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形容詞大全:讓你「聽得出來也說得出來」音質評價!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只會說「讚讚」?快來充電變成聲音魔法師

無論你是音響發燒友、耳機玩家,還是專業評論創作者,想要精準描述聲音,絕對不能只說「好聽」。聲音是一種立體的感受,從音色、音場、細節到動態,每個面向都有其獨特的形容詞。這份整理收錄超過 80 組常見音質形容詞,助你成為聲音鑑賞的專家!

raw-image

一、整體音質感受(聽感)

  • 平衡 (Balanced): 高中低頻量感協調,分布均勻。
  • 失衡 (Unbalanced): 某個頻段過強或過弱,導致聽感不自然。
  • 紮實 (Solid/Firm): 聲音集中不虛,能量感飽滿,結構穩固。
  • 鬆散 (Loose/Diffuse): 聲音能量分散,缺乏凝聚力,顯得無力。
  • 柔和 (Soft/Gentle): 聲音圓潤不刺耳,聽感舒適。
  • 刺耳 (Harsh/Piercing): 高頻過多或過銳利,聽久容易疲勞。
  • 清晰 (Clear/Articulate): 聲音分明,語音與樂器可辨識度高。
  • 模糊 (Muddled/Indistinct): 聲音糊成一團,細節不清。
  • 透明 (Transparent): 聲音清澈,不混濁,能呈現錄音的原始面貌。
  • 混濁 (Murky/Muddy): 聲音濃厚不清,細節容易被掩蓋。
  • 豐滿 (Full/Rich): 聲音厚實、飽滿,具有充足的能量感。
  • 空洞 (Hollow/Empty): 聲音缺乏重量感或層次,聽起來不充實。
  • 彈性 (Dynamic/Resilient): 聲音有韌性,反應迅速,有回彈力(常用於低頻)。
  • 拖尾 (Trailing/Lingering): 聲音殘響過長,收束不夠乾淨,導致「糊」感。
  • 韌性 (Tenacity/Pliant): 特別指低頻具有良好的彈性和紮實感。
  • 自然 (Natural): 頻段變化流暢順暢,無刻意調整或渲染。
  • 音樂性 (Musicality): 聲音悅耳動聽,能引起情感共鳴。
  • 音響性 (Audiophile Quality): 聲音各項指標優異,細節、動態、音場等表現出色。
  • 活生感 (Liveliness/Realism): 聲音生動真實,如同現場演奏般身歷其境。
  • 管味 (Tube Sound): 真空管機特有的溫暖、飽滿與韻味。
  • 中性 (Neutral): 無渲染,忠實呈現音源本色。
  • 音染 (Coloration): 器材對聲音進行了修飾或增添了特定風味。
  • 耐聽 (Easy Listening): 長時間聆聽也不會感到疲勞或厭倦。
  • 過癮 (Satisfying/Exhilarating): 聲音表現極具爆發力或感染力,讓人聽了很暢快。
  • 抓耳 (Captivating/Engaging): 聲音有獨特的吸引力,讓人一聽就被吸引住。
  • 氛圍感 (Ambiance/Atmosphere): 聲音所營造出的整體氣氛或情境(如溫暖、空靈)。

二、頻段特性與細節表現

  • 高頻延伸 (Treble Extension): 高頻細節是否清晰且能向上延展,無衰減。
  • 高頻滾降 (Treble Roll-off): 高頻衰減過快,導致聲音較為暗淡。
  • 低頻下潛 (Bass Extension/Depth): 低頻向下延伸的深度,是否能感受到深沉的能量。
  • 穿透力 (Penetration/Impact): 高頻是否能直衝雲霄,或聲音具有強烈衝擊感。
  • 凝聚力 (Cohesion/Focus): 聲音集中不發散,特別常用於形容低頻的結實度。
  • 解析力 (Resolution/Detail Retrieval): 能分辨出多少聲音細節和微小訊息量。
  • 細節表現 (Detail Presentation): 如樂器氣音、人聲換氣、弦樂擦弦等微弱聲音是否明顯。
  • 線條感 (Linearity/Definition): 特別指弦樂器音色變化與細緻度的刻畫。
  • 顆粒感 (Grittiness/Texture): 聲音質地粗糙或細膩的感受;強烈時會有磨擦感。
  • 密度 (Density): 聲音的飽滿度與集中程度。
  • 動態 (Dynamics): 聲音從最小聲到最大聲的落差範圍。
  • 音色鮮豔 (Vivid Timbre): 樂器的音色是否多樣、飽和,富有變化。
  • 音準 (Pitch Accuracy): 音高是否正確,有無偏高或偏低。
  • 音場密度 (Soundstage Density): 聲音場景的飽和程度,聲音是否充實飽滿。

