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

沉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沉默,是一種語言。

它不是什麼都不說,而是選擇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該不說。

我們總以為,開口才是表態,沉默是退讓。但其實,沉默本身就是一種姿態。有時,它比聲音還響亮。

我曾在一場聚會中,聽見幾個人悄悄談論一位缺席的朋友。他們笑著、說著那些「只是開玩笑」的話,內容卻越來越像是一場毫無根據的審判。我沒有附和,也沒有反駁,只是靜靜坐著,把笑聲吞回肚子裡。當時我以為這樣的沉默是對的——不鼓掌,不鼓噪,就是一種抵抗。

後來我才明白,有些沉默是保護,有些沉默卻是縱容

在面對流言蜚語時,我們選擇不跟風,是一種克制,也是一種清醒。因為我們知道,口舌之快可能是一生的傷口。沉默,成為我們對世界的一份溫柔——不傳、不信、不添火。

但並不是所有的沉默都值得被肯定。

當霸凌發生,我們沉默;當不公出現,我們低頭;當某個人被錯待、被排擠、被踐踏,我們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那樣的沉默,不再是選擇,而是一種逃避,一種默許。

我們以為沉默是中立,其實,在真理與謊言之間,中立就是靠近謊言

社會不是被聲音改變的,而是被「有聲的沉默」喚醒的——那些在該出聲的時候選擇站出來的人,那些冒著被誤會、被排擠的風險,仍願意說出「不對」兩個字的人。他們讓沉默有了界線,也有了分寸。

沉默不是懦弱,但有時勇氣,就藏在那一聲打破安靜的「等等」。

當你在辦公室裡聽見對某人不實的批評,當你在家庭聚會裡目睹語言暴力,當你在網路上看到一場集體的羞辱與攻擊,你能不能,不再只是靜靜地看著?你能不能成為那個說:「夠了」的人?

不是每次都要大聲疾呼,不是每件事都要出頭對抗。但在那一刻,我們的聲音可能就是某個人最後一根浮木

沉默,有時是智慧,有時是體諒,有時是善意。但沉默也可能是傷害,是刀子,是共犯。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沉默是對或錯。它是一把雙面刃,關鍵不在於我們是否開口,而在於我們為什麼選擇沉默。

如果世界必須靠聲音維持公義,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那一點光。當光亮連成一線,黑暗終會被照見。

所以,該沉默的時候,讓我們學會靜下來;但更重要的,是在該發聲的時候,勇敢說話。

avatar-img
平凡的普通人
7會員
42內容數
一個平凡人,偶爾獨自寫寫字或和AI 一起創作,只想把一些想法傳遞給這個世界。 如果這些文字能讓某個人因此而變得更好,那就已經足夠了。 沒有華麗的煙火,靈感來自生活、追劇,或是閱讀中的些許共鳴。 這裡,不要花錢訂閱。 我只是想和你分享文字。 願你一切順心、平安、如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平凡的普通人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正在拯救別人,給他們提供一個避風港,或者伸出援手,但事實上,這些善意的舉動,反而成為了我們自我療癒的過程。或許我們無法完全明白,真正改變我們的,不是我們所做的事,而是那些在我們生命中短暫或長久出現的人。他們,才是我們的救贖。
含 AI 應用內容
#文章#寫作#創作
謠言像一縷無聲的風,不需要證據,卻能在人群間迅速擴散,傷人於無形。我們常以「只是聽說」為藉口,無意間成為傳播的共犯。真正的勇氣不是揭穿謠言,而是在它來臨時選擇不說、不信、不傳。沉默有時是一種慈悲,選擇讓謠言止步於你,就是對世界的一點溫柔。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枚名為「遺憾」的種子。它或許細小,埋藏得也極深,像一顆沉睡的種籽,在記憶的某個角落靜靜蜷縮。然而,在不經意的夜裡、在一首歌、一場夢、一道光影之中,它會悄然發芽,伸出細細的根,繞進我們柔軟的心。 遺憾是種奇特的痛。它不像悲傷那樣可以大聲哭泣,像憤怒那樣可以發洩怒吼。它更像是一種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正在拯救別人,給他們提供一個避風港,或者伸出援手,但事實上,這些善意的舉動,反而成為了我們自我療癒的過程。或許我們無法完全明白,真正改變我們的,不是我們所做的事,而是那些在我們生命中短暫或長久出現的人。他們,才是我們的救贖。
含 AI 應用內容
#文章#寫作#創作
謠言像一縷無聲的風,不需要證據,卻能在人群間迅速擴散,傷人於無形。我們常以「只是聽說」為藉口,無意間成為傳播的共犯。真正的勇氣不是揭穿謠言,而是在它來臨時選擇不說、不信、不傳。沉默有時是一種慈悲,選擇讓謠言止步於你,就是對世界的一點溫柔。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枚名為「遺憾」的種子。它或許細小,埋藏得也極深,像一顆沉睡的種籽,在記憶的某個角落靜靜蜷縮。然而,在不經意的夜裡、在一首歌、一場夢、一道光影之中,它會悄然發芽,伸出細細的根,繞進我們柔軟的心。 遺憾是種奇特的痛。它不像悲傷那樣可以大聲哭泣,像憤怒那樣可以發洩怒吼。它更像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