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郵輪旅遊,你是否仍會聯想到悠閒的銀髮族、蜜月夫妻和賭場?或許還是吃到飽自助餐和晚間歌舞表演?若是如此,那你對這個產業的最新轉變恐怕大大低估了。
現今的郵輪,早已悄悄蛻變為結合高端娛樂、深度體驗與多元活動的「浮動度假村」,不僅吸引越來越多年輕旅人踏上航程,更帶動整體產業邁入第二波黃金時代。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CLIA)資料,郵輪乘客的平均年齡已降至 46 歲,較 20 年前的 49 歲年輕不少。而超過三分之一的乘客年齡更在 40 歲以下,意味著 Z 世代與千禧世代正快速取代嬰兒潮世代,成為市場主力。
不是只為前往目的地,郵輪本身成為「主角」。在郵輪變年輕的同時,乘客的消費行為也同步升級。以前船上歌舞表演、自助餐廳、池畔日光浴足以滿足旅客,如今已遠遠不夠。現代旅客不只是想放空,而是希望玩得有質感。高級餐廳、主題水療、特製行程、專屬活動全都納入旅程規劃中。
這樣的消費行為對郵輪業而言是天大好消息。根據瑞銀(UBS)報告,郵輪公司有高達 25% 至 30% 的淨收益來自船上消費項目,利潤率甚至遠高於票價本身。這也說明了為何郵輪業者紛紛轉型,從「賣票」轉為「賣體驗」。
獲利靠體驗加值
以北美郵輪市場為例,過去 20 年來乘客數穩定成長,每名旅客的「淨收益」(Net Yield)每年平均增加 1% 至 2%。到 2025 年,Carnival、Royal Caribbean 預估淨收益將分別年增 4.5%;Norwegian 則達 2.2%。三大品牌共占北美郵輪市場約 90%,是產業風向標。
郵輪業的創新也與大型品牌進軍相關。例如世界第三大郵輪公司 MSC 在今年超級盃首度投放廣告,找來奧蘭多布魯與茱兒芭莉摩聯手代言,以影片展示郵輪活動的豐富多樣性,力求吸引更年輕的目光。
Royal Caribbean 是在船上體驗上最用心的一家。其最新郵輪 Star of the Seas,預計今夏啟航,船上設有「中央公園」概念區(位於第 8 層甲板),沿街林立著商店、咖啡館與餐廳,仿若陸地社區般舒適自然。
談到「高附加價值」的郵輪品牌,迪士尼郵輪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異類。雖然市占僅 3%,但其帶動的趨勢與平均客單價卻遠超同業。根據 BNP Paribas 估計,郵輪業平均票價為 1,457 美元,船上消費再加 697 美元;但迪士尼郵輪的花費遠超這一數字,原因在於其將樂園經營哲學完美延伸至海上:從《星際大戰》主題酒吧、漫威晚宴、百老匯級演出,到角色見面會、輪流制餐廳等,旅客的每一分花費,都轉化為「魔法體驗」。
迪士尼郵輪顧問 Jackie Steele 指出:「千禧世代父母更願意為孩子創造回憶。他們不只是買機票,而是為整個情感體驗買單。」不只是設計巧思,連酒吧的營收也更高,因為「主題性越強、情感連結越深,消費意願也越高」。
在需求旺盛下,Disney 預計至 2030 年將艦隊由 6 艘增至 11 艘。2024 年底啟航的 Disney Treasure 需求空前強勁,2025 年還有 Disney Destiny、Disney Adventure 接棒登場。
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場跨世代的轉型;對旅客而言,這是一段值得一再回味的旅程。而郵輪業的未來,就藏在那片遼闊海洋與無限可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