三、空間感與定位詞彙

  • 音場 (Soundstage): 聲音空間的大小與形狀(包含寬度、深度、高度)。
  • 音場寬度 (Soundstage Width): 聲音左右兩側的延伸程度。
  • 音場深度 (Soundstage Depth): 聲音前後的距離感與層次感。
  • 音場高度 (Soundstage Height): 聲音上下空間的延伸程度。
  • 音場比例 (Soundstage Proportion): 寬、深、高之間是否協調。
  • 音場透視度 (Soundstage Transparency): 能否清楚辨識前排與後排樂器的層次感。
  • 廳堂感 (Hall Ambience): 聲音具有音樂廳般的殘響與牆面反射感。
  • 空氣感 (Airiness/Atmosphere): 聲音飄逸、細緻,帶有空間中空氣流動的感覺。
  • 臨場感 (Presence/Immersion): 感覺如同坐在現場聆聽演奏一般。
  • 定位 (Localization): 能準確感知聲音來自哪個方向。
  • 結像力 (Imaging): 樂器、人聲是否能精確地被定位成具體的形象。
  • 飄移 (Wandering/Drifting): 聲音位置不穩定,會左右「晃動」。
  • 焦點 (Focus): 聲音聚焦處明確、集中,輪廓清晰。
raw-image

四、常見問題聲音(負面用語)

  • 發悶 (Dull/Muffled): 中高頻不足,整體聲音暗沉。
  • 發炸 (Blasting/Overdriven): 聲音過強,造成失真或削頂,聽感不適。
  • 發破/劈 (Distorted/Clipping): 聲音破裂,嚴重失真。
  • 發沙 (Gritty/Sibilant): 高頻粗糙、有顆粒感,或帶有沙啞感。
  • 刺耳/刮耳 (Harsh/Scratchy): 高頻刺耳,聽感不適。
  • 齒音重 (Sibilance): 「嘶嘶」聲過多,特別是人聲中的“s”音尖銳突出。
  • 發暗 (Dark): 高頻不夠,聲音灰暗缺乏活力。
  • 發乾 (Dry): 缺少混響與濕潤度,聲音顯得「乾扁」。
  • 聲音縮 (Constricted/Compressed): 聲音收束不開,像被壓抑住。
  • 聲音飄 (Unfocused/Vague): 不聚焦,聽起來虛無不穩。
  • 發硬 (Stiff/Rigid): 聲音剛直不柔和,帶有生硬的失真感。
  • 發鬆 (Loose/Flabby): 聲音拖沓、散漫,缺乏彈性。
  • 發空 (Hollow/Empty): 聲音有形無實,聽起來空心。
  • 沙啞 (Hoarse/Husky): 類似感冒時講話,聲音乾燥且粗糙。
  • 雜音/底噪 (Noise/Hiss): 無聲時仍能聽到嘶嘶聲、嗡嗡聲等(常見於設備不良)。
  • 音場破碎 (Fragmented Soundstage): 聲音方向混亂,缺乏整體性與連貫性。

五、冷門但實用的專有詞(高階玩家會用)

