消波塊)。換到我們今天的主題這裡來討論,身為一個完美的橋樑,如何知道下什麼prompt會最快達到心裡想的那個願景?如何組成一個prompt不只是經驗,更要理解AI運作的原理是什麼。至於客人,那就看橋樑的另一端是什麼領域了。
  4. 有創作能力的人其實這才是我本篇文章的重點。如果我們看多了一些文章也常常用AI來處理事情,就會發現某些用詞是AI常用的語句,如果是看圖片,我們開始會去看一些細節,像是手指幾根,或是有沒有那個區塊感覺有點詭異。這還是最微小的發現,最大的發現就是,我們開始對某些類型的文章感到疲倦,甚至覺得為什麼要花時間去看一個機器寫出來的東西?為什麼要去感嘆那些機器生出來的幻想圖片很美?甚至某些影片的製作,直接一路AI到底的配音跟畫圖,看了就讓人想轉台?這時候我們會轉而去看那些人一字一句打出來的文章,有人錄下自己的日常,然後開始覺得那些不完美的畫作才是美,或許還覺得手繪風的粗糙感真是可愛極了。我想說的就是,因為我們開始會珍惜別人花時間寫下的文章,畫下的圖片,錄製的影片,甚至更願意花錢去購買這些別人耗費精力所製作出來的作品,感受到作品裡蘊含的情感與溫度。所以說有創作能力的人,你們的時代來臨了! 不要再感嘆自己不會寫程式什麼有的沒有的,你們才是這個時代的金礦啊!


整篇文章最後一個點才是我最大的感嘆,因為我不是那種有繪畫天賦的人,面對畫布,我會腦袋高速運轉,然後當機。但我這個重度AI使用者,因為有了工具可以生成一些圖片,AI製圖確實的減低了我很多的工作量。但在我心裡,一直覺得有辦法手繪電繪的人,真是太幸福了,你們不需要一直跟AI溝通想要創作什麼,只要有筆,有紙或有平板,拿起來就可以開始畫。當然有這樣的能力,再加上AI也就是如虎添翼,而不是添亂,所以能夠倆倆結合也很棒。因為我自己的創業需求,我開始把自己寫作的愛好給挖掘出來,每天不斷的寫東西(雖然不是po在這裏)。我開始覺得幸福就是能夠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能夠把想講的都寫下來分享。

或許大家會覺得說,最後一點不就是全部的人嗎?這個時代誰還不會寫文章或畫畫或是創作點什麼影音作品(Youtuber都多到爛大街了你看)?其實也沒有說錯,我真心的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無可替代的一面。在這種時代,很多事情都在變遷,現在我們討論AI,那誰知道過幾個月我們還要討論什麼科技新發展?我們還要多學點什麼?學海無涯,且工作崗位的汰換速度超過我們想像。能夠在這樣的時代生活,與其追逐知識,或許反過來想想"我會些什麼?我對什麼有興趣?" 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fight with what you have,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話。我們對自己的了解足夠深入嗎?我們本身具有什麼能力?對自己有足夠的理解,才有辦法抓到施力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cy的沙龍,歡迎來坐!
49會員
42內容數
當初扛著一咖浪跡天涯行李箱隻身到德國,想著應該讀完書就會回家的孩子,八年之後竟然在德國生根發芽! 這幾年的流浪,高興,難過,生氣都有經歷,希望能夠將我的經歷一點一滴的分享出去,希望有興趣來德國讀書與工作的朋友們能夠從中擷取一些有用的資訊,或是跟已經在德國落地生根的各位互相交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標題討論 有位格友寫了篇"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有哪些?",我覺得不錯,互動了一下,我想做一些更多說明,每個人會的東西當然越多越好,但也因為如此,不可能什麼都會,不需要有側重,才不會樣樣通,樣樣鬆。所以談"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有哪些?"反而不如"如何利用AI良好的協助我們工作"來
Thumbnail
標題討論 有位格友寫了篇"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有哪些?",我覺得不錯,互動了一下,我想做一些更多說明,每個人會的東西當然越多越好,但也因為如此,不可能什麼都會,不需要有側重,才不會樣樣通,樣樣鬆。所以談"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有哪些?"反而不如"如何利用AI良好的協助我們工作"來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AI的快速發展震驚全球,每個人都焦急的希望找到未來的趨勢 — 「到底哪類職業不會被取代?」,為求自保。我認為AI最終能在所有領域輕易的透過一個指令的輸入,就能輸出一個「平均值水準的成果」。那麼如何才能超越平均值?則必須選擇自己所熱愛的領域。點擊閱讀了解為什麼。
Thumbnail
AI的快速發展震驚全球,每個人都焦急的希望找到未來的趨勢 — 「到底哪類職業不會被取代?」,為求自保。我認為AI最終能在所有領域輕易的透過一個指令的輸入,就能輸出一個「平均值水準的成果」。那麼如何才能超越平均值?則必須選擇自己所熱愛的領域。點擊閱讀了解為什麼。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Thumbnail
分享我親身與AI工作的心得,分析為何 AI 無法取代人,以及人類在 AI 時代下要著重提升的能力是什麼。
Thumbnail
分享我親身與AI工作的心得,分析為何 AI 無法取代人,以及人類在 AI 時代下要著重提升的能力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