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近年靠著Temu在海外市場大殺四方,但近期卻傳出在美國市場「失寵」,股價也跟著坐上雲霄飛車。這波震盪,究竟是短期陣痛,還是長線轉機?
Temu在美國遇冷,拼多多全球化踩煞車?
關稅政策一變,Temu成本飆升
根據 Sensor Tower 數據,Temu 今年5月在美國的日活用戶暴跌 58%,主因是美國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稅政策,導致Temu的物流與稅務成本大增。用戶流失、廣告縮水,成長神話暫時熄火
Temu在美國的App下載量與廣告投放同步下滑,甚至一度跌出App Store前50名。這對拼多多的國際化戰略無疑是一記重擊。
拼多多股票:短期震盪,長期價值仍在?
市值回調,但基本面仍強
截至6月底,拼多多股價約為 107美元,市值約 1520億美元。雖然較高點有所回落,但其毛利率達60%、淨利率近30%,仍是中概股中的「盈利王」。
投資人該怕嗎?還是該撿便宜?
不少分析師認為,Temu的挫折屬於政策性風險,並非商業模式失靈。若拼多多能成功轉向其他市場(如東南亞、拉美),或許還能複製Temu的奇蹟。
結語:拼多多不是沒煩惱,但也沒那麼脆弱
Temu在美國的確遇到挑戰,但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極致性價比與供應鏈整合能力——仍在。對於關注「拼多多股票」的投資人來說,這或許是一次重新評估價值的好機會。
畢竟,市場永遠獎勵能撐過風浪的玩家。