  • 音場比例失衡 (Imbalanced Soundstage Proportion): 例如「寬但不深」、「高但不廣」。
  • 音場退後 (Recessed Soundstage): 音像被拉遠,聲音感覺是從較遠處傳來。
  • 音場靠前 (Forward Soundstage): 聲音貼近聽者,有近距離演奏的感覺。
  • 混響時間短/長 (Short/Long Reverb Time): 聲音的延續感,影響空間的開闊度。
  • 殘響 (Reverberation): 聲音的尾韻部分,會顯著影響空間感和自然度。
  • 音場邊緣感 (Soundstage Edges): 聲音是否突然消失,或逐漸淡出,影響空間的完整性。
  • 速度快/慢 (Fast/Slow Speed): 指聲音反應的靈敏度與瞬態表現,影響低頻的輪廓和清晰度。
  • 音場塌陷 (Soundstage Collapse): 器材或錄音失衡導致音場整體被壓縮或變形。
  • 背景漆黑 (Black Background): 音場靜音區非常乾淨,沒有任何雜訊,更能襯托出主聲源的清晰度。
raw-image

會聽還要會形容,說得出來才是高手!

你會發現,一句「清晰、有層次、帶點空氣感」的形容,勝過千篇一律的「不錯」。音質評論,也是門專業技術!

