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無法安心開口的,其實是心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某天,我跟老公一起外出,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他對我態度有點不耐煩,回到家後我對他說:『我不喜歡你剛剛那樣兇我』。
老公有點氣悶的說:『那是因為你每次都不事先準備好,都讓我等』
我深呼吸,試著冷靜地回答他:『如果我每次都讓你等那是我不對,雖然我也不是有意的,但是你的情緒是你的問題,你每次讓我等,或者犯錯的時候,我有這樣對你發脾氣嗎?』
然後老公的表情突然豁然開朗,臉部線條放鬆了,對我道歉,我也對自己事先沒準備好讓他等這件事道歉,因為我知道那確實會讓人不耐煩。
我們是能夠安心對彼此說這些話的人,雖然不是毫無情緒,但我們試著冷靜的理性溝通,我允許他有情緒,但我拒絕他的情緒影響我,誰等誰那點事,都只是小事,況且這只是一兩分鐘的時間,並不是那種讓他空等半小時那樣過分的事情。

這讓我想到前不久我的貓生病了,但我人不在台灣,也才剛從台灣回到居住地,我請我媽先帶我的貓就醫,萬一情況必須我回去處理我再回去,但我媽是個情緒一上來就會胡亂發洩人,她說了一些讓我很不舒服的話,例如:『我要上班沒人顧阿,就讓她自己在家待著走掉啊』之類的話,我聽完非常不舒服,她也成功激起我的焦慮,我試著深呼吸後對她說:『我已經在想辦法了,萬一貓需要長期看護,我不可能不回去,只是我不想情況不清楚的就直接奔波回去,妳一直說那些話潑我冷水會讓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沒多久她那些胡亂叨念的話慢慢停了下來,冷靜下來,之後她終於能夠恢復正常的處理那些事情了。

我跟我媽關係,並非能夠很安心說這些話的,因為她總是會有噴發的情緒,但我也能理解這不是她想要的,她從來就沒學習過如何處理情緒,事實上,我也是還在學習中,我媽甚至從來就沒認識過情緒,認識情緒這件事,也是從我們這一輩長大後才開始,但情緒的議題,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我認為,在情緒爆發的時刻,面對的人和所處的環境,能不能讓你安心說出來、安心待著,是至關重要的,我小時候、我媽小時候,沒有過那樣的環境和人。

我小時候的生長環境,充斥著親戚們,唯獨缺了媽媽和爸爸,我是單親,媽媽常常在外工作,外婆是我們的主要照顧者,小時候跟舅舅舅媽一起,稍微大一點搬家之後,則變成隔壁住著阿姨和年紀大我們很多的表姐。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親戚們好像覺得外婆太寵我,他們對我有著“我會恃寵而驕”的先入為主的想法,所以會用較高壓的方式要我乖乖聽話,但事實上我小時候其實一直都很乖,雖然我還是會鬼靈精怪調皮,有點好動靜不下來,但整體而言,我還算蠻乖的。或許也因為被用一些高壓的方式壓抑,我長大後變得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然後回過頭來,看著自己的生命路徑,我發現自己常常陷入有口難言的情況,好像有什麼卡在喉嚨裡,那就像根刺一直扎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感覺它在某個地方,但又一直拔不掉。

然後我遇到我老公了,他教我找到那根刺在哪,雖然我還沒拔掉它,但我感受到它在鬆動,有個可以安心說話的人在身邊,力量很大。我不需要擔心自己說出來的話是對是錯,是錯的也沒關係,有人會陪我一起承擔錯的重量,有人會支持我的想法,我不再需要擔心說出真實的想法會受傷,不必擔心別人的情緒潑及。長大後事過境遷,回頭看,那些曾經讓我受傷的親戚們,如今已經年老,不再像當年那樣一生氣就盛氣凌人,多了祥和的氛圍,突然覺得一直以來沒能讓自己安心說話的人,似乎已經不再是這些人,一直以來都是我自己的心魔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字與光之間
0會員
7內容數
這裡是我和自己對話的空間 也許聊聊一本書的感想 一段podcast帶來的體悟 也可能是生活當中的省思或一時的靈光乍現 偶爾聊聊心中的不確定和迷惘 這裡沒有明確的指引,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但有覺察和觀察 如果你也是生活觀察家、喜歡靜下來與自己說說話, 歡迎進來,與我一起靜靜走一段字裡行間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