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行程是:古監獄→聖徒禮拜堂→巴黎聖母院(拍外觀)→考古地穴博物館→莎士比亞書店→奧賽博物館→巴黎鐵塔(夜景燈光秀)。

中午左右逛完考古地穴博物館,也在博物館內休息許久,接著就前往附近的莎士比亞書店。
在規劃行程時,莎士比亞書店一直都在必去名單中,因為它實在是太多電視廣告及電影取景地了。像是金城武的中華電信廣告、我超愛的愛在巴黎日落時《Before Sunset》男女主角重聚的書店,及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很喜歡文學及文藝的人真的不能錯過。
莎士比亞書店 Shakespeare and Company
地址:37 Rue de la Bucherie, 75005 Paris, France
營業時間:週一~週六10:00-20:0|週日12:00-19:00
地鐵站:4號線〔Cité〕站
更多資訊:官網
我們早上是到河對面的景點,因此下午就直接看google maps走到另一邊,一下就發現書店了。
莎士比亞書店的歷史曾經有過兩家。第一家是由Sylvia Beach創立,他讓有需求的作家跟藝術家、知識份子免費住在書店並閱讀,期間接待過很多很有名的作家,例如海明威、詹姆斯‧喬伊斯等這些都是英美文學必讀作家。書店在海明威獲得諾貝爾獎後出名,但二戰時書店關閉。後來第二家莎士比亞書店(就是目前大家都在去的)是1951年,由George Whitman開設,孫女Sylvia Whitman接手。因為該書名承接原本莎士比亞的創辦精神,加上是很多電影及廣告取景地,現在依舊維持高名氣。

我們去的時候廣告招牌景點都沒有人耶,我跟媽媽兩個人一直猛拍文青照。 反倒是有幾個外國人看我們猛拍,也跟著拍照。雖然我們不能跟海明威、喬伊斯活在同一個時代,真的看見本人,但透過莎士比亞書店的存在仿佛自己也跟這些名人呼吸著相同的空氣、閱讀相同的歷史,似乎我們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時空。

如果要進去書店其實人多是需要排隊的,而且書店內聽說不能拍照?媽媽願意陪著我來書店門口拍照我就很高興了,願望已達成,所以我們就沒有進去了。

接著我們就搭公車到奧賽美術館。奧塞美術館開放時間:09:30~18:00 (週四到21:45、週一休館),我們特地將奧賽美術館排在星期四就是不用趕行程可以逛安心逛到晚上。
奧賽美術館憑Paris Museum Pass(巴黎博物館通行證)免預約,到了直接入館。我跟媽媽之前都是戶外咖,不是海邊就是爬山,很少到室內景點,這次來到巴黎八成以上都是博物館、美術館,我跟媽媽不是專業的,一開始都很擔心媽媽會覺得無聊,後來發現是我想太多了,媽媽一直忙著拍照跟別人分享眼前的世界名畫,不亦樂乎。

【拾穗者】 米勒,繪於1857年。現藏於奧賽美術館。
畫作反映農民要讓貧苦人撿拾收割後遺留穗粒以求溫飽一事。除了描繪三名農婦在金黃色麥田撿拾麥穗情景外,亦呈現「英雄史詩般的崇高意境」。三位女性表現勞動家庭的命運,農地監督者坐於馬背上眺望,刻劃出當時的社會狀態。遠方的教堂流露出一股近似宗教情操的崇高性。

巴黎的美術館逛起來感覺很舒服,場地很大,作品很多,人也不少卻很安靜,完全不壅擠,而且也有不少地方可以休息。出國逛博物館美術館都有一種舒服、寧靜的舒適感,似乎這裡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為了藝術而生活,不是為了生活而藝術,也不是為了跟風打卡而存在。

【地獄之門】羅丹。靈感來自但丁《神曲》跟詩人夏爾的》《惡之花》,石膏原作存放於奧賽博物館。


【煎餅磨坊的舞會】雷諾瓦1876年畫作,真品目前存放奧賽博物館,是印象派傑出畫作之一。




【隆河上的星夜】梵谷1888年創作,現存放於奧賽博物館。

跟媽媽看完那麼多個真品的畫作後,心滿意足地離開奧賽博物館,此時天還很亮!!巴黎的夜來的很晚,通常要晚上10-11點天才暗,看來要看巴黎鐵塔的夜景只能晚一點了。於是跟媽媽商量後決定晚餐後先回家,然後等天暗再走出來。我們笑著說我們或許回旅館休息就不捨得出門,還好後來我們還是靠意志力出門了,來巴黎不看夜景,就不算真的來到巴黎!晚上的巴黎鐵塔真的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