你最常用哪個聲音形容詞?留言跟我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肯尼少爺搞經營|廠二代的獨白
14會員
43內容數
「內容筆記 × 工廠實戰 × 經營觀察」 耳機工廠二代出身,15年聲學產業經歷,從中國製造一路搞回台灣市場。 外貿我搞過,電商我做過,店面我也開過。 但搞懂產品只是起點,搞懂人心才是經營的關鍵。 這裡寫給想搞懂產品、搞懂經營,也搞懂自己的你。 肯尼少爺,陪你一起升級。
2025/06/05
這篇文章提供如何用更專業的詞彙描述聲音的技巧,從音質、音色、音場三大面向,列舉許多精準的形容詞,並說明其背後的聲學原理,幫助讀者提升聲音評論的專業度。文章也點出常見的聲音描述盲區,例如「還不錯」、「悶」、「不清楚」、「吵」、「不自然」等,並提供更精確的替代詞彙。
Thumbnail
2025/06/05
這篇文章提供如何用更專業的詞彙描述聲音的技巧,從音質、音色、音場三大面向,列舉許多精準的形容詞,並說明其背後的聲學原理,幫助讀者提升聲音評論的專業度。文章也點出常見的聲音描述盲區,例如「還不錯」、「悶」、「不清楚」、「吵」、「不自然」等,並提供更精確的替代詞彙。
Thumbnail
2025/06/03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人聲在音樂製作中的情感力量,涵蓋人聲頻率、音色分類、錄音技巧、混音技巧等面向,旨在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錄製與製作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作品。文章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詳細介紹不同聲部的頻率範圍、音色特徵以及錄音混音的實務操作,並輔以豐富的專業術語,適合對音樂製作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2025/06/03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人聲在音樂製作中的情感力量,涵蓋人聲頻率、音色分類、錄音技巧、混音技巧等面向,旨在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錄製與製作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作品。文章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詳細介紹不同聲部的頻率範圍、音色特徵以及錄音混音的實務操作,並輔以豐富的專業術語,適合對音樂製作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2025/05/31
這篇文章深入淺出地探討聲音頻率與音樂的關係,解釋不同頻率範圍在音樂中的作用,並以樂器和人聲為例,說明如何利用頻率知識改善聆聽體驗和音樂混音。
Thumbnail
2025/05/31
這篇文章深入淺出地探討聲音頻率與音樂的關係,解釋不同頻率範圍在音樂中的作用,並以樂器和人聲為例,說明如何利用頻率知識改善聆聽體驗和音樂混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我最新這一集Podcast,為你介紹一種流行音樂中編曲裡面常用的音色項目,這樣子的音色類型你一定聽得很有熟悉感,而且會喚起你的回憶殺,保證你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嚴格來說這不能叫做一種音色,而是一個類型的聲音,這個類型的聲音可以產生很多種氣氛的變化。
Thumbnail
在我最新這一集Podcast,為你介紹一種流行音樂中編曲裡面常用的音色項目,這樣子的音色類型你一定聽得很有熟悉感,而且會喚起你的回憶殺,保證你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嚴格來說這不能叫做一種音色,而是一個類型的聲音,這個類型的聲音可以產生很多種氣氛的變化。
Thumbnail
決定聲音的魅力與專業感,大抵就只有四個面向,音質、音量、音域與節奏,今天只聊"音量"與"音域"所組成聲音情緒的量域矩陣。 四個組合,音量大、音域高的”激情”感;音量小、音域高的”柔情”感;音量小、音域低的”理性”感;以及,音量大、音域低的”氣勢”感。在擁有”歌手共振峰”的響度前題下,這些音量與音域
Thumbnail
決定聲音的魅力與專業感,大抵就只有四個面向,音質、音量、音域與節奏,今天只聊"音量"與"音域"所組成聲音情緒的量域矩陣。 四個組合,音量大、音域高的”激情”感;音量小、音域高的”柔情”感;音量小、音域低的”理性”感;以及,音量大、音域低的”氣勢”感。在擁有”歌手共振峰”的響度前題下,這些音量與音域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此圖是我發出A3高度的母音[a]所呈現的聲譜結構,黑底圖的部份是各頻率實際上泛音聲量相對大小的狀態,人耳的聽覺頻寛只在20~20000Hz,所以,圖型至多也就到20000Hz而已囉:
Thumbnail
此圖是我發出A3高度的母音[a]所呈現的聲譜結構,黑底圖的部份是各頻率實際上泛音聲量相對大小的狀態,人耳的聽覺頻寛只在20~20000Hz,所以,圖型至多也就到20000Hz而已囉:
Thumbnail
唱的響亮非常重要,當聲音中2000Hz以上的頻率佔比較多,人聲會具有穿透性,原因之一是人類聽覺在2000~5000Hz的聽覺最敏銳,會得到更多的聲量擴大。再者,樂器音色的泛音結構,往往呈現較多的中低頻比例,唱的響亮才能由伴奏的聲響中”穿透”出來。 上圖是鋼琴彈下C4音高所呈現的泛音結構,1000H
Thumbnail
唱的響亮非常重要,當聲音中2000Hz以上的頻率佔比較多,人聲會具有穿透性,原因之一是人類聽覺在2000~5000Hz的聽覺最敏銳,會得到更多的聲量擴大。再者,樂器音色的泛音結構,往往呈現較多的中低頻比例,唱的響亮才能由伴奏的聲響中”穿透”出來。 上圖是鋼琴彈下C4音高所呈現的泛音結構,1000H
Thumbnail
學習薩克斯風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面臨聲音不好聽的問題。本文將分享如何透過控制氣來改善音色,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
Thumbnail
學習薩克斯風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面臨聲音不好聽的問題。本文將分享如何透過控制氣來改善音色,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
Thumbnail
探索2024年最新劇院喇叭音響推薦,從頂級音效體驗到高性價比選擇,為您評測並推薦市場上最佳的劇院音響設備,提升您的觀影享受。了解更多,讓您輕鬆找到最適合的劇院喇叭。立即查看我們的詳細指南!
Thumbnail
探索2024年最新劇院喇叭音響推薦,從頂級音效體驗到高性價比選擇,為您評測並推薦市場上最佳的劇院音響設備,提升您的觀影享受。了解更多,讓您輕鬆找到最適合的劇院喇叭。立即查看我們的詳細指南!
Thumbnail
瓦力喜歡家訪,喜歡採集音響發燒友的生命故事和他們不凡的器材搭配史。透過家訪,如同一扇扇音樂之窗,能進入生命的核心。故事中描述了與音響設備相關的趣事和感悟,引導讀者去思考對真實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喜歡音樂的朋友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共鳴和啟發。
Thumbnail
瓦力喜歡家訪,喜歡採集音響發燒友的生命故事和他們不凡的器材搭配史。透過家訪,如同一扇扇音樂之窗,能進入生命的核心。故事中描述了與音響設備相關的趣事和感悟,引導讀者去思考對真實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喜歡音樂的朋友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共鳴和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