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吹斷車門的冰島,到凡爾賽宮裡的情婦密門、巴黎街頭的熱可可──這趟旅程是一場極地與文化的對比體驗,也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旅行的深度與重量。
鑽石沙灘:冰與光的迷幻舞台
冰島最讓我驚艷的,是「鑽石沙灘」。那不是一個浮誇的名稱,而是名副其實的冰之殿堂。一顆顆巨大的冰塊靜靜地漂浮在河面上,陽光灑下來,每一塊都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像是被遺落在人間的寶石。那一刻,我不只是「看到」美,而是被這份冷冽而炫目的美徹底打動。
現場非常冷,風也非常大。有些同行的遊客甚至脫下手套,直接拿起冰塊拍照,我光看就覺得手要凍斷了,實在很佩服大家在這樣的天氣下還這麼有興致。
導遊說,冰島常年風大,風強到我們搭乘的三十人座巴士都會感受到明顯搖晃,因此開車時往往需要放慢速度。冰島人非常謹慎,通常不會輕易超車。另一方面,風勢之強還曾發生過四人座轎車的車門被吹斷的事件,讓人深刻感受到,在冰島開車本身就是一種挑戰。
世界最難吃的一餐,來自冰島的華人餐廳
冰島居然有一家華人開的餐廳──但老實說,是我此生吃過最難吃的一餐。味道完全沒有層次,也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麼料理風格,只知道每一道都讓人提不起勁。這餐的體驗讓我深刻感受到:不管環境再惡劣、食材再有限,餐飲的基本美味還是不能被犧牲。
這間店內還販售一些中藥材與紀念品,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許多藥材價格竟然高達三萬台幣以上,讓整體的觀感更添一絲荒謬。
教堂、紀念品與物價衝擊
雷克雅維克著名的大教堂莊嚴宏偉,是這座城市的地標之一。教堂前方有條紀念品街,走進去後的第一個震撼不是文創設計,而是價格:一件薄到透光、材質極普通的短袖T-shirt,竟然標價1800台幣。當下我真的懷疑這是否是觀光客的價格特例。
但這種「價格衝擊」也讓我在後來的法國之旅感受到異常安心。在巴黎,我看到一件質感不錯、設計簡約的T-shirt,售價1600台幣,我立刻就買下了。冰島先行法國後行的旅程順序,無意中讓我對歐洲物價的接受度提升了不少(笑)。
法國:味蕾的溫柔鄉
從北歐的風雪中轉入法國的溫暖街景,那種舒緩幾乎從第一口食物開始延展。法國的餐點普遍美味,哪怕是隨便走進的小餐館,也幾乎不會踩雷。雖然巴黎的交通擁擠到令人抓狂,坐計程車時移動速度常常只有「一分鐘100公尺」,但當我喝下一杯熱騰騰的可可,一切就都被原諒了。
我甚至連續兩天到不同分店,專程買同一品牌的熱可可來喝──推薦的是 Amorino,標誌是可愛的天使圖樣,是甜點連鎖店但熱可可意外地濃郁順口。至於馬卡龍,我自己是吃不太出所謂的「高明」,但甜度控制得很好,不會過膩,這點就讓我非常滿意。
凡爾賽宮的奢華與荒謬
凡爾賽宮的鏡廳仍然華麗絕倫,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藏情婦的密道門。據說全宮內共有 17 道,這樣的「便利設計」實在讓人忍不住笑出來──看來這是一種重量不重質的愛情策略。
最令人震撼的,還是皇室那種高度的「曝光文化」。起床、用餐、如廁、甚至生產,全都要公開進行,貴族群聚圍觀,把這些私密事當作宮廷政治儀式,等於連最私人的時刻也不屬於自己。現代人連會議多一點都嫌累,他們卻把生活過成一場全天候直播,真的另類壓力山大。
凡爾賽宮的導覽還提到,曾有法國國王推動優化公共水質,改善健康條件,大幅降低疾病、延長人民壽命。也讓我想起一段對比──太陽王路易十四一年最多只洗一次澡,靠香粉與香水蓋體味,卻熱愛芭蕾、穿紅底高跟鞋維持形象,他本人就是一場矛盾的舞台。
巴黎的藝術與河畔情懷
巴黎聖母院雖然經歷火災,但實地走訪時依然美得讓人落淚。那些建築細節、雕像紋路,讓人每看一眼都感覺像在欣賞畫作。在河邊拍照時,背景真的就像畫出來的場景,那種浪漫不是濾鏡能做出來的,是一種深層的感動。
我也特別去了夏洛克書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那不只是家書店,更像是歷史與文學的證明。從海明威、費茲傑羅、喬伊斯到近代作家,這家書店的存在就像在說:巴黎,是文學的神殿。
📌 旅遊Tips 懶人包(2025年版)
- 冰島鑽石沙灘建議早上去,光線會讓冰塊閃閃發亮,美得像幻境(但超級冷,記得穿夠)
- 冰島風超強,開車請謹慎,常見強風警示,租車自駕需特別留意風速
- 冰島物價超貴,T-shirt 約 NT$1800 起跳,建議在法國再買衣服會划算很多
- 冰島華人餐廳個人不推薦,餐點不合口味,店內中藥材價格也高得驚人(部分售價超過三萬台幣)
- 法國計程車非常塞,大約「1分鐘100公尺」的移動速度,建議多利用地鐵
- 熱可可推薦 Amorino(標誌是天使圖樣),連鎖甜點品牌,連續兩天都回購
- 馬卡龍推薦試試 Pierre Hermé 或 Ladurée,甜度比想像中低,適合亞洲口味
- 建議旅行順序為「先冰島、後法國」,會讓你對法國的物價、氣候與食物都有更大的好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