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誌記錄思考】
當月壽星最後一天,明天就不是四月了,母親節將至。
五月是溫馨的一個月,美麗的康乃馨、充滿感恩的心、幸福洋溢的家庭,象徵著即將到來的下個月。就算日子照常過,多少也能感受到節日的氛圍,沒辦法同樂,「至少我們還有音樂」,聽點音樂陶冶自身也不錯。
音樂蘊含了各種文化背景,襯托出不同時代的共同記憶,也許有人把音樂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但音樂對於人們的價值,絕對不是僅此而已。
更可以是表現自身的涵養,透過音樂,敘述著不為人知的故事。除了抒發情緒,也能帶給別人特殊的感覺,烙印在大家的心中。
這種感覺,說不盡,道不完。當下也許只是感動,但在回想起那種感覺時,也會讓人開始聯想。勾起回憶,觸動情感,最後再回歸到音樂的旋律,單純地、放鬆地,徜徉在音階之中。
也許,我們並不懂音樂,但是我們也不懂自己。
我們並沒有思考過,這些文化是如何深植在自己心中的。
可能是自己的成長歷程,也可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讓我們習慣了某些文化,寫入了自我認同當中,並將生活與其掛勾。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承載了悠久的歷史,對我而言,非常的美。
文化不該只是資本家賺錢的工具,這樣的文化太沒有內容,缺乏更深層的探討價值,在浪潮過後就乏人問津。
真正有價值的文化,可以讓人氣宇非凡,在談吐之間流露出來。因為文化,而有了生活態度,也有了品味。
好的文化可以流傳千古,而不只是趕流行,像是中國的文房四寶,從開始為了記錄文字而生,至今已成為一種藝術,也流傳到很多國家。
筆、墨、紙、硯都各有獨特的工藝技術,這些並不只是商品,也是一種「美」的表現,背後更有豐富的價值,讓後代回味無窮。
一副書法作品,甚至可以表達出情緒,以及背後的故事。從作品本身,再到作者,不僅是讓人喜歡,也喜歡去深入了解。
這就是文化對人們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感情,感情的表達方式太多了。覺得悲傷的時候,不是一直說「我好難過」就會好,或許聽點音樂、欣賞一幅畫……反而能夠治癒我們的心靈。
生活不該只有錢,有文化的生活,使人如沐春風,不用討好別人,也能過得怡然自得。
不過,當文化從生活的點綴,變成追求的目標後,就失去原本的意義了。
有品味的生活,可以慢慢培養,去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文化,豐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拿來強壓在自己身上,對別人裝模作樣,實則沒有任何底蘊。
沒有深刻地思考,了解整個文化的精神,反而讓文化束縛住自己,成為讓自己痛